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寇烈士生平大事记

觉悟人生 发表于2021-09-06 19:21:27

image001.jpg

1915年

12月1日(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王汝清(王克寇)出生在禹城县莒镇乡董家屯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为求家庭祥和顺畅,取乳名“顺儿”。

1923年

王汝清在本村读私塾两年。私塾先生为他取名“王汝廉”。

1925年

王汝清在杨圈村读私塾。期间,自己改名为“汝清”,字“明波”。

王汝清在小纸坊村读私塾。

1927年

1929年

4月,依照当地的风俗和习惯,在小纸坊读私塾的王汝清与莒镇乡小纸坊村16岁女子张桂英结为夫妻。

1930年

2月13日,王汝清同本村程山俊及好友于春溪(于曼青)、高凤灵、聂华民一同考入禹城八区连五高村高小。王汝清品学兼优,深得师生赞赏。期间,济南省立一中学生高春泉(连五高人)经常利用寒暑假与王汝清等人联系,成为对连五高进步学生进行革命思想启蒙的“老大哥”。

1931年

5月,一个深夜,连五高小学的住校生遭土匪绑票。王汝清等十六七个同学被土匪冯寿彭(绰号“冯二皮”)绑票到清平县。家里卖地2.5亩,凑大洋300块将王汝清赎回。王汝清失学。

9月,家人欲托人让王汝清去一药铺学徒,一位友邻念其天资聪颖,自愿出资帮其读书。王汝清以优异成绩考入禹城第一高等小学。

1933年

7月,王汝清在禹城第一高小毕业。

9月,王汝清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五乡村师范学校(简称平原乡师”,即现在的平原师范)。

1934年

在校期间,王汝清追求光明,爱国进步,加入进步组织“读书会”,主编《禹声报》,发表《胸怀大志救同胞》《还我河山》《打倒日寇》《起来,亿万同胞们!》《拿起刀枪冲向战场》等抗日爱国文章,并与进步师生编排爱国戏剧《大登殿》。王汝清受到中共地下党员、国文教员马霄鹏的关注和培养。

1935年

5月,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秘密领导下,全校开展“反会考”闹学潮活动,王汝清以“读书会”的名义组织发动同学参与支持学潮活动,取得阶段性胜利。

1936年

4月,经共产党员、国文教员马霄鹏介绍,王汝清和于曼青一同加人中国共产党。

秋,王汝清利用秋假在家乡董家屯发展党员,建立禹城南部八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王汝清任党支部书记,齐殿友任党支部副书记。

1937年

1月,王汝清利用寒假在连五高高小组织“青年读书会”,并多次与禹城革命先驱马毅之、杨瑞亭会面,探讨抗日救亡之路。

6月,王汝清与同学于曼青、高凤灵联络马锐锋、聂巨庭、李长瑞、李刚、李铁军、程义胜等共9名教师和18名学生,在母校连五高小学组成“抗日青年救国会”,后发展为“民族解放先锋队”,展开抗日救亡宣传工作,胜利驱逐反动校长赵春雨,与于曼青、高凤灵等人秘密成立连五高高小党小组,王汝清任党小组组长。

10月12日,日本侵略军两架飞机轰炸禹城火车站,炸毁载有难民的火车3节,难民伤亡数百人。

10月底,根据中共鲁西北特委的指示,马凤元、尉景平、杨中一、杨瑞亭、张祝华、王汝清、于曼青等在连五高村小学建立中共禹城县委(南部),马凤元任县委书记,组织委员是尉景平,王汝清、杨中一是委员,机关驻李屯、连五高一带,辖6个党支部。

11月,中共禹城县委派王汝清、杨瑞亭、张同海、高惠东、肖金淦等到民团李惠民部做抗日统战工作,他们在李部成立政训处,王汝清任政治部主任。11月9日,国民党政府县长杨进清在日军临城之际弃城仓皇南逃。

11月12日,日军300余人侵驻禹城县城。

12月26-29日,在王汝清的动员下,民团李惠民率一个营参加国民党爱国将领范筑先指挥的南镇阻击战,重创日军,使日军南渡黄河钳制济南的计划失败。国内民众深受鼓舞。

1938年

年初,中共禹城县委以“禹城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救会”)为公开身份,机关驻八区李屯小学,创办中共禹城县委刊发的《青年报》与《血花》等抗日宣传刊物。

