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父亲赵文峰(文/赵丽娜 赵丽霞)

夜静天高 发表于2021-04-08 16:05:31

未标题-1.jpg

我的父亲赵文峰,生于1922年,河北省徐水县遂城大厐村人。爷爷家是中农,条件一般,但当时父亲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因此打小就被爷爷送到县城读书。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才回到家里。青少年时代的赵文峰亲眼目睹了,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的悲惨情形。在他家乡,日本侵略者到处烧、杀、抢夺。当战火燃烧到遂城时,他又看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于是父亲于1938年初积极抗日活动,投身到革命队伍。

由于父亲在县城读过几年书,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文章写得也很出彩。他最先在晋察冀军区第六军分区第四骑兵连做文书工作,他一边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整天和战士们一起训练。他十分刻苦,常常别人吃饭,睡觉的时候,他都在刻苦训练,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凭着勤奋,聪慧,机敏、刻苦学会了左右手双枪射击的本领,以致于在后来的抗日战斗中,土地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9年7月年仅17岁的父亲在中国共产党指引下,在大厐村组织成立了抗日青年救国会,他任会长,随后组织成立了抗日青年先锋队,又出任先锋队长。在他的带领下,抗日青年救国会和抗日青年先锋队都先后加入到了遂城地区的抗日活动。年轻时的父亲枪发好,还能写会算。为了能持续开展抗日工作,他以小学教员身份隐蔽起来,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组织先锋队进行抗日活动。后来,父亲被派到北马营大乡公所做地下工作,在此期间父亲在党组织领导下,常常深入日伪后方,以各种隐蔽身份和日伪展开殊死斗爭,将日伪各种情报提供给党的上级组织。1943年在李世卿,刘云清两位共产党员的介绍下,我父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真正坚强年轻的共产党员。

1945年他被派任徐水县公安局工作,并任股长,武工队长。那时他早已是徐水县有名双枪队长,听长辈说,在徐水县城只要一提父亲的名字,没有人不知道他的。白天他带领游击队员刻苦训练杀敌本领,夜里,他悄无声息地带领游击队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拔掉日军在遂城的炮楼。在艰苦复杂的斗爭环境中,他紧密地依靠人民群众,采取多种形式打击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从我记事起,父亲总是很忙,和家的孩子们聚少离多,后来我们长大各奔东西,各自忙自己的工作,只有在与父亲相聚有限的时间里,听他给我们讲那些抗日的往事。每当他讲到在庄稼地里用双枪和日伪敌人斗争的情节时,他眼睛总是闪闪发光,精神抖擞,如同当年与敌人做顽强的斗争。再后来,每次听到认识父亲的前辈们讲他的故事时,我们都能想象父亲就是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大英雄游击队长双枪李向阳。1947年父亲调派河北易县担任区长,他一贯认真执行党的各项土地革命政策,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顽强不懈的斗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各界社会进步力量,进行完全彻底清缴土匪反恶霸斗争,推进减租减息运动,领导广大农民发展生产。

1949年1月,父亲参加了以解放北平为中心的华北解放战爭。北平和平解放后,他随大部队入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作。在北平市军管会领导下,参与接管城市税务工作,并任北京市税务局南苑税务所所长。为支援解放军大部队南下渡江,父亲进行做一系列卓越有效的工作。1949年11月1950年初,在大部队南下解放全中国之后,北方各大城市抽调大批城市干部南下,去管理刚解放的南方城市。本来南下名单中沒有我父亲的名字,他完全可以留在北京工作。但是,他知道了南下的任务后,意无反顾地报名,加入解放大西南的南下大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艰苦行军,西南服务团来到了祖国西南边陲-云南。

那时的云南百废待兴,贫穷落后,各行各业都急需配备管理干部。1950年3月父亲随二野西南服务团进入云南,3月4日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派父亲组建云南省财政干部学校,时任校务主任,主持学校的日常工作。当时学校连个地址都沒有,更不用说校舍和住房。父亲硬是凭着一股革命热情和干劲,以昆明北市区岗头村为学校校址,创建了云南省第一所财政干部学校,硬是在一片荒山野林中,在短时间内建成了一座有规模的学校,二十五幢楼房平地而起,有大礼堂,有教学楼,有办公室楼,有食堂,还有学生宿舍楼。云南省第一所培养税务干部的学校就建设成功,至今已经升级为大学-云南省财经职业学院,为云南省的财政税务系统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1952年,父亲出任云南省财政厅农业税科长,主持云南省查田定产工作,为执行全国统一的农业税法奠定了坚实基础,1958年,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缺少领导干部,父亲被派调到楚雄州先后担任地委常委,工业部长,地监委书记,对发展当时一穷二白楚雄地区的工业,繁荣民族地区经济做出巨大贡献。多年来他刚直不阿,光明磊落,主持公道,维护党纪,为楚雄地区党风党纪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在我记忆里,1962年父亲带我回了一次老家-河北省徐水县遂城大厐村。那年我才有九岁,爷爷赶着马车来徐水车站接我们,天色已黑下来了,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才进了村。当时只看见全村的老百姓点着油灯到爷爷家来望看我们。当时,乡亲们生活都挺困难,可还是给我们凑来了一小筐鸡蛋,一小盆面粉,一篮大枣,场面非常感人。多少年后,我都忘不了当时的场景,我们家里里外外全都是人。好感动,太感谢生养父亲的家乡人民。

