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栖——大义凛然,慷慨就义抗日孺子牛

DAGUANG 发表于2021-04-24 22:46:19

吴桂栖,原名吴发财,l921年出生于莘县城西吴堤口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全家十几口人,有20亩土地,还开着一个小小的杂货店,尚能勉强维持生活。他兄弟二人,吴桂栖为老大,12岁时在本村上小学,后考入燕店商小,l937年秋高小毕业后回家务农。

吴桂栖从小具有忠厚老实、热情谦逊的良好品质,村里四邻街坊,老少爷们没有不夸奖“发财是个好孩子”的。他上学是个好学生,爷爷因怕花钱,曾不愿意让他上学,要他回家照看杂货店,做点小生意,可吴桂栖执意学下去。他省吃俭用,刻苦学习,小小的年纪就练得一手好毛笔字,很受学友们的钦佩。高小毕业后,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在家乡,他积极参加了抗日工作,并于1938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担任了中共莘县第四区委宣传委员,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党的各项工作。为了发展壮大党的基层组织,他常常冒着危险,只身深入接敌区和游击区的村庄发展党员,在南无村、南沈庄、吴堤口等先后有十几人经他介绍成为中共党员。与此同时,协助一些支部大力开展打狗、破路、散发传单等各种形式的对敌斗争。

1940年春,他担任了笫四区区委书记。原区委的同志已经调离,区委领导就是他一个人,他不畏艰险,坚持工作。后来一些同志陆续进入区委,他热情地帮助新来的同志,陪着他们到一些村庄熟悉情况,待他们能独立工作时才放手。组织委员王信,宣传委员刘海泉都是新脱产的干部,当时到各村支部上党课是区委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需要,他们3人应当每天晚上分头到各村支部去上党课。吴桂栖考虑到两位同志文化较低,担心讲课有困难,便3个人在一块试讲,再到支部进行讲课示范,直到两人能独立讲课了,3人才分开。王信同志识字不多,学习困难较大,吴桂栖把党课课本兼做识字课本,天天挤时间教他读书识字。王信同志学习也很刻苦,不长时间就能看书读报了。就这样,第四区成为当时莘县坚持党课制度最好的一个区,也是支部工作开展比较好的一个区。吴桂栖乐于帮助同志,团结同志,还表现在无论何时何地他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1941年下半年开始,莘县对敌形势恶化,这个区绝大部分村庄沦为敌占区。区委的同志到敌占区、游击区开展工作要冒很大的风险,因此随身带枪是必要的。但那时手枪很少,即便有,一般也都集中装备了区队,有时区委也只有一支手枪。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枪时,吴桂栖就耐心给同志们讲清集中使用枪支的道理。有一支枪时,他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区委书记而首先使用,总是把枪让给别人,而自已赤手空拳地到离敌人最近的地方执行任务。

1941年下半年到1942年上半年经历了特大旱灾的鲁西北地区广大群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靠糠菜充饥,且难以维持生命。为坚持抗战,党领导根据地群众开展了借粮斗争。这是一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进行的阶级斗争,政策性强,斗争错综复杂,特别是在斗争初期,群众难以发动。吴桂牺按照党组织的布署,坚决地领导群众开展了斗争。他们首先在河崖树、崔马固村挫败了地富的破坏和抵抗,取得了胜利,继而在全区把斗争开展起来。全区借粮斗争的胜利,为全县做出了榜样,推动了全县的工作。

1943年7月,莘县和朝北合并称莘朝县,重新调整了区划,一批县级干部到各区任职,吴桂栖到第二区任区委副书记,不久又调任县委宣传部任副部长,吴桂栖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安排。1944年2月,日伪军近l000人,采用远距离奔袭的手段“扫荡”莘县、冠县边界地区。一天黎明,由北向南“扫荡”的敌人突然调头袭击河崖村,将正在这里进行第二次借粮斗争试点工作的吴桂栖等5人包围在村内。吴桂栖等被俘后,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后被带到冠县高王段村的一个场院内。敌人持刺刀将他们围住,凶残地推来推去。吴桂栖大义凛然,毫无惧色,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最后,被敌人杀害,时年仅23岁。

与吴桂栖同时遇害的王贤(王保群),是莘县南无村人。1923年出生于一个中农家庭里。学生出身,思想进步。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爱国活动。l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莘县第四区动委会主任,是中共第四区区委委员。王贤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工作积极泼辣,他经常只身活动在沈庄、元疃一带农村,向人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党的队伍,即便是在日伪猖狂,根据地处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他仍不避艰险,兢兢业业为党工作。在敌人这次“扫荡”中,他与吴桂栖几个同志在河崖村被俘后,敌人把他们押到冠县高王段,用刺刀围成一个圈进行杀戳。王贤被连挑两刀,倒在血泊中。

微信图片_20210424230210.jpg

浏览:93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 DAGUANG
    DAGUANG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