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父母的革命经历(董淑英董淑兰)

19170 发表于2021-02-09 11:18:33

特殊的党费2019年5月23日,是老妈93岁的生日。一大早,我们姊妹就张罗为老爸老妈拍纪念照。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们俩都双手举着中央组织部颁发的一万元特殊党费的单据,脸上满溢着幸福。我们也非常高兴,心想这可实现老人的心愿了:老爸叫董以茂,1924年出生,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解放前担任昆嵛县政府交通员,县粮食局储运股股长、秘书股股长;解放后历任县人民代表,县委组织部审于办公室秘书,米山乡乡长,葛家公社党委副书记、管委主任,米山水库建设指挥音隔0指挥,文登县水利局副局长等职j老妈叫刘玉华,1927年生,1943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村自卫队长、青妇队长、议城乡青年团书记和妇救会长:解放后,多次谢绝组织上到区、县工作的安排,坚持留在农村,照顾不愿离开故土的烈二E母亲—她的婆婆,任村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至1978年。老爸虽然比老妈大i岁,但身体还行,还能照顾老妈的生活起居。去年10月份,年逾九五的老爸突然打电话,让我们姊妹回家:老爸说,近期我感觉身体状况不好,有一个重要事要向你们交待:我和你妈一生非常坎坷,是党和毛主席培养教育才有了今天,没有党也就没有我们这个家,我和你妈商量好了,从工资中拿出两万元,作为俺俩的党费交给组织上,向党组织尽—份义务,表达感激之情;这次要是能挺过来,我亲自向组织表达心愿;挺不过来,你们代表俺俩实现这一愿望。讲完后,老爸眼睛湿润了,声音变得哽咽了:此时此刻,我们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看着那真诚的表情,老爸老妈90多年的人生历程,又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二童年的磨难老爸常说,我和你妈都是苦藤上的瓜,小时候遭了不少罪,吃了不少苦:老爸出生在文登县文石山村的贫苦农民家庭,排行老大,下面有j个弟弟和i个妹妹:由于家境贫寒,他很小就一边下地干活,一边照顾弟妹,帮助料理家务。当时在七里远的邻村租种了一亩j分地,地里的农活全压在刚满十岁的他身上,春种、秋收、割草、锄地、挑粪……样样都做。农忙时不仅起早贪黑干自己的活,还得去那些富户帮工挣点钱补贴家用。看着邻居的孩子上学念书很羡慕,就吵着闹着也要去,可因家里穷,只在农闲时念了三个月书。1940年,他16岁时,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和同村的人结伴到大连打工:他们七个人到炯台乘船,当走到文登十三里铺时,遭到国民党军队抢劫:七个人被抢得只剩下七块钱,老爸身上的一包干粮和一双

包脚布(相当于现在的袜子)也被抢走了:一路上,每天只靠一个小玉米饼子充饥。到了大连,先给餐馆打T:,说是只管饭不发丁:资,其实连饭也吃不饱?后来又到大连电灯公司打零丁,修理电灯电线,不仅吃不饱,还经常受日本人欺负,无奈只好回老家?回来后,到文登城里做短I?第一个活是给一个商人家干活,早上天不亮,要去四里外的西南庄挑四趟粪。天亮后,给地里的玉米、大豆锄草,一直干到天黑才收丁:收工后,还要给东家挑满一缸水。晚上睡在晒麦场的麦垛堆里,遇到雨天,只能趁着东家睡熟后,悄悄睡在东家的过道或屋檐下,如果被东家发现了就会被撵走。当时苦,不仅打工苦,穿戴也苦。打工除带生产工具,还有用草编的蓑衣,白天挡风遮雨,晚上当被盖在身上。没有鞋穿,只能光着脚,冬天脚开裂出I由.疼得钻心,也照样一瘸一拐地干活。这些事在小时候,老爸对我们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时,就经常讲过。老妈出生在文登县下口村,儿时的困苦同样刻骨铭心,现在想起还不寒而栗。年幼时打击最大的是姥爷早年被害。1940年冬,姥爷与同乡去烟台运花生,途经牟平龙泉汤正南山时,被国民党军队杀害,抢走了花生和骡子?