1970年文革后期,父亲由“五七干校”出来,担任楚雄卅党委委员,调任当时云南省最穷最落后的贫困县-双柏县,任县委副书记。1973年云南省一个重要企业“一平浪盐矿”成立新领导班子,沒有合适的一把手人选。当时,父亲的老领导刘华来找他商量,让他出任一把手。可当时省委组织部已经安排父亲出任另两个各方面条件都要好一些的单位一把手。两个单位都在省城,我们也可以跟随回省城,我的母亲当时考虑到父亲的身体状况,也劝他回省里条件好的单位任职,可是父亲最终却挑选了生活条件最差、最艰苦,问题最多的地方“一平浪盐矿”,出任党委书记一职。我们至今才想明白,他正如他最喜爱唱地那首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祖国要我守边卡,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父亲就是这样做的,从不贪念大城市里的生活!真是党培养出的好干部!可以留在北京工作时,非要选择南下;可以在省里工作时,非要选择到楚雄;可以回昆明工作时,又选择去一平浪盐矿。这是什么样的革命胸怀和革命情操啊......。到了一平浪盐矿后,心里还放不下双柏县人民,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帮助双柏县,双柏县是农业贫困县,从解放到七十年代县城里都沒有像样的建筑,更别想一座礼堂,供人们开会,娱乐;父亲看眼里记心里,他到找了省里有名技术人员,和一批有经验地建筑工人,帮助双柏县建造了一座大礼堂,让双柏人民在刮风下雨,天寒地冻时,有一座遮风挡雨开大会的地方。为人民群众解决了生活娱乐需求。每当双柏县老百姓坐在宽敞明亮的大礼堂里开会,看电影,看演出时,就想起父亲,感谢他的这一善举,真是为当时双柏人民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

纵观父亲的一生,他为党为人民为西南边陲建设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全心全意奉献自己的一生,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从不考虑自己利益的得失。他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为他自豪,为他骄傲,安息吧亲爱的父亲,你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女儿:赵丽娜赵丽霞

2020年11月20日于多伦多

image003.jpg

image005.jpg

image007.jpg

image009.jpg

image011.jpg

image013.jpg

谁在收藏
浏览:4353次

评论回复
  • 徐国庆

    2021-04-09 00:32:04 徐国庆

    深切缅怀我们崇敬的西南服务团南下前辈赵叔叔,并酞花致敬!

  • 徐国庆

    2021-04-09 00:28:39 徐国庆

    谢谢赵丽娜、赵丽霞姐妹为我们讲述了西南服务团南下干部赵文峰叔叔的感人事迹!赵叔叔是我父亲西南服务团的南下战友,从小我就见过前辈,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枪弹无虚发、行文似流水、珠叽字潇洒,能文能武,有文化、有知识、有担当的革命前辈光辉形象;看到一位坚信仰、德高尚、心无私、能奉献,对党对民忠旰义胆、搏命前行的、真正的优秀南下干部共产党员! 是今天世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文中我们看到,赵叔叔17岁参加革命,并担任了抗日会长,21岁入党,一生几次放弃北京等大城市工作,到云南边疆、到最艰苦的偏远一线去工作,去无私奉献,为民为党为国鞠躬尽瘁! 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前辈革命精神中,南二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子女对我们至爱的南下革命父母的最好纪念,就是用文字记录父辈革命历史、留住历史和再现历史,让他们永恒! 让他们千古流传,教育人、鼓舞人,资政育人,培元固本,让红旗永远飘扬!

  • 甘玛

    2021-04-08 20:37:40 甘玛

    转发松油村人的评论:赵郦娜、赵郦霞俩姐妹饱含深情地描述其父艰苦卓越的一生,尤其是本应留在舒适的北京工作,却因工作需要而义无反顾地了参加西南服务团。到了云南后被分到昆明工作,后因工作又一次推掉了舒适的环境,来到了云南省最艰苦的地方双柏县。两次的推让,彰显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无私敢为天下先的胆魄,说实话也只有那时的干部才有着如此博大的胸怀。着令晚辈敬仰。[抱拳][抱拳][抱拳][玫瑰][玫瑰][玫瑰]

  • 甘玛

    2021-04-08 20:35:37 甘玛

    我们欣喜的看到,@赵郦娜 整理出了父亲的资料,建立了赵文峰叔叔的前辈主页,撰写了纪念父亲的回忆录,收集整理了父亲的珍贵老相片,上传烽火H0ME网站,成为系统的革命前辈资料,这也是纪念缅怀前辈的好办法,向赵叔叔致敬![抱拳][抱拳][抱拳][玫瑰][玫瑰][玫瑰]

最新来访
  • 段文余
    段文余
  • 甘玛
    甘玛
  • 从东北到海南
    从东北到海南
  • 赤胆忠心
    赤胆忠心
  • 放飞梦想
    放飞梦想
  •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 薏仁米
    薏仁米
  • 漂流者
    漂流者
  • 通途
    通途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