抗日爱国志士刘梦弼先生(整理/安庄镇史志办)

yang 发表于2020-07-18 15:51:37

    刘梦弼字良甫,山东省肥城县安家庄镇刘村人,生于1895年。其幼年就读于私塾,兄弟五人,其居长,因持家需要,学业未成即辍学操持家务,一生为人敦厚,接济穷苦,热心办学为桑梓谋福。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刘先生毁家以纾国难的精神,成为安驾庄一带士绅中的榜样。

    刘先生初承家务时,实属家大业大。不仅雇有长工数人,还经常雇觅短工。刘先生则十分勤恳,常和雇工一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也和雇工一样,从不吃两样饭。

    他家的看门人刘长春,一生穷苦,无钱娶妻,年老过了个继子刘松雨。当继子说媳妇时女方要80块银元聘礼,他因无钱愁的直哭。刘先生听说后,主动送给他80块银元,并再出费用,采用“大娶”形式,雇乐队吹吹打打,新郎骑马披红,新娘坐轿戴花,还要摆酒席宴客受贺。

    刘先生还精研过《牛马经》,对医治牲畜可属擅长,自己兼开药铺。有人请其为畜诊治,从不推辞,所有药物富有人家取成本,困难人家则分文不收,由于他如此经营,时间不长,药铺就自行垮台,富裕的家业也由于他的过分施舍也就逐渐衰败,靠卖地,押地维持。

    刘先生遗憾之事是学业未成,为此,他满腔热忱的兴办教育,为桑梓培育人材。民国初年,他会同本乡绅士安广建办起了张侯(三官庙初级小学堂),并主张对无力缴纳学费的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当学堂筹资困难时,经常慨解义囊相助。刘先生办学20余年,为乡里培育人材1500多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寇铁蹄践踏我国领土,在国家危难之即的时刻,刘先生面对我大好河山遭敌蹂躏气愤填膺。他膝下无子,仅有六个女儿,已有四个出嫁,这时,他毅然冲破封建礼俗,将其未出阁的五女和六女送入我抗日工作队,并教育女儿要精忠报国,为民族效力。其女秉承父训,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积极工作,对敌斗争,勇往直前,数十年如一日,转战祖国南北。其五女刘秀贞,抗战后改名刘毅,现任安徽省冶金厅第一副厅长;六女刘朗,现在北京国家邮电部工作,刘先生在家更是不顾个人年老体衰,积极为抗日工作奔走,置个人安危而不顾,想方设法掩护我抗日干部。泰西地区的一些革命老干部如武圣域、张北华、梁杰三、栗森、安春华等皆是他家的常客。他家成了为革命工作人员的饭店、接头点。

    1942年,是我地区抗日最艰苦的阶段,刘先生自动将其家仅有的1000余斤粮食献出来支援抗战。同时,还主动提出把个人的土地献出来分给无地穷人,自己仅留下部分土地自耕。以后因其女抗战,其为抗属,乡政府根据党的优属政策对其照顾,刘先生则再三推辞不要照顾,坚持自食其力。即便偶尔接受了政府的派工,他却和雇工一样如数付给报酬,从不以抗属自居,为支援抗战,我抗日政府动员广大群众做军鞋。因刘先生家系抗属,又年老无人,其家境又很清苦,所以不派做军鞋任务,刘先生知道后却省吃俭用节余出几个钱来到集市上买鞋,主动交到抗日政府。1947年土地改革划定成分时,抗日政府依照广大群众的意见,评其为开明士绅。纵观刘先生一生,虽出身富家,却设身处地的想穷人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乐善好施。文化虽不高,但民族意识极强,爱国激情浓厚,远近乡里谈及无不啧啧称道。1967年,刘先生不幸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谁在收藏
浏览:1714次

下一篇:纪念照片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吉里吉里虎
    吉里吉里虎
  • yang
    yang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