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旧事

20136 发表于2021-07-02 17:26:19

我今年72岁了。那年离休时,单位的同志问我,您订些什么报?我说,给我订份大众日报就行。我对大众日报有感情啊!

难忘的歌谣

抗日战争时期,蒙山一带流传着一首歌谣:“大众日报社人员好,对待百姓似亲人,军爱民来民拥军,我们同大众日报社是一家人。”或许年轻人听后会感到平淡无味,但对曾在大众日报工作过,战斗过的我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

1941年初,日军开始对沂蒙抗日根据地大扫荡,我所在的大众日报社一厂奉命停产,在老乡们帮助下,连夜将机器埋到东蒙山凤凰崖村周围的山野里。敌人进村后,不管引诱还是毒打,老乡们没有一个泄密的,村长王世仁几番遭敌毒打,也始终未吐一字。我们一厂能在这次反扫荡中保存下来,是凤凰崖村的群众不怕献出生命的结果。”我们同大众日报社是一家人”,老乡们在歌谣中是这样唱的,危难中也是这样做的。鲜血染铅字

1942年3月,我从大众日报社办的青年工艺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报社在沂南县的印刷厂做铸字工。当时,山东抗战进入最艰难的阶段。我们5名铸字工住的是露天草棚,顿顿吃地瓜面窝头或高梁煎饼。铸字化铅没有煤,我们用木柴代替;铸出的铅字四周带刺不能用,我们用锉锉,用手磨;手指上磨起了泡、磨出了血,我们就用纸包上手指继续磨,不一会儿鲜血就浸透了包手指的纸。经过苦练和钻研,我们由开始每小时磨100多个铅字,后来增加到每小时磨800多个铅字,保证了排版、出报。当时大众日报排版用的每一个铅字几乎都染有我们5名铸字工的鲜血。

报纸显威力

1942年11月,我调往新成立的费东县战时邮局任发行干事。尽管敌人不断扫荡、蚕食、封锁,但山东抗日根据地各级党组织对大众日报的发行工作极为重视,都当作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去完成。

我赴任后,在费东县委帮助、支持下,不到半年时间,大众日报在费东的发行量便由原来的几十份,增加到200多份,其中敌占区还有80多份;读报组也由原来的几个,发展到100多个。

最令我难忘的,是在敌占区坚持报纸发行的同志。为了发挥报纸的作用,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打击、分化、瓦解敌人,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43年12月,投递员李长海同志到敌占区薛庄投送报纸,被敌人发现,不幸壮烈牺牲。正是因为有了李长海这样一些舍生忘死的好同志,大众日报在敌占区的发行工作才取得了喜人的成绩。1945年元旦,大众日报在新年贺词中正告敌人:“我们已快进入反攻,你们要认清形势,放下与人民为敌的屠刀,向人民投诚,走向光明大道。何去何从,由你们自己选择。”一个据点的伪军从大众日报上看到这篇文章后,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天,这个据点的30多名伪军便携枪向我军投降。

未校对谢绝转载

浏览:51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xndw
    xndw
  • xiao
    xiao
  • 谢君慕
    谢君慕
  • 许哲
    许哲
  • 20136
    20136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