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往往吃了上顿没下顿。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上学,更是急得不行,石]‘是没钱不能上啊!革命的艰辛1944年,老妈刚16岁时,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当时找到八路军软磨硬泡要求参军,但不管怎样说,因为是女孩、年龄小,没能当上兵。后来经组织推荐,在村里担任自卫队长,负责缝军装、做军鞋、站岗放哨、查路条等事。有一次战斗,负责组织青年妇女抬担架等后勤保障。战斗打响的前天晚上,她们隐蔽在草丛里,敌人不时在附近搜索,放冷枪:一块飞来的石头砸在她身上,疼痛难忍,她咬紧牙关屏住呼吸,没被敌人发现:打响后,她带领担架队救护伤员,往返在阵地与后方之间。战斗打得很激烈,她亲眼看到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小伙子,一眨眼就没有了。这场战斗打下来,我们牺牲_『40多人:老妈少苦寡语,小时候我们追吵着让她讲战斗故事时,总是慢声细语说出一句:你们都要好好学习,一定要对得起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老爸是1946年8月经党组织介绍,担任昆嵛县马山区公所交通员兼炊事员,1947年春调到昆嵛县政府担任交通员:那个年代,丁作生活髟拇艮苦,个人的全部家当就是一套棉衣、一双鞋、一床被子?冬天站岗被子当大衣,夏天被套当蚊帐?冬天穿棉衣,夏天把棉花扒“:5来当夏衣:为了爱惜鞋,站岗时穿上鞋,平时不穿鞋,去政府办事,都是在政府大门外才把鞋穿上,离开政府就把鞋脱下来。送信的时候,要打扮成农民的模样,文件藏在腰里或鞋里,光着脚走山路、小路,脚上磨得常常开裂流m:即便这样,还将发的新鞋捐给前线部队:在老爸的记}乙里,有i件事难忘。一件是1947年春给胶东区委送文件,他刚当昆嵛县政府的交通员,组织安排他和另一位同志一同去送。由于区党委秘密转移了,在莱阳、莱西几个地方都没找到。走到即墨县孙寿区东北埔上,被还乡团发现了,包围了,俩人拼命地冲出包嗣后,还被迫着跑了大半天。一路没吃没喝,又饥又累,跑到莱阳城西,才找到了村里的同志,吃了几个玉米饼子,就在长条凳子上睡着了。任务还没完成,睡了一小会儿就惊醒了,村干部就派民兵送到另一村子,另一个村的干部继续派民兵护送,就这样在各村干部民兵接力护送下,终于把文件送到胶东区委,完成了任务:另一件是1947年冬天到东海地委执行送文件的任务。从昆嵛县政府所在地崮头集到东海地委所在地文城,要经过西崮头集河,这里水深一米多,河宽30多米,水流湍急,冰块顺流而下:他脱下衣服,搁在自行车上,把文件绑在头上,扛着自行车就下了水二时值腊月,天气寒冷,冰水刺骨,两条腿冻得就像两根木头棒子,脚被冻僵了,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才过了河,跑到山前坡避风处穿上衣服继续赶路:走了六七里路后,到了横口河(母猪河上游),过河更加艰难。河面100多米宽,水也很深,河上虽有木桥,但赶上凌汛,冰块都高高堆在桥上,实在没法走人,只能从河面上过。河面的冰虽没有桥上的冰那么高,但冰块垛着冰块,有的地方有两米高,有的地方还有缝隙,一不小心就会被卡住,只能时而扛着自行车,时而推着,小心翼翼地在冰垛间迂回,费了大半天功夫才过了河,完成任务:因为文件重要,送得及时,受到了东海地委的表扬。再一件是1949年参加生产救灾工作队,与昆嵛县干部股股长张夕恩同志一起先后在管山区郝家屯、大产村、倪家产村包村驻点。当时的口号是,不饿死一

