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的春天,在北平召开的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华东地区的代表董力生,光荣地被选入大会的主席团。
董力生穿着一身蓝不蓝,灰不灰的山东老土布衣服,腰里扎着一条丈把长的布腰带,半尺长的小烟袋、磨得铁一样的黑布烟包,有时搭在肩头上,有时掖在布腰带上。她剪着齐耳的短发,有时喜欢在短发上包上一条旧了的白羊肚子毛巾。这位长得五大三粗,又不修边幅的代表,如果没有人主动介绍,谁也难以认出她还是一位尚未出嫁的大姑娘。有些上了年纪的代表,都称呼她是假大小子。
三月二十五日,在北平的西郊机场上,各界代表集会热烈欢迎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同志进驻北平。刚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幕的全国第一次妇代大会的代表们,也参加了这一盛会。董力生和代表中的几位著名英雄模范人物,作为代表们的代表,由蔡畅大姐和邓颖超大姐介绍她们去和毛主席及中央领导同志握手。邓大姐特别拉着她向毛主席介绍说:“这是山东省滨海地区竹庭县的钢铁担架队一等功臣董力生同志。她参加了有名的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
听到这一介绍,平日不大害羞的董力生,突然腼腆起来,两颊绯红,心,扑通扑通地直跳,匆匆地和毛主席握了个手,就躲到其他等待握手的人群后边去了。回来的路上,代表们都替她惋惜:“你真是个傻小子,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紧紧地多握几次!"
董力生说:“让那些对革命有大贡献的人多去握几次嘛!咱一个庄户妮子,比不上人家!"她嘴里这么说,心里却也很后悔:“真是的,一肚子的话为啥一句也说不出来了呢l连向毛主席问个好也没有l这是怎么弄的,这么晕场! ”
四月四日,全体妇女代表又在香山和毛主席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见面了。这一次,她可做好了思想准备,轮到她握手的时候,她紧紧地握住毛主席的手不放。叭哒一声,记者们把这个镜头收进自己的摄影机里。照片洗出之后,记者特地赠给了董力生一张。她象宝贝似地把它贴在大会赠给她的纪念册的第一页上,请一位会写字的代表,在上面写着:“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我光荣地和毛主席握了手,今后决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旧社会,董力生象全国各地农村的贫穷妇女一样,也是在苦难生活的熬煎中长大的。她出生在山东滨海地区竹庭县小音墩庄一个贫农家里。爹爹长年生痨病,哥哥被逼的到外地逃荒。一个穷家,全丢给多病的老爹和母亲,靠着给地主家当佃户,维持半生不死的苦生活。董力生一生下来,就泡在苦水里。一岁多了,还是赤条条的身上包着一块破布,两岁还没有穿过一条裤子,七岁便上山放猪、拾粪、拣柴。到了十二岁,爹娘实再养活不起她了,狠狠心将她送到青岛日本人办的纱厂做童工。童工的生活可不是入过的日子,董力生好比爬出了苦海又扔进了地狱。厂里的把头比阎王还厉害。董力生经常遭受他的打骂和欺凌,身上打得皮开肉绽,还不敢哭,只好偷着抹抹眼泪,咬着牙继续给他们当牛做马,真是人不是人,鬼不是鬼呵。这时,小小的董力生,已开始懂得了靠亡国奴”的苦滋味,偷偷地参加了秘密工会,不断地用破坏机器和消极怠工的办法,同厂主和他的刽子手——把头作斗争。结果,在厂里不到一年,就被开除了。临出工厂的大门,还全身上下搜了个遍。忍受着屈辱和饥饿的董力生,流浪在波涛汹涌的海岸,走投无路,寻不到个吃饭的办法,只好重新返回家乡。家乡,当时的天,还是地主恶霸的天,地,还是地主恶霸的地,这不是和在敌人工厂里一样地找不出一条活路吗!董力生和她爹娘,一年到头给地主淌大汗,一年到头饿肚子。劳动,锻炼出董力生一副钢铁般的身子,全家几张嘴,由这个假小伙子担当了大头。但光靠绘地主当牛马,还没有活下去的指望。
“咱就单等着在一棵树上吊死吗!”董力生和她爹妈商量着,有没有其他活路可走。
爹爹瘦得三根筋挑着个头,有气无力地说:“这样的世道,哪里有咱穷人的活路走!”
