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同志在上海/(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含山 发表于2022-07-26 16:50:15

黎玉,山西崞县人,1925年5月参加革命,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事过领导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在他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山东党的恢复和发展,为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上海解放后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畏艰险勇挑重担、领导山东革命根据地建设

1936年4月,在河北开展地下党工作的黎玉受中共北方局派遣,前往山东恢复建立屡遭敌人破坏的中共山东省委,并担任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黎玉在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周密部署在山东各地发动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开创了独立自主地建立武装部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先例,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在延安召开的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特别称赞了山东的工作,号召各地向山东学习。他指着黎玉说:“你站起来,让大家认识认识。”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黎玉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委、山东军区副政委、山东战时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分局副书记、山东省政府主席等职务,在中共七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黎玉作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根据中共中央要求山东“建立坚强的抗日民主政权”的指示,他加强政权建设,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用一切办法努力争取政权”的指示,选派优秀干部做政权工作,在各级政府中建立党团组织,实行“三三制”原则。他领导劳动竞赛,开展生产贸易,克服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他平易近人,经常找干部谈心,十分尊重在专业技术上有所建树的专家学者,大胆使用他们理财治政。黎玉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他与山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解放战争时期,黎玉历任山东野战军政委、新四军副政委兼山东军区副政委、华东军区副政委、华东局副书记等职务。在山东主力部队挺进东北后,黎玉迅速重建山东解放军主力,协助陈毅同志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主持山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山东解放区的工商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在1948年的土改复查中,黎玉受到不公正的批判,被错误地扣上了“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和“富农路线”等不符合事实的政治帽子、莫须有的罪名。1986年党中央为黎玉同志彻底平反,恢复了政治名誉。

积极倡导依靠工人阶级、克服困难恢复生产

1949年5月27日,上海终于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黎玉根据中央的安排离开曾工作和生活13年的山东,随华东局南下来到上海,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等职务。

然而,上海的解放仅仅是一个开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是一系列更为艰巨的挑战:

一些留在上海的不法资本家和投机势力利用新生政权面临的种种困难,囤积物资,哄抬物价。一些资本家甚至扬言“共产党军事100分,政治80分,财经打0分”。

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一面对上海海口实行封锁,妄图阻断上海的内外交通,断绝粮食、棉花及工业原料的供给,从经济上窒息上海;一面派遣飞机侵入上海领空,对上海实施狂轰滥炸,破坏生产、生活以及市政交通设施,企图陷上海于机器不转、电灯不亮、汽车抛锚的瘫痪境地,把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能否迅速地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把生产恢复起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迅速站稳脚跟,成为解放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为此,从接管上海的第一天起,党就把目光聚焦到了这个城市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上,“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作为工人阶级诞生较早、也是较为集中的城市,上海要实现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目标,工人阶级无疑是最主要的依靠力量。黎玉多次在会议上谈到,要克服上海面临的困难,“必须坚决依靠工人阶级,加强工会工作,发挥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我认为这对于华东所有的城市的建设上,是很重要的,很现实的,很明确的任务和方针”。

怎样才是坚决地依靠工人阶级呢?黎玉提出,要发挥好工会的作用,首先是通过组建工会迅速把工人组织起来,“只要我们在这方面工作搞得好,我们生产的恢复改造与发展就有了保证”。

在上海解放后的第四天,市委就召开了有2300多人参加的上海工人纪念“五卅”运动大会。陈毅在会上亲切地说,上海的工人老大哥、老大姐们,我们归队来了!他号召上海的工人阶级团结一切民主阶层,以最高的革命热忱和艰难的工作建设一个新上海、新中国。会议同时决定成立上海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把上海百万工人组织到工会中来,为巩固政权,迅速恢复和维持生产,保护工人的日常利益而奋斗。

会后,上总筹委会随即成立了103个工作组下厂协助工人组建工会。黎玉也积极参与到工会的筹建工作中,他先后参加了中共电气公司工会、市政工会公共交通公司分会等工会组织的成立大会,鼓励大家加强学习、加强团结,发挥高度的积极性,担负起克服困难的担子来。到1950年2月7日上海总工会正式成立以前,已先后建立了37个产业工会,会员达到90万,占当时上海职工总数的90%。

依靠工人阶级,核心是要真正确立工人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从1951年起,根据中央的要求,上海先后在国营工厂企业、私营工厂企业和其他八个方面分别开展民主改革运动,启发、提高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和主人翁意识,改革旧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职工代表会议等生产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民主改革的开展,黎玉十分支持,提出要通过管理民主化,赋予工厂工会参与制定生产计划分配的任务,改变一些企业行政干部不与工人群众商量、不倾听工人群众意见而习惯于简单行政命令的官僚主义作风。