2月,马凤元、尉景平先后去范筑先部协助政训工作。王汝清任中共禹城县委书记,于曼青任组织部长,李长瑞任宣传部长。

6月,王汝清等受顽固派排挤,离开民团李惠民部,被特委张承先派去河北省南宫县八路军129师党校学习。

同月,鲁西北特委成立,张承先任书记,尉景平任组织部长,王汝清任鲁西北特委委员,分管武装建设。

7月7日,鲁西北特委在夏津城北大寺召开大会,将鲁西北几部抗日武装整编为冀鲁边游击支队,作为特委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孙超任支队队长,彭天琦任政委,王汝清任政治部主任,支队辖4个中队,共500余人。支队成立后,即开赴平原、禹城、恩县、高唐、夏津一带游击抗日。于曼青接任中共禹城县委书记。

7月,根据鲁西北特委指示,在禹城八区李屯,以“青救会”为基础的八路军129师独立旅禹城武装工作团成立,于曼青任团长。

8月,王汝清同韩哲一回韩寨发展党员,开展抗日工作。

9月下旬,王汝清率冀鲁边游击支队护送萧华所率的东进纵队机关100余人,从平原姚屯子过津浦铁路,经禹城北部王寨赴陵县、宁津、乐陵、庆云一带开辟冀鲁边抗日根据地。

10月2日(农历八月九日),国民党特务王金祥不断与共产党搞摩擦,勾结禹城土顽杂团李连祥和高唐的三支队齐子修部,迫害共产党员家属,杀害王汝清的祖母和父亲王玉田。

10月8日,王汝清带领冀鲁边游击支队在平原腰站伏击日军,歼敌10多名,游击支队声威大震。

11月,日军进犯聊城,驻守聊城的国民党爱国将领范筑先奋起反抗,范筑先的参谋长、国民党特务王金祥故意设套掣肘,使范筑先深陷绝境,以身殉国,聊城失陷,我党和范筑先将军共同建立的鲁西和鲁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被破坏。

12月,王汝清代表鲁西北特委、冀鲁边游击支队向李连祥、李惠民、吴春阳、云茂才等杂团再次提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建议,遭到拒绝。李惠民部欲投靠国民党,在内部调兵遣将,与我搞摩擦。八路军津浦支队和青纵三团在129师武装工作团的配合下,将李惠民部近千人及李连祥团一个排歼灭。解放禹城八区32个村庄。我党领导的禹城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以八区为中心的齐禹茌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

1939年

1月14日,冀鲁边支队编人津浦支队新一营。王汝清调任鲁西北特委任军事委员,随特委一起活动。

3月5日(正月十五日),日军纠集济南、高唐、长清等地3000余名日伪军,对禹城、高唐、茌平、齐河、长清交界处琉璃寺、陈吴营一带的我军先遣纵队、津浦支队、平原纵队、禹城武装工作团和鲁西区党委、鲁西北特委进行“铁壁合围,分进合击”。当时平原纵队住大吕庄,禹城武装工作团驻邵庄,王汝清掩护鲁西北特委驻于科一带,均遭围攻,激战后突围。

3月6日夜,王汝清掩护特委机关从潘庄一带(今齐河县西南端)越过黄河进入长清大峰山,与区党委主力部队会师。这次突围战,我军伤亡惨重,禹城武装工作团被打散。

3月底,鲁西区党委决定,将从大峰山回来的鲁西北特委改为卫东地委,后叫鲁西三地委,辖武城、夏津、平原、恩县、禹城、高唐等10个县区。张承先任书记,马诚斋任组织部长,王汝清任武装部长,韩哲一任敌工部长,杨中一任民运部长。

同月,禹城第一届抗日民主政府(南部)解体。禹城武装工作团被打散后,团长于曼青调筑先支队任营教导员,王汝清受特委派遣,在禹城、茌平、长清、高唐等地收拢被冲散的武装工作团成员,重建禹城武装工作团。王汝清任团长兼中共禹城县委书记。

5月,王汝清派马锐锋、李克东等化装袭击贾庄伪军周济三部,击毙伪队长1人,俘虏伪军3人,我军牺牲1人,伤7人。

6月14日(农历四月二十七日),王汝清的妻子张桂英、弟弟王汝杰、叔叔王玉秀被日伪周济三部捕去,遭受酷刑。此后,全家被迫外迁。

7月,王汝清率禹城武装工作团及已统战过来的地方武装一起组成大军到东四乡齐集一带进行抗日活动,使该地区局面较长时间保持稳定。

7月25日,于曼青在潘店曹庙设伏袭击日军汽车和骑兵的战斗中,被日军炮弹击中牺牲。

9月,禹城武装工作团与恩县、高唐、茌平工作团及平原县大队合编为鲁西特务第三大队,辖3个连队、300余人。王汝清立志更名“王克寇”,任大队长兼政委,根据地委指示挺进卫东,开辟新的根据地。后布克任大队长。9月,王克寇根据党的指示挺进卫东。