“咱井里无水,不能四下掏吗!”十五岁的董力生已经长得象棵粗壮的朝阳花杆子了,她总觉得,只要有力气,怎么也能想出个充饥的法子。看到庄里有些人到附近盐滩上去挑盐卖,她便要求爹娘答应,也让她抬起扁担,跟着人家去挑盐。
自己早已挑不动一副扁担的老爹,叫大闺女去挑着扁担贩盐,心里总有点过意不去,又怕邻居们说长道短,只是红红眼圈,摇摇头。
“这年头,只要不偷不摸,运点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她要去,就让她去闯闯试试!”妈妈在这一点上,反而比老爹想得开些,其实,这也是一条没有路走的路。
盐滩离音墩庄有五十多里路,来去一趟,总得起早摸黑。董力生去运盐的第一天,鸡叫一遍就起床赶路,深更半夜才回来。爹娘留着一个菜窝窝,专等着出了大力的闺女回来吃。
旧社会,劳动是被人们瞧不起的事,董力生挑着盐担子路过各庄的时候,有些人都跑出来看这个“假小子,,,有的还指着她那条大辫子嘻嘻地笑。董力生开始心里也觉得有点热辣辣的不是个滋味,红着脸、低着头,恨不得三步并作一步冲过去。后来,她干脆把大长辫子盘在头上,包上一条羊肚子毛巾,打扮成一个“真”小子,大模大样地挑着盐担子,忽闪忽闪地走在各村的大路上。她这么大大洋洋地一走,人们看惯了,也就不觉得好奇了。有时碰了刮风下雨,当天赶不回来,路上还得在店里住宿,这使爹娘更不放心,为了生活下去,不这样死拼硬打又有什么法子呢l
董力生觉得运盐养活爹娘,没有什么好丢面子的,看到别人运盐时推小车,比肩挑运的又多又省劲,董力生也丢下扁担,换上独轮小车,一车子能推四百多斤重。大闺女推小车,又成了奇景了!董力生不怪那些看笑话的人,只恨旧社会不管城里乡村都没有穷人走的路,实在太不公平l恨不得一脚踢烂这个旧社会!整天盼着什么时候才会有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叫受苦受难的穷人喘口气,直直腰。不管外界怎样议论,不管什么人说长道短,董力生两只耳朵扔给他们,自己权当没听见。尝到了劳动收获的滋味,对她是最实惠不过的了。她挑一次盐,就能赚到二十斤粮食,从滩上挑了盐,再到附近镇上换成粮食回来,一挑子盐就可以维持全家五天的生活,如果不去挑盐,这日子能熬得过去吗l她不停地千上几天,家里的生活就过得稍好一些。有时,这个孝顺闺女,还从市镇上捎回几斤鱼、虾来孝敬年老的爹娘。这样,十六岁的董力生,便成了全家赖以糊口的主要劳动力了。
在日寇的铁蹄践踏之下,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千活是不作主的:人们到盐滩挑盐,要经过敌人两三个据点,万一碰上敌人的哨兵,人和挑子要全都被扣。董力生本来是个眼明手快的机灵闺女,她好几次都躲过了敌人的贼眼。有一次,她挑着一担盐,老远就发现了敌人,两转三转怎么也没有躲过他们,终于被敌人抓去关在黑屋子里,一直蹲了二十多天,幸亏没有被他们发现自己是个女的,后来老爹爹粜了三斗米,又拜托了许多人,才把她赎回来,可是一挑子盐全被扣留了。敌人的恶毒手段没有吓住董力生,她回家后又重新买了一条扁担,一副挑子,照旧去挑盐。不到两年,她挑盐赚的钱,不但养活了全家,剩下的钱还买了四亩薄地,文书上写着董力生的名字。从此,董力生这个’假大小子,便和她爹娘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了。