个人,不荒一亩地。白天和农民一起干活,晚上组织农民开会,或是进行家访。住在一户老贫农家里,他有六七个孩子,非常同难:老爸他们把定量供应的粮食放在住户家里一起吃,每个月不到一个星期粮食就吃完了,剩下的日子,就用地瓜叶和野菜充饥。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上工作任务重,吃不饱,又累又饿,老爸长期干咳,嗓子嘶哑,全身无力,尤其是晚上咳得更加厉害,没有办法只能喝水充饥压咳,落下这毛病至今还没好:每当姊妹之间谈论工作忙累时,老爸总是把这些事讲给我们听,还说习总书记说了,奋斗才能幸福;你们这些年轻人,环境好了,多于点事累不着。我们有时开玩笑说,都快60岁的人了,还年轻吗?老爸讲,我们快奔百了,你们五六十岁还不年轻吗?说得也对,常言道,家有老爹老娘,七八十岁也是孩子:工作的执著在《文登水利志》里,记载老爸在全县大中型水库、重大水利设施建设中担任副指挥字样有四处,这既说明党的培养和信任,也说明他工作的负责与担当:米山水库是大跃进的产物,原来叫卫星水库,后改为现名,是1958年隶属莱阳专署时,经省建委批准的大型水利工程。老爸时任葛家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管委主任,调任米山水库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分管技术革新工作。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建设施工主要靠人抬肩挑。为提高劳动效率,组织成立了工具改革委员会,还在机工营里成立研究小组,白天同民工一起劳动琢磨工具改革思路,晚上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方案,并在民工中广泛开展献计献策活动。仅头两个月,就试制成功了49种革新工具。其中,试制刮沙板324个,提高工效3倍;试制月牙刮沙斗2个,提高工效5倍;革新绳索牵引自动装卸机一台,提高工效6倍;试制夯式粉碎机一部,提高工效6倍。这些革新都在施工中推广使用,加快了工程进度。1958年腊月二十八日,民工放假过年,水库大坝基槽开挖到离地面9米多深,突然上游的换水坝破堤了,大水直冲大坝,底下的抽水机被淹:他号召在场的共产党员下水抢救抽水机,自己第一个跳下齐腰深的水里,带领大家往外拖机器,从上午七点到下午i点,一直泡在刺骨的冰水里:经过八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把抽水机拉出来了:上岸后,人一下就瘫在地上,泡湿的衣服全部结了冰,从此老爸患上了风湿关节病,后来又发展成风湿性心脏病,至今仍威胁着他的健康。从1958年10月到1960年2月,486天的日日夜夜,他几乎没休过星期天、节假日,连过年那几天也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工地上: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米山水库的灌溉效益,又展开了西干渠、东干渠的建设,组织安排他担任工程副指挥:特别是东干渠建设,处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从1973年11月开丁,到1977年3月干渠贯通,共建干渠21.5公里,穿越9处隧道和地下渠,跨过母猪河、昌阳河:最大的隧道是横口村东的“风云洞”,长】326米,最长的地下渠是寺前“缚龙地下渠”,长1629米。共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266公顷,为全县农业稳产高产打下了基础:在工作执着上,老妈也一点不逊色。刚一解放,她就任村党支部委员兼妇女主任。为支援国家建设,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动员村民捐铜捐铁造飞机大炮。她身先士卒,把自己家里的铜器、银器,包括铜钱、手镯、戒指以及柜子上、箱子上、门上的金属件,全部捐献出来。在她的带领下,群众也跟着捐这捐那,很陕就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我们小时候,看到家里柜子、箱子、门开启的把手都用绳子拴着?每当谈起这件事,奶奶都风趣地说,让你妈送上朝鲜打美国鬼子了。1952年,党号召在农村办互助合作社,当时群众不理解,有不少阻力。解放了的农民分到土地,“i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现在要把土地拿出来走

