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背后的英雄

通讯员 发表于2021-06-09 20:27:55


鼠疫,也称黑死病,是一种传播速度快且死亡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在拜占庭帝国末期的6年间,欧洲近三分之一人口因此而丧生。新中国成立初期,祁连山地区是自然疫源地,在这里除了有鼠疫历史疑点外,还有即将建设的两弹一星发射基地酒泉、钢铁基地和以“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为掩护名的多处核基地。当“两弹一星”遭遇“疫情威胁”,有一批人用自己的生命为核事业的安全保驾护航,他们是英雄背后的无名英雄。

英雄背后的英雄

口述:曹和洵  记录:肖边

20世纪50-60年代,在祁连山脉范围内,有一支队伍进行了一次长达2年的疫源科考,这里虽物种多样,但人迹罕至,为什么要在这里进行科考呢?直到1964年新中国首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答案才得以揭晓:祁连山脉东西长800公里,横跨青海与甘肃。404厂(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第四零四厂)建在了嘉峪关附近,221厂(掩护名为“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选址在青海湖附近,还有卫星发射基地、钢铁基地都坐落于酒泉附近,从60年代初起,先后有十余万包括“两弹一星”专家、解放军战士、工程人员、家属在内的为我国核工作奋斗的英雄在这里长期工作和生活。但这附近有鼠疫的历史疑点,一旦暴发疫情,后果不堪设想。各级领导极为重视,组成自然疫源医学科考队,请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张荣祖老师任队长,兰州医学院赛书元和生物系杨秀英老师为副队长,组成科考队奔赴现场,大本营设在祁连山北面的黑山湖附近。我作为兰州大学病原学的老师,有幸成为了科考队的一员,经历了、见证了这些专家默默无闻、艰苦卓绝的科考过程。

活着用脚步丈量祁连山脉,死了长眠祁连山

在事先组织的集中学习时,大家系统地学习了自然源地学说及自然源性疾病的相关知识,明确科考重点是烈性传染病鼠疫,但也不排除对其他疫源的科考。鼠疫有多烈,从它的代号上就能看得出来:因其极强的传染性和超高的致死率,被列为我国甲类传染病之首,被称为“1号病”。它以鼠类为主体,经跳蚤叮咬传播,当人类被携带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后,引起急性淋巴结炎,极度肿胀,也可引起败血症,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有时出现呕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意识不清,或者是严重的中毒症状,包括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趾端坏死等(故鼠疫也被称为“黑死病”)。除病源学的相关知识外,地形地貌、气象,统计学、等一系列知识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

上级还特别强调,科研资料绝对保密,一旦泄漏不仅造成人心慌乱直接影响生产建设,而且还会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还说明出了问题的解决办法,其中规定了1号病决不能带回城市,就地严密隔离治疗,待彻底治愈无传染性后才可解除隔离,万一牺牲就地解剖留取标本后就地深埋,追认烈士。总之,“党叫干啥就干啥”,为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真正进入实地后,我们才发现,科考范围大得难以想象,整个祁连山脉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有大量戈壁、荒漠,海拔4000-6000米,很多地方人迹罕至,而科考队有多少人呢?不足四十人!这群小伙子小姑娘用脚步丈量着祁连山脉,从采集细菌、寄生虫等传染媒介,到消杀防护,再到取样化验,整个考察流程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慢慢推进着。最危险的其实是昆虫组和动物组,他们主要观察各种鼠类及蚤类等,用望远镜观察其生态习性,用铁鼠夹或枪捕捉动物后立即塞进布袋扎紧,以防它们逃逸,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咬一口、抓一下,万一“猎物”带菌,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也是他们日积月累的与鼠类、蚤类的“亲密接触”,让科考队获得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并有了新发现。

一场虚惊

科考队很强调安全,我们的住宿大本营安排在酒泉附近的黑山湖,起初住的是帐篷。女同志住的帐篷放在中间,男同志的在四周加以保护,以防受到野兽的袭击。

虽然没碰到过野兽,但暴风雨雪经常光临,由于海拔高,山上6月份还下雪,因此经常有同志感冒发烧,不过很快就能治愈。但在1958年夏天,昆虫组的赛书元队长突然高烧40℃以上,肺型鼠疫的症状全有,大家和他本人都确信患了肺型鼠疫。他在弥留之际满脑子想的是工作,把工作交代以后,就把自己隔离起来闭目等死。多年后提起这一段的经历时,他说,能参加科考无怨无悔,当时只是惋惜自己没能完成任务。后来,多亏一名姓赵的老大夫给他抽血化验,在化验血痰时,赵大夫没查出鼠疫杆菌,却检出了许多肺炎双球菌。随后,玉门矿务局医院专程派来救护车及内科专家,最终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赛队长被拉到玉门市住院一个多月才痊愈。

用歌声唱响荒漠戈壁和大山

有人问,在荒无人烟的祁连山上生活肯定很寂寞吧?事实并非如此,除了紧张的工作和业务学习外,乐观的队员们,说说笑笑,亲如兄弟姐妹,空了的时候,来自五湖四海的队员们就拿出自己的看家绝活表演文艺节目,老马拉二胡、老牛吹口琴、老朱弹吉他、小吉唱歌、小侯跳舞、老侯唱京剧、小杨唱越剧、老杨唱秦腔、大吕唱广东戏、还有苟大哥唱河南梆子。

经过两年的连续奋战,我们这群队员一边克服高原反应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一边精益求精地进行科考,终于约1959年入冬前圆满完成了任务,摸清了疫源情况,提出安全防护措施,使即将上马的酒钢劳动大军、核事业工作者们得到了健康上的保障。当上级领导听取汇报时当即表示非常满意,说:“你们科考队立了头功,没有你们的工作,不敢让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来这里安营扎寨进行建设。你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几年后,当得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们科考影响范围内成功爆炸,我的内心激动万分,心里默念:“核专家们请放心,你们的健康很安全!”

1.jpg

 


 

2.jpg


感谢甘肃省委老干部局

【亲历】责任编辑:刘畅



浏览:195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通讯员
    通讯员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