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那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里,勤劳朴实的沂蒙妇女在共产党和八路军身上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她们因接受抗战根据地教育而觉醒进步,因战争洗礼而忠贞坚韧。她们对共产党和军队充满着无限热爱,对侵略者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革命和家庭的重担……在抗战年代先后两次荣立二等功、今年89岁的抗战老兵李洪美就是千万“沂蒙红嫂”中的一位优秀代表。
抗战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来到山东沂南县,在沂南老兵养护中心,访问了89岁、身上依然焕发着当年八路军风采的李洪美老人。
李洪美老人除了耳朵有点背外,身体硬朗。回忆起抗战那些艰苦卓绝、奉献牺牲的峥嵘岁月,老人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李洪美,1926年11月11日出生在八百里沂蒙深处的山东省沂南县大庄镇刘家店子村。1941年,李洪美还是15岁的小姑娘,她就跟着鲁中军区的八路军大姐姐们,以沂南县大庄镇为核心,带领姐妹们建立起了民众学校,她向姐妹们宣传参加妇女识字班读书识字的好处,很快就发动起了160多名青年妇女参加到识字班中。在识字班中,她们接受了抗日救国的思想,学到了文化知识,与此同时还为区公所站岗放哨,李洪美和沂蒙姐妹们战火中青春的除了充满艰苦和牺牲外,还有靓丽和希望在跃动。
1942年春天,李洪美参军到了八路军鲁中军区,组织上安排她在卫生护理队工作。
1943年11月9日,日寇纠集了1万余兵力开始对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岱崮山区处于敌人进犯沂蒙腹地的咽喉地位,为粉碎日军的扫荡企图,鲁中军区决定留下少量部队在内线坚持斗争,牵制日军主力,掩护我主力部队转至外线作战。鲁中军区11团8连93名指战员奉命驻守南北岱崮。为捍卫民族尊严,八路军鲁中军区11团8连93名指战员,在这里与20倍于己的日伪军血战18天。李洪美和救护队一起紧随部队上了前线,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
“那天,鬼子遭遇了我们队伍的伏击,双方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我和另一个姐妹从火线上抬下了4名伤员,累的气喘吁吁,身上沾满了血迹。当我们去抬第五名伤员的时候,一颗迫击炮弹落在我们身边然后炸开,我没有犹豫,就扑向担架上的八路军战友,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他,当我从担架上的战友身上爬起来时,发现自己的右腿被炸伤,我就在姐妹的帮助下包扎了一下伤口瘸着腿继续抢救负伤的战友……”
“每次战斗,都会有负伤的八路军战士被从火线上抬下来。当时,我们的医疗条件和设施简陋,缺少药品。一次战斗,一位战士的右腿被炸成重伤,当时的麻药不足,这位战士实施截肢手术,疼的他大汗淋漓。我跑上去拉住这位战士的右手以此减少他的疼痛……手术做完后,我的手被这位战士掐出了血痕,我为自己分担了战士手术的痛苦忘掉了自己的疼痛。”这些抗战时的细节,李洪美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由于功绩突出,李洪美荣立了2次二等功,战争磨练着她的意志,塑造着她的理想和精神。在战火中,李洪美和战友们成长着。
在医护战线上,李洪美默默奉献着,她的护理技术在护理人员中是出类拔萃的。一次,部队医院送来了一位重伤员,这位重伤员是在炸碉堡时负的重伤,李洪美不分昼夜照护这位英雄,为他端屎端尿,无微不至。这位战士出院时专程来和李洪美道别,感谢李洪美的照护之恩。1958年,这位战士已经是一位师长,他辗转来到沂南看望李洪美大姐,老战友见面格外亲切。
在沂南县,李洪美身上还有着“八路军夫妻”的佳话。
“后来,我到被服厂负责被服工作。这期间,被服厂分配来了一位伤残战士,这位战士叫王振西,是1944年参加八路军的一位战斗英雄,对这位英雄,我和被服厂的战友们给予了很大帮助。”
“一天,部队上的政委找到我,说‘洪美,王振西的手和腿因为战争落下了残疾,工作生活都不方便,你是一位党员,组织上考虑让你照顾他的生活,你看咋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要求,让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想想自己要和一位残疾老战士生活一辈子,我的心里也打着小鼓。” “王振西是为党和人民才落下的残疾,他是一位英雄,照顾好他的生活,是我的责任,就这样,我嫁给了王振西,照料了他一辈子,老王去世的时候,拉住我的手一个劲地掉眼泪。”
2002年8月20日的《临沂广播电视报》,推出了一篇特别报道《一对“红色伴侣”的传奇人生》记叙了李洪美、王振西这对八路夫妻的抗战人生和生活,至今,李洪美珍存着这张报纸,这也是目前新闻媒体对这对八路夫妻唯一的一篇通讯报道。
李洪美的身后,是千千万万个“红嫂”。
李洪美身上,展现着“沂蒙红嫂”中誓死保存机密文件的王换于、被日本鬼子悬赏三十块银元买人头的侍振玉、扮成乞丐进入鬼子炮楼探听情报的孙玉兰、为照顾公婆让未婚夫在前线安心作战而抱着大公鸡拜天地的李凤兰、为动员参军毅然作出“谁第一个报名参军就嫁给谁”的梁怀玉等英模的风采,沂蒙红嫂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国女性,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同仇敌忾,什么是全民抗战!
韩加君 摄
浏览:11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