同月,王克寇率三大队在高唐刘庄歼灭伪县长王化三(外号“高粱渣”)骑兵连,缴获战马50余匹,为三大队扩建一个骑兵连(聂巨庭任连长)。10月,在平原、高唐、夏津一带拔除部分没有坚固设防的日伪据点,消灭一些有投敌反动行迹的顽固势力和反动道会门的武装,扩大卫东的抗日影响。

1940年

1月16日,禹城、齐河、长清县的日伪军共3000余人对齐禹县抗日根据地扫荡,根据地军民伤亡200余人。

2月,王克寇巧智擒伪顽莫泽民,收降“黄沙会”。不久又智取李维道,大获全胜。

3月初,日军报复三大队,派汽车队袭击三大队驻地,王克寇带领部队在聊禹公路埋设耙齿7盘,伏击日军汽车队,大获全胜。

3月上旬,张承先调任鲁西区党委宣传部长,马诚斋接任三地委书记,彭天琦任副书记、统战部长,杨中一任组织部长,韩宁夫任宣传部长,王克寇任战争动员部部长,韩哲一任政府工作部长。

3月底,由于三地委主要领导在胜利面前不够谨慎,统战工作决策失误,使刘化璞与我为敌,联合其他杂团伺机报复三大队。

4月28日,卫东地委召开各县党、政、军领导干部,三大队,津浦支队和夏津、平原、禹城等县的武装部队纪念“五一”会议。会议以流动形式召开。来到高唐县东北部徐官屯一带时,遭到刘化璞纠集八大团3000余人围攻,王克寇用声东击西、虚张声势战术指挥三大队掩护地委机关从杂团赵性甫防区突围(赵性甫曾经是王克寇的老师,与禹城县委有统战关系),撤至齐禹根据地,卫东根据地丧失。

5月,王克寇受三地委委托,带骑兵连冲破敌人层层包围,到鲁西南郓城找到鲁西区党委,向区党委汇报卫东地区的对敌斗争的失利,区党委指示总结教训,待命重返卫东。

同月,济南、齐河侵华日军200余人骚扰齐禹县抗日根据地,鲁西区特务三大队在担杖河畔伏击敌人获胜,三大队牺牲10余人。

夏,王克寇利用牵牛战击溃李连祥及日伪军围攻。

10月,鲁西军分区命王克寇率三大队与分区参谋长王寰清率两个营重返卫东。三大队和两个营在杨圈与日伪军遭遇,激战半日,毙敌200余人。上级遂下令停返卫东。

11月14日(农历十月十五日),三大队游击队队长郭金岭在茌平大吕庄战斗中牺牲。

1941年

1月,斗争环境恶化,三地委撤销,运东地委成立,根据鲁西区党委的指示,三大队划归第四军分区,改编为分区第二营,原大队长布克任营长,王克寇任教导员。

7月,二营被编为冀鲁豫军区四分区二团,后改为一分区二团,徐翼任团长,王克寇任政委。二团迂回转战茌平、东阿、长清、齐河、禹城、高唐,在大吕庄、郭吕店、潘店、陈营、王莫庄、时桥、罗庄、寺后王、寺后李、枣刘庄、高贺庄、刘望山、毛徐庄、胜张庄等地与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军齐子修部作战20余次,歼敌千余人,缴获各种枪支1000多,全歼孟兆树的红枪会、伪军谢吉海部,重创齐子修、罗兆荣、谢吉红、王荣环等伪军,取得辉煌战绩。

10月,王克寇率二团在岳宋庄袭击伪团徐庆连获胜。

冬,在茌平大吕庄,二团与前来扫荡合围的日军展开一场恶战。激战中,王克寇负伤,右手拇指被打掉一节,所使用的匣枪机头也被击坏,但仍坚持战斗,直至部队突围胜利。

1942年

上半年大旱,饥民饿死无数。根据地不断被日伪分割蚕食,形势愈加严峻,四分区并人一分区,泰(西)运(东)党机关转移到齐禹茌根据地。

10月,根据斗争形势需要,齐禹县分开。地委任命王克寇兼任禹城县委书记、县长、大队长、政委等职,实行一元化领导,巩固齐禹茌这块根据地。王克寇接受重任,呕心沥血,奋发工作,带领县委、县政府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反贪污、反黑地、反蚕食、反资敌斗争,颁布“土地回赎”“减租减息”“雇工增资”法令,建立村政权,组织民政工作队,同伪乡村政权作斗争,查黑地、查黑账,推行合理负担,对团结广大农民战胜极度困难、坚持抗战、巩固根据地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1943年