旧社会鄙视劳动,新社会却把劳动看成光荣的事情。一九四三年春天,八路军拔除了这一带的敌伪据点,民主政府在这里扎了根,人们的思想渐渐开通了。董力生挑挑子也好,推车子也好,她去运盐的时候,再也没有人嗤笑了。这年十月,滨海地区的民主政府为了奖励生产,召开了全区的劳动模范大会,董力生也被选去参加。她在大会上报告了自己的劳动成绩,专员、县长都拍着巴掌为她祝贺。四百多名代表中,董力生的名字被列在红榜第一名。这位扎着一条大长辫子的姑娘,戴着红花,披着彩绸站在高台子上,听着下面的人们给她鼓掌。她心里想,长到十八九岁,衣服上从来没见点红颜色,这红花、彩绸可把我打扮起来了。专员给英雄模范们发奖以后,特别向参加大会的代表们指出:“董力生不但是劳动光荣的榜样,也给妇女解放指出了一条路子。”民主政府给董力生发了一千元奖金,还奖给她一匹小毛驴。从此以后,董力生用毛驴驮盐比肩挑车推又多又省劲。庄里的人们,怀着羡慕的眼光对董力生的爹娘说:“谁说闺女不中用,您的闺女比儿子还强哩!”
董力生看到民主政府对自己的态度,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态度,从心眼里懂得了共产党、八路军、民主政府,都是为劳动人民翻身解放领路的。只要有他们领导,不平的旧社会就要垮台。她积极地响应民主政府的一切号召,参加了农会,又参加了民兵,只要是上级的号召,什么事都抢着带头千。这样,她便逐渐地成了庄里的积极、活跃分子,上面一下来什么任务,大伙都要去找她商量商量。从一九四三年减租减息开始,她就被选为全庄的农会会长了。别看她是背后拖着一条大辫子的闺女,办起事来,没有不佩服的:“这闺女心眼公道。”“这闺女办事麻利、爽快,”“这闺女真中”
日本投降以后,解放区的农村,经过减租、土改,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董力生和她的这小小的音墩庄,当然也不例外。家家有吃有穿,痛痛快怏地过着安稳日子。谁提起来,都连声感谢共产党、八路军和民主政府。可是国民党反动派总不甘心,一九四六年初,他们就挑起内战,一九四七年春天,又发动了向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从鲁南转移到滨海这边来的难民,有的用小车推着锅、碗、瓢.盆和铺盖卷,有的牵着老黄牛、小毛驴,有的一副罗筐挑着刚刚出生的婴儿……。董力生和庄里的人忙着安置他们,白天黑夜不歇脚。不久,董力生的家乡也听到了隆隆的炮声了。人们看着满坡绿油浊的青苗和已经黄了梢的麦穗,怎能让敌人夺去这快要丰收的果实,侵占自己幸福的家乡呢l
四月二十一日半夜间,村政府接到县里的紧急通知,要小音墩庄当夜准备两副担架,赶到村政府驻地集合。全庄小伙都争着报名。
董力生把腰带一扎说:“我算一个。”
庄里人谁不知道董力生这个能手,但谁又肯舍得让大闺女上前线。有的说服她:“别看你力气大,拖着一条大辫子上火线、抬伤兵,总不大好吧!”
“大辫子,这个好办!"董力生马上回家拿了一把剪子把大辫子剪下,头上包上一条白羊肚子毛巾,跑到村政府说:“花木兰替父从军,兵营里住了十二年,没人知道她是个女流之辈l你们看看我,谁能看出是个女的?"
从董力生那副装扮,那副气派,一般人当然很难看出她是个大闺女。.但村长还是不放心,耐心地劝她。“上前线可不是扭秧歌,万一叫别人把你抬回来,可就误了大事!”
