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兵刘志清的故事

qihui 发表于2015-12-18 21:31:06
    刘志清老人1918年正月初四出生,是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孟子岭乡大桑园村人。因要修建潘家口水库,1999年,刘志清全家移民到了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南孙庄乡何仓庄。
  老人喜欢用烟袋锅抽旱烟。老人见到我们,就热情地让我们抽一袋烟。见我们不抽,自己就点燃了一袋烟,抽了几口后打开了话匣子,“1943年3月,我参加的冀东军区12团,那时候经常在迁西、玉田、丰润打游击。”
子弹少,全靠胜仗缴获好武器
  刘志清说,当初自己自愿去打仗,没有人介绍。那个时候部队子弹少,打了胜仗才能缴获到好武器用。“最惨烈的一次是去攻打迁西的鬼子据点,敌人在城墙上站着,我们只能爬着梯子上去打,但每次快上去的时候都有战友被鬼子射杀牺牲。无奈之下,只能先往上扔手榴弹,敌人撤退后我们再爬上去,班里12个人最后只剩了4个人回去。”
树叶当碗,生活不能更艰苦
  老人说,那个年代特别苦,部队都是高度轻装,从不带碗,除了群众借给少量的碗以外,都是用树叶当碗吃稀饭,生活艰苦得不能再艰苦。“当时,我们的部队总打游击战,几个县之间总是转移着打仗。走到哪,哪就是家,一年能穿坏12双鞋。”
和敌人拼刺刀,目的是节省子弹
  据老人讲,在那个年代,一般都是春冬两个季节不打仗,等到夏天青纱帐起来以后,侦查员得到情报后,大家去打伏击战。
  “当时打仗,由于子弹少,都提前埋伏在青纱帐,事先把刺刀装上枪,手榴弹打开保险,等连长的枪一响,大家把手榴弹都投掷出去,然后就与敌人拼刺刀。”
  老人说,当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节省子弹。同时,和日军拼刺刀做也让使我方伤亡严重,“战友们吃不饱、穿不暖,体力比不上鬼子,而且鬼子的三八枪又长,拼刺刀更比我们有优势了。”
  不过,老人又说,“那个年代大家参加八路军时,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所以大家在战场上谁也不当‘孬种’,明知是死,也拼命向前冲。”
浏览:100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