7月,根据地委决定,王克寇回一分区二团任政委。

秋,在抗日根据地人民没有麦种秋播的时候,王克寇率领二团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封锁,南渡黄河,绕过济南、泰安日寇重兵的封锁,从肥城一带背回麦种,使根据地人民适时种上小麦。王克寇的老二团被誉为根据地人民的“护身符”。

11月,王克寇率部击溃去伦镇抢粮的李连祥部600余人、40辆马车。

1944年

1月,根据冀鲁豫区党委决定,齐禹两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杨桥村合并为齐禹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驻莒镇一带。

5月26日,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王克寇率二团攻打东阿县牛角店日伪据点刘绪安部,激战中壮烈牺牲。战后葬于牛角店附近的大吴庄。8月,齐禹县军民在总寺庙为王克寇举行追悼会,一分区司令员刘致远致悼词,参加追悼会的军民达万余人。

12月13日(农历十月二十八日),王克寇遗体转移到禹城八区根据地金砖李村。

1945年

9月18日,齐禹县党政军民数千人,集合于寺李庄村五龙寺,为王克寇、于曼青、尉景平等378名抗日殉国烈士立碑纪念。

12月30日,渤海军区与禹城拒降日军激战一夜。31日,全歼日军山谷大队千余人,其中毙敌120人,击伤161人,俘山谷悦二郎大队长及残部,缴获轻重机枪72挺、大小炮42门、掷弹筒18个、步枪1880支、汽车25辆及弹药、物资若干。

1946年

2月16日,王克寇祖父病故在董家屯后庄。由于战乱没有发丧。

7月27日,寺李庄村五龙寺烈士纪念碑被国民党旅长李连祥部砸毁。

1947年

1月29日,禹城军民配合渤海军区11师全歼国民党李连祥部,扫清李部据点18处,歼敌13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李连祥率残部逃到晏城。

3月初,王克寇亲属从姜庄搬回家乡一一莒镇乡董屯村。

4月,王克寇遗体运回家乡一一莒镇乡董屯村,渤海区党政军干部群众数千人参加王克寇追悼会,按当地风俗将烈士安葬。

5月12日,禹城县和齐禹县独立营,渤海二分区十一团,配合渤海军区11师在晏城全歼李连祥残部,毙伤俘敌共千余,李连祥被擒。至此,齐禹县得到解放,冀鲁豫、渤海解放区连成一片。

5月20日,在齐禹县杨圈召开万人公审大会,控诉伪首李连祥及其帮凶,当场将血债累累、民愤极大的杂团匪首20余人处决。

1957年

4月,禹城县人民政府在伦镇北街重建纪念亭。

1960年

王克寇的妻子被安置在禹城县养老院(禹城火车站附近)。

1962年

王克寇的妻子被转入聊城精神病院疗养。

1964年

王克寇的妻子到禹城县马官屯养老院居住。

1972年

县革命委员会在莒镇乡董屯村东北建王克寇烈士陵园。3月3日落成,占地10亩,陵园中有纪念堂5间,内悬挂王克寇肖像、生平事迹介绍、战友题词以及137名革命烈士的纪念谱等。纪念堂前是王克寇墓、碑。每年清明节,全县党政机关、学校团体及人民群众都来此祭扫凭吊,缅怀先烈。

1977年

9月,伦镇公社革委会申请修复伦镇革命烈士纪念亭和纪念碑。

1983年

伦镇革命烈士纪念亭改建为烈士纪念堂,占地约10亩,纪念堂为5间厦房,内矗立纪念碑三通。

8月,王克寇的妻子身患重病,被家人接回董屯。

11月19日(农历十月十五日),王克寇的妻子在莒镇乡董屯村逝世,享年70岁。

1996年

由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主持,市文联编辑出版连环画册《爱国主义教育画库》之八一一《爱国志士王克寇》。王克寇被列为德州历史文化名人十大人物之一。

2004年

德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落成,里面陈列王克寇烈士照片并附有其事迹简介。

2007年

中共禹城市委和市政府拨款10余万元,重修王克寇烈士陵园和纪念馆。该馆被列为全市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全市数以万计的干部和群众来此缅怀和悼念烈士英灵。

2008年

禹城市委和市政府投资绿化王克寇烈士陵园。

2009年

2009年2月,《中共德州地方党史》第一卷出版,书中载有禹城革命先驱王克寇的光辉事迹。

禹城市革命英雄纪念馆于7月1日开馆,内有王克寇大量的英雄事迹介绍,配有塑像。

2015年

2015年8月,王克寇被民政部授予第二批“全国著名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浏览:301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远航4482
    远航4482
  • 觉悟人生
    觉悟人生
  • 通途
    通途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