恢复和发展生产,不仅要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体作用,还要广泛调动全市人民的积极性。1950年3月,市郊首届农民代表大会在法华镇正始中学召开。黎玉到会致辞祝贺,指出敌人的封锁轰炸造成郊区农民的生活困难,解决当前的困难局面,一方面要靠政府的帮助,主要得靠农民自身的努力,首要任务是与工人阶级携起手来,努力生产。

全面贯彻“两为”方针,推动上海市政建设

上海解放后,人民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市委、市政府对整治城市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十分重视。1951年4月,上海市第二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确定市政建设应“贯彻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并且首先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方针。

同年9月,市政府成立市政建设委员会,黎玉任主任。在成立大会上,黎玉在“本市市政建设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根据主客观条件从现实的必要与可能出发,把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方针贯彻到各项市政建设的计划中。特别要按照一般维持,重点改进的原则,集中力量在一两项工作上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广。

建设住宅新村,解决工人阶级的居住问题,是市政建设领域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黎玉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年起,上海开始编制小区建设规划,在市区边缘临近工厂集中的地区有计划地建造住宅新村。住宅新村离工业区要近,尽可能缩短职工上下班的交通时间,但又要同工业区保持适当距离,以防工业生产中有害气体影响新村的环境。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城市原有的市政公用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以减少投资。

9月16日,1002户工人住宅在普陀区开工,为两层带披的砖木结构住房,带有多户合用灶间、卫生设备,分配给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居住。与住宅同时建设的还有学校、图书馆、浴室、老虎灶、菜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住宅中心有大草地,供工人游憩、儿童游玩;一条小河贯穿新村中间,小桥流水,环境幽美。陈嘉庚参观在建住宅后,写信给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说:“其优待工人之建设,可谓现代化矣”,“工人地位既已提高,此后待遇生活必较优于过去,当不在商贾职员之下”。这1002户工人住宅于1952年竣工,1953年8月被正式定名为曹杨一村,新华社发布新闻称:“曹杨新村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一座工人住宅新村。”

虽然黎玉担任市政建设委员会主任的时间并不长,但他始终把为普通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服务放在第一位,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工作,使上海的市政建设和城市面貌在较短时间内就发生了明显改变。

为了方便市民上班出行,上海辟建和拓宽了一批新干道,架起了新桥梁。1951年6月开始重建的吴淞蕴藻浜大桥,是上海解放后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的钢筋混凝土桥,横跨苏州河两岸的长寿路桥也已开工。

为了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上海陆续建设了公园绿地以及体育场馆、剧场、电影院等文化体育设施。跑马厅是旧上海十里洋场的标志之一。1951年8月,市军管会宣布把跑马厅土地收归人民所有,并将北部辟为人民公园,向游人开放; 南部建成人民广场,作为重大节日举行游行集会并接受检阅的场所。昔日西方冒险家的乐园变成了普通民众休憩、集会的场所。

由于受到1948年山东土地改革时期不公正批判和处理的影响,黎玉在上海“三反”运动中再次受到不公正待遇,1952年2月29日被公开宣布撤销上海市委秘书长等职务,降为上海市委劳动工资处处长。尽管如此,他坚持共产党员的党性,仍一如既往地做好分担的工作,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1953年,黎玉调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并先后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农业机械部、第八机械工业部第一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等职务,为实现我国机械工业“从修配到制造”的发展作出贡献。

黎玉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六十年如一日。1986年初在他病危之际,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心,专程到医院看望慰问。同年3月,中共中央撤销了华东局1948年对黎玉所作的错误结论,给予平反,为黎玉恢复政治名誉,使黎玉生前感受到党中央的温暖。2012年10月,中共上海市委对黎玉在60年前在上海被撤职一案进行了复查,作出《关于撤销在“三反”运动中给予黎玉同志撤销职务处分决定的批复》,撤销1952年2月29日中共上海市委关于给予黎玉同志撤销职务处分的决定,恢复其政治名誉。

“从无巧语惊高座,休将高位论英雄”。黎玉的一生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尽管他多次受到冲击,但他始终相信党、相信人民,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历史是公正的,人民不会忘记。


(来源:解放日报 2014年09月25日)

浏览:217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去有风的地方
    去有风的地方
  • 柳风徐徐
    柳风徐徐
  • 董云凌
    董云凌
  • 含山
    含山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