萤力生拍拍自己的肩膀:“我力生挑了五年盐,能挑一百二十斤地瓜干,推四百多斤重的独轮小车,肩膀都磨成铁的啦!抬担架,我保证抬‘闷杠’(即靠近伤员的位置,比抬两头要沉一些)。共产党来了,咱劳动人刚有吃有穿有地位,反动派要夺去咱们的好日子,咱哪能饶他l现在不出力,还等什么时候出?等着敌人来烧杀抢掠吗?没有门!”董力生一带头,农会会员个个争先,十个担架队员,两副担架,不出一个钟点就准备停当了。他们连夜赶到村政府驻地,担架员们选董力生当班长。
这支由三千多人组织起来的竹庭县担架团,从出发的那天开始,就不分昼夜地爬山涉水,连续五天才到达预定目的地——孟良崮的山脚下面。
打仗是艰苦的,支援前线也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担架队一出发,就遭上了三架敌机的扫射。开始,有的人有些惊慌。挑盐过程中和敌人周旋惯了的董力生,锻炼出沉着、勇敢、机智的性格,动员大伙说:“炸弹没长眼,只要咱们别乱跑乱动地叫,他们发现不了目标,就没有事。”大家听从董力生的指挥,胜利地躲过敌机扫射。董力生想:这一次是躲过去了,往后恐怕还要经常碰上,总得想个法子才行。她先在自己那个班里做防空准备。把白色的担架床用锅底灰染成灰色,有的民工穿着白粗布棉袄棉裤,也都想法套上蓝色外衣。接着,她又动员全班担架队员,用自己模范行动向全团民工挑战,大家纷纷起来应战。六百副白色担架,全用锅底灰染成灰色。
担架团到达指定地点后,没有马上接受任务。两手闲不住的董力生,便先和班里的人商量:“闲着也是自闲着,咱抓紧时间做点生意不好吗。”民工们知道董力生过去挑过一段盐,拥护她的主意。他们商量着用暂时吃不着的菜金做本钱,从附近村庄里运来一些黄豆,做豆腐改善生活。余下的钱,还买了一升大米,半斤白糖,准备给伤员们吃。其他班看到董力生这样做,也都学着做。
担架团休息下来的时候,附近村庄正忙于生产,庄里的男劳动力差不多都上了前线,全靠家庭妇女下地劳动,董力生发动自己的伙伴,帮着房东去送粪,她一车子就推四百多斤,全庄人都当成奇迹。识字班的姑娘们听说她是个女的,都争着去看她。董力生趁机向他们宣传:“咱妇女不能光想着穿什么衣服戴什么花,能劳动,会干活,才能翻身解放。”识字班里有些青年妇女,便无忧无虑地下地劳动。老大娘们更喜欢这个能干的闺女,让她和自己睡在一个被窝里,黑夜替她盖盖被,掖掖脚。有的还比量着她那双大脚画样子,亲自替她做鞋缝袜子。孟良崮战役打响了。,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歼蒋介石御林军七十四师的大使。当竹庭县担架团赶到的时候,全山上下,炮声轰鸣,火光通亮,一片杀声!