合作化的道路,不少人想不通,不愿意去做。老妈以身作则,主动联系村民刘洪仁,在议城乡成立了第一个初级合作社,亲自担任社长:老妈带头把自家的牲畜和土地全部捐给合作社,在自己的菜网子里建牲口棚子,把自己的树砍了给合作社盖房子?当时老妈还有身孕,生活极其艰苦,还亲自带领社员参加劳动,有时饿‘了喝点水继续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办合作社的第一个秋季,苞米、地瓜等农作物都获得了大丰收。之前没有人社的农户也主动要求人社,年底全村剩下的60户全部人社。这一经验在全乡推广,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岜嵛县政府的表彰,被授予劳动模范称号:无私的奉献看过京剧《红灯记》的人都记得,李奶奶向李铁梅诉说革命家r史时说,我们本不是一家人,是革命让我们成为了一家人,我家也有类似的经历二老妈解放前有过一次婚娴。1946年她与附近英山前村李宗荣结婚,婚后党组织安排她担任青妇队长,青妇队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动员年轻人参军。她当时的丈夫是独子,按规定独子不用当兵:为了起带头作用,动员更多的人参军,她与婆婆、丈夫商量,送独子丈夫参军:1947年2月,丈夫参军,后被编人31军9l师272团,1949年8月在解放厦门的战斗中光荣牺牲。万般悲痛之后,她痛下决心,一定替丈夫为婆婆养老尽孝。婆媳二人相互支持,更加积极地投身党组织活动和支前T:作,1950年被分别评为支前模范和光荣军属:组织上看她一r作表现突JI|j,三次安排她到区里、县里T作,她都谢绝了,表示一辈子不离开婆婆:婆婆看她心思这样坚决,也开始为她张罗改嫁之事。她亮出的条件是,必须与烈士母亲一起生活,照顾她一辈子。老爸被她的为人所感动,这时便走到了一起。从此以后,老爸在外面工作,老妈在村里一边做妇女工作,一边撑起家务,照顾婆婆。爸妈对老人非常关心、孝顺,老爸每月从单位回家,总是带些老人爱吃的桃酥等点心:老人晚上咳嗽,就买些冰糖放在炕头,晚上犯病时镇咳用:i年自然灾害期间,妈妈总是把家里仅有的粮食省给婆婆和我们吃,自己吃糠咽菜:她白天下地劳动,晚上村干部开会,有时饿了坚持不下去,就喝点凉水挺着。长期的劳累饥饿,让她几次病倒,医院曾下过两次病危通知书。在我们的记忆中,爸妈总是教育我们说,要孝敬奶奶,家里最好的饭要给奶奶吃,吃饭时老人不动筷子,我们不能吃,要听老人的话,不能让她生气,等等。一家人相敬如宾,其乐融融。奶奶见人就夸,说爸妈比亲生儿子和闺女都亲:1971年春天,老人突然卧床不起,不吃不喝,这吓坏了父母,找来医生看后说很危急,得赶强台疗:当时交通不便,只好找人用两辆自行车拖着地板车,走了50多里地,赶到县城的文登整骨医院就诊治疗:老人患的是胃癌晚期,回家后老妈整天陪在奶奶的床头,拿这拿那伺候吃喝拉撒。奶奶对看望的村干部和邻居说,我这辈子虽然不幸,早早就失去丈夫和儿子,但我有以茂、玉华这样的好人关照我,对儿子参军,我从不后悔。1971年7月老人去世,终年73岁;尔后全家才搬到县城,爸妈才结束了20多年的分居生活。奶奶去世后,公社党委组织人去宣传老妈照顾老人的事迹,县广播站的喇叭里有这样的评价:刘玉华的家庭与《红灯记》中李玉和家庭—样,都是三个没有m缘关系的人组成,他们为照顾烈属替党分院做出了贡献。1981年老爸离休后,父母不忘那些为革命奉献了一辈子的老上级、老同事和遗属,经常走访、看望。近几年,年龄大行动不便,我们就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开车拉着老爸老妈去看望,去资助:老爸常说,从战争年代活到现在的人不容易,他们有困难就帮一下,我们作为老同志也有一份责任;现在年岁大了,不能为党工作啦,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心里挺熨帖的。这也是一个老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现吧。(未校对谢绝转载)


浏览:106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董云凌
    董云凌
  • 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
  • 绿色生活
    绿色生活
  • 19170
    19170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