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文烈士,男,汉族,原籍山西省介休县,寄籍陕西西安市,1927年出生,1949年7月在南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编在云南支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为学员。进军云南后,1950年3月,分配在通海县东区人民政府,任征粮工作队小新村组长,工作认真负责。“四·一八”通海土匪暴乱,19日以郭增寿为首的股匪袭击小新村工作组,突围中,赵本文同志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二十三岁。
向往马列反对暴政
赵本文青少年时代,正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西安市读初中和高中,当时接近延安的西安,一面是反动统治残酷黑暗,一面是革命潮流势不可挡。他所在的学校老师中就有人是共产党员,不断在学生中灌输革命思想。在这些老师的影响下,赵本文烈士思想不断进步,参加了革命组织“鲁艺通讯社”,从事校内校外进步活动。以联络社友为名,经常到临潼、华县等地的中学去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道理,有几次还利用电影院放电影的机会,在椅背上张贴革命标语。有一次,他和几个同学一道,摸进国民党军的飞机场,乘天晚敌人不备,放起一把火,把敌人的汽油库燃着了,敌兵惶恐不堪,紧急救火,他们却安然撤退了。
赵本文经常约其他进步同学,到自己家里开会,内容不让别人知道,他母亲只好在门外帮着放哨。类似的活动,曾引起特务小喽罗的注意,有一次,反动宪警曾以查户口为名,闯进他家,企图找借口把他抓走,但左邻右舍都出面证明他是好人,又抓不着把柄,坏家伙只得悻悻地走了。
赵本文渴望学习马列主义,经常在深夜独个儿阅读进步书刊,家人劝说也阻止不了。他给自己取个别名,叫“马林”,意即笃信马列主义,步入马列之林;这个别名在工作中也使用过。
投笔从戎奔向云南
1949年4月,南京解放不久,党中央发出进军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赵本文毅然参加西南服务团,他多年来向往革命的愿望实现了。在进军西南途中,他不顾劳累,坚持学习,并热心公务,和其他同志开展互助。他戴着近视眼镜的脸上,随时充满欢乐的微笑。一次,他从报上看到我野战军部队已跨过秦岭向成都追击蒋军的消息,高兴地对别的同志说:“胡宗南一帮的末日到了,全面解放大西南的日子不远了。”胜利的喜悦鼓舞他战胜严重气管炎的折磨。1950年3月到达玉溪,他被分配在通海县杨广区从事征粮工作。他带领十多位同志深入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与群众同甘共苦,吃住在群众家,当时没有床,晚上都睡在桌椅上甚至睡地铺。当年和他在一个工作组的郝兴华同志回忆说,赵本文同志对本地同志的团结搞得很好,关心体贴人,工作抓得很紧很及时,特别注意重大事情的处理。一次有同志汇报征粮大户郭正寿(后来是匪首之一)抗粮不交,提枪跑掉了,赵本文同志立即嘱咐说:“应当接着追,如果他持枪反抗,可以开枪击毙。以后要提高警惕。”赵本文烈士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地工作,直到牺牲。
无私奉献壮烈牺牲
正当通海县工作局面逐步打开,以征粮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了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小胧地霸分子在敌特策动下,公然发动反革命武装暴乱。大新村匪首郭增寿纠集一伙流氓兵痞,于4月19日黎明,向小新村工作组突然发起武装袭击。激战中,赵本文同志率队向杨广区政府转移,他本人已撤至小新村后牛头山半坡上,同组张丽珍等两个女同志落在后面,张已受伤,便喊“马林大军来救救我”。赵本文同志为了营救同志,不顾自己安危,返身下坡救.援,准备一起突围,万恶的郭增寿匪部的蔡春达等一伙匪徒,发现此情,集中火力向赵猛烈射击,不幸中弹牺牲在半坡上。赵本文同志就这样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匪徒将他的遗体抬到大新村慈济寺山上,丢进一个山洞里,直到土匪被歼灭,组织上派人寻找才找到,收殓安葬于桑园。赵本文同志牺牲后,张丽珍同志也遭敌人残忍杀害。
党和政府及时调动我军向郭匪进剿,19日下午我军赶到,将郭匪百余人压制在大新村内,20日晨,我军一阵猛攻,将匪击溃,活捉匪首郭增寿,旋即予以镇压。暴乱平息了,人们扬眉吐气,但烈士的革命精神和光辉形象,至今留在人们心中,“马林大军”的英勇事迹,至今还在大新村、小新村、蔡家山以及杨广区的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赵本文等烈士死而有知,当含笑于九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