担架团接受转运任务的那天,正是一个阴雨的黑夜,伸手看不到五指。董力生和民工们爬山越岭,摸到一座敌我双方正在拼杀的山下,从战火中抢救伤员,把他们一个一个地抬到担架上。最后的一个伤势太重,不好抬,董力生弯下腰蹲在地上,拉着伤员两手,急忙对他说:“快搂住我的脖子。”她背起伤员,一溜小跑,摸了三里多路冲出火线,才把他轻轻地放在担架床上,她看到伤员的衣服,又是血,又是汗,又是雨水,便把自己的棉被盖在他的身上。伤员感动地紧紧握住她的手,连声感谢她,并问她叫什么名字。董力生第一次脸红了。后来才知道她背下火线的原是一位连长。这位连长在日记本上记下董力生这个难忘的名字。到了后方包扎所,还请人打听这位女扮男装的担架队员,写了好几封信感谢她,但是在战火连天的环境中,这信,一封也没有送到董力生的手里。
董力生抢救伤员,从来不顾及自己的安危。有一次她和担架队员们,抬着伤员一气跑了三十多里路,才把伤员运到比较安全的地带。担架队休息的时候,董力生的衣服上拧下水来。她忘记了自己的疲劳,又连忙把担架床伪装在麦地里,然后便去给伤号们买鸡蛋,熬稀饭,一勺一勺地喂到伤员的嘴里。刚给伤员们喂好饭,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喝口水,便接到连续转运任务。董力生虽然又渴、又饥、又累,又来了月经,两腿磨起了潦泡,她还是咬着牙一个劲地往前赶。突然一阵头晕眼花,一个跟斗把脚脖子歪伤,她咬着牙坚持着,和大伙一起背着伤员爬山。有的伤员看到她的鞋子前面张了口,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给她穿。有的知道她是女的之后,感动地淌着热泪拉住她的手叫大姐,向她表示:养好伤,一定马上回前线杀敌,回答她爱护伤员的一片热心。
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了。竹庭县担架团前后经过五十七天爬山涉水,日晒雨淋,火线抢救,爱护伤员,光荣地完成了担架任务。前方指挥部,在他们胜利复员时,赠给他们一面大锦旗,上面绣着五个大字;“钢铁担架团”。董力生不仅是钢铁担架队的一员,又由几千名担架队员选举她,成为全团的一等功臣和模范担架队员。在民主评功的时候,凡是熟悉董力生的人,都替她报功。有的说:“董力生不仅完成了抬担架的任务,还把伤员当做亲兄弟!、买点心、鸡蛋喂伤员,下雨时脱下身上的衣服给伤员盖,敌人飞机来了,背着伤员找隐蔽地。”还有的说:“董力生不仅爱护伤员,还爱护群众。担架队一住下,她就找房东谈话,帮助房东挑水扫院子,有时还帮着他们割麦子,扬场,把房东的家当成自己的家。”……这样,董力生便扛着全团的大锦旗,戴着红花,披着彩绸,光荣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钢铁担架团’’荣归滨海地区,全地区和全县的支前指挥部开大会给他们庆功,萤力生又光荣地被选为滨海地区担架团一等人民功臣。她的事迹很快在报纸上登了出来,传遍了前后方。被她背下火线的那位连长一看到报纸,很快地提笔写信感谢她,庆贺她。并且告诉她,自己在这次胜利的战役中,也受到嘉奖,获得了战斗英雄称号,要求她给他回信。董力生觉得自己抢救伤员是应该的。信,也忙得没有顾得上找时间回。
董力生支前回来,在群众中的威信更加提高了,村民们选她当了村长。她在全力支援前线的号召下,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着工作。上级一连三次布置下来加工粮食的任务,她都发动群众按期完成。并和大家商量着,一百斤麦子比平常多磨出十斤面。她和大娘嫂子们说:“要是一百斤麦子能多磨出十斤面,算一算一万斤麦子该多磨出多少1”结果,小音墩磨的面又多、又白、又细,给周围村庄做出了榜样。在完成第二次布置的两千七百斤加工.粮的时候,全庄大部青壮年都上前线了,董力生便带着识字班的女青年先到三十里路以外去运麦子,再打着灯笼火把磨面。识字班队员中有八个人是小脚,也都跟着董力生一起担的担,抬的抬。为了更快地把白面运到前线,董力生又到外庄借了一辆旧大车,动员了四头小毛驴,一天的工夫,就把三千斤麦子全部运来,两天就全部完成磨面任务。
每次运送加工粮,董力生也都是亲自带队。民工们也喜欢和她一起出发。有一次她带着民工到新解放的郯城去送给养,因为各地来送粮的太多,一时轮不到验收,一直等了三天。敌机天天围着那里轰炸,炸弹时常落在他们的车子旁边。又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有的人便有些等急了。董力生耐心地对他们说:“想想去年咱过年的时候是啥样?现在咱的家乡解放了,吃点苦算不了什么,比前线上的战士们吃的苦差得远哩!,,不管白天黑夜,她总是叫其他民工到屋里去避风、休息和睡觉,自己躺在车子底下看给养。民工们看到她那种模范行动和沉着态度,很受感动,都争先恐后地陪着她在那里,一直等到卸了车子才回来。
