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战突击,攻打敌军已形成完整防御体系,火力绵密的地堡群,是城市攻坚战中最艰难、也是进攻方伤亡最大的阶段。但是,我军历史上,曾有1个突击连,曾创造了在巷战中连续攻取19个子母堡,自身仅伤亡4人的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华野3纵8师24团1连。时间是1947年4月25日,地点是山东泰安县城。
当时,守敌整编72师在泰安县城西关构筑了密集的地堡群,地堡群外围及地堡之间,还设置了层层鹿砦、铁丝网等副防御设施。这些地堡建得很低,形如坟丘,我军炮兵无法直接摧毁。甚至在近距离内,我机枪火力也难以封锁这些地堡。守敌以少数兵力分散固守地堡,主力集结在纵深,随时反击我突破口。敌前沿和纵深,前沿各地堡间均形成密集交叉火力,可相互策应,几无死角。守将杨文泉认为,如此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足以坚守到援军到来。
1947年4月25日,3纵8师24团1连在连长郭继胜的率领下,突破城西关,打退守敌预备队数轮反扑后,奉命继续向泰安西门突击。而要突击,首先就要过沿途地堡群这道难关。这些地堡群往往以1个母堡为中心,4、5个子堡环绕其外。个个地堡群紧紧相连,互相依托,组成交叉火网,让人难以接近。其数量之多,是擅长攻坚的3纵前所未见的。
网上很多人对华野有误会,认为他们不及东野讲究战术,着实太过偏颇。诚然,华野统帅并未像东野统帅那样,总结出像“六个战术原则”那样一套完整的战术体系,自上而下地贯彻到基层部队。但华野的特色是,通过基层“评定伤亡”,让大伙儿自下而上地总结经验教训,探讨改进战术的方法。
1921年出生,1940年就参加八路军的郭继胜,就是个爱动脑筋,爱总结的连长。每次打仗前,他都要带领大伙儿作细致充分的准备工作。各班、各排都要召开“诸葛亮会”,全体指战员都会就战斗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集思广益,共同寻找对策,做到心中有数。
以此次泰安攻坚为例。战前,有战士提出:“炸药炸响后突击队冲上去,而突破口却没被炸开,该怎么办?”大家讨论出的结论是:如果突击队撤下来,重新组织爆破,不仅耗时长,而且损失大。应该坚决竖梯子爬上去。果然,该连突击西关时,就遇到了这个情况。当时6班长孙玉堂带人迅速竖起梯子。见墙太高,梯子太短,人爬不上去,孙玉堂没犹豫,用人顶人叠罗汉的办法,将战士们一个个托举攀上墙头。
这次拔除西关至西门间绵密的地堡群,郭继胜并没急于指挥部队进攻,而是带着几个战斗骨干仔细地观察地形和敌情,努力辨识哪里是地堡群?哪里是单个地堡?每个地堡上有几个射击孔?哪里是地堡群的接合部及空隙?在哪里运动可以避开守敌火力的侧射?
通过仔细观察和缜密思考,郭继胜发现了敌地堡的弱点:这种地堡形如坟丘,虽有不易被炸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不便向侧翼发扬火力的弱点。这类地堡大多三面都掏有射击孔。但由于地堡内容积有限,只要用火力封锁信1个侧面射击孔,就能让其它两面也无法正常发扬火力。
有鉴于此,郭继胜选择了一条从侧翼迂回攻击的路线。他亲自指挥轻机枪射击,以猛烈火力从正面压制守敌。突击班则从侧翼向敌中心母堡包抄过去。突击班又分成火力组、突击组、机动组。火力组倾尽全力封锁敌中心母堡侧面射击孔,突击组3位战士携带1个炸药包和2支冲锋枪,交替掩护,分段跃进,边前进边射击,最后将炸药包拉响后,迅速从敌中心母堡侧面射击孔塞入母堡内,将里面的守敌送上西天。炸药包响后,不待硝烟散尽,突击组3人立即冲入母堡中,搜索是否还有命大的敌人侥幸未死。而机动组则相机跟进,交替掩护,逐一收拾母堡外围的子堡。
采用这种战术,避免了突击队一哄而上,招致重大伤亡的局面发生。1连的勇士们在郭继胜的指挥下,让一个个地堡变成了埋葬守敌的座座坟丘。就这么一路打到西门,1连付出了4人伤亡的微小代价,连续拔除守敌19个子母堡,毙伤俘敌近600人缴获9挺重机枪、16挺轻机枪、5具掷弹筒、200余支步枪。
如此辉煌战果,甚至惊动了陈毅、粟裕、谭震林。他们三人联名签署了嘉奖令:“批准授予郭继胜连长为华东野战军战斗英雄,赠授该连以‘郭继胜连’的光荣称号。”非但如此,郭继胜在泰安战役结束后晋升为3纵8师24团1营副营长,后又继续为人民创造了不少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