伟大的淮海战役打响了。董力生经过孟良崮战役抬担架的锻炼,磨出了一双钢铁般的肩膀。凡是有支前任务,她都抢先报名。为了保证前方的需要,竹庭县成了后方人民支援前线的补给站。在这里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弹药和军装,每天每夜大车小辆地向陇海路进发。董力生每天每夜都在庄里忙着招待过路的部队和民工。她看到别人一批一批地上前线,心急眼红,便想出了个好办法,把庄里的招待任务交给副庄长,自己带着一千多民工,上前线送给养。开始的任务本来是送到陇海路附近,可是前方胜利的发展比人走的快得多,当他们刚刚赶到目的地,前方已解放了徐州城,她们又随着新的任务一直把给养送到徐州城。谁料当他们赶到徐州的当夜,前方的供给处又离开徐州向西南下去七十多里了。就这样,董力生带着一千多民工一直追赶了七天七夜,才赶到供给处的驻地。董力生心里欢喜地想着,这种追赶说明解放军的伟大胜利,她便忘记了疲劳,越听说要继续追赶就越高兴,一个一个的胜利捷报,鼓舞着她在追赶中前进。
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董力生不只一次地担负起后方运输任务。不分昼夜地从后方到前方,再从前方到后方,往返不停。这时,她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英雄人物了。也不再怕别人知道她是个女的了。1每住到一个庄里,群众开会欢迎她,请她讲自己盼英雄事迹的时候,她为了动员所有的妇女都出来参加淮海战役,就一五一十地向大家讲述自己参加支前所受到的教育和锻炼,党和人民给予她的荣誉。妇女们都以董力生为榜样,积极地参加支前的各项具体工作。有的扛起镢头去修路,有的赶着毛驴去送给养,有的到村政府里去帮助工作,替出更多的男人上前线。滨海地区和竹庭县不知出了多少女村干部,女乡干部,她们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当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之后,又不知有多少妇女象董力生那样,戴上了大红花。
董力生就是这样在劳动妇女中竖起了一面旗帜。
一九四九年的二月,战胜了敌人的解放区人民,开始准备春耕生产了。董力生也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她准备除了种春苗之外,还要种三分瓜,她种瓜不光是为了卖瓜,而是想着结几筐红穰大西瓜去慰劳自己的解放军。
一天她正在选瓜种,县上忽然来了通知,要选举一个妇女代表,去参加华东妇女代表大会,还说要从华东妇女代表大会上选出代表,到北平去参加全国的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当晚,各庄里的妇女都一齐举手选举董力生去当代表。董力生说:“选我去,我就去,不光是咱妇女的光荣,我也出去见见世面,开开眼界。”第二天清晨,她就扎了扎腰带,背起一个小包裹走了。从区到县,从县到专区,又从专区到华东妇女代表大会,一直到被选成出席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临从庄里走的头一天晚上,大伙开会给她送行,大家围着董力生啦瓜了大半夜。有的说:“力生呵f你要能选成出席全国的妇女代表,见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可别忘了给咱们捎个好。”
还有的半当真半开玩笑地说:“你呵l要是真能到了北平参加全国的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我们把你抬伤员的那副担架床,还有运给养的那辆独轮小车,一齐给你送去,让它们也在会上亮一亮。”董力生深思了一阵,认真地说:“对呀l没有它们,我怎么能出这个名!要评功,少不了它们的一份。等到全国盖起革命纪念馆,我一定把这两样纪念物一齐献出来,留给后代人看看。”
在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董力生积极学习会上的重要文件和报告,虚心听取各地代表们的经验介绍。有时也非常惦记着快要开始的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有一天早晨,她一醒就悄悄地和同房间的一位伙伴说:“你看,我的心快要飞了。夜里又梦着我推着小车和南下的大军一起,灯火通明地渡江南下了。”
她的话,引起代表们一阵阵朗朗的笑声。
(注:董力生支前的小车,现在陈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
原载于《新中国的新妇女》一九八三年一月修改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