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赢之光——刘舜卿传(前言/后记)

明德 发表于2022-11-01 07:41:14

前言

鲁赢之光,不是一缕,也不是一束,是一片血色霞光,是鲁赢人民精神文化的荟聚。刘舜卿传也不是一人之事,是一部以刘舜卿为轴线的群体记载。此书的主旨是让那一辈人活起来,让那个年代的精神重新闪耀起光辉,让那片用血染红的土地重新红起来。此书的灵魂是真实。由于时间久远,所涉人、事挂一漏万,细节难以求准。但整体事实虽经时间的打磨均没有失真。书中的英雄谱不是写真,仅是素描地名是地域文化的品牌。“山东人”的名号已多具褒义。孔子赞齐鲁人“豪迈冲天,勇侠冠世,忠义信勇”,反映了山东人那种风骨冷峻,豪爽英武,以摧折豪恶、匡扶正义为已任的义勇,以及待人怜悯、助人为乐之仁爱。人称齐鲁人是圣儒与好汉的叠影,具有儒士风度、好汉精神、侠士义气、圣人本色。刘舜卿深受齐鲁文化的浸润和孔孟之道的熏染。他质直、淳朴、宽厚忠诚、善良,磊落、富有责任感、讲求实际、注重实效,都是山东品格的某种历史、地理的折光。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农民性灵形成的特质,制约他坚守着为中国最大多数人逐利的思维定向,忠勇地甘作社会“弱势群体的良友。他忠于信仰,忠于人民,对国忠贞不渝,恪守“忠、善、实”。他坚决贯彻中央精神时,都糅进了自己的良知。他遭遇挫折,不弃志向,淡泊名利,遵循着君子谋道不谋食的古训,保持自己的人格完整。重义轻利的深意识使他安分守已的守成心理固化,从未有钻营之念。

刘舜卿内敛讷言、勤学多思、持重稳健、行事执着。他对社会主义的执念追崇是自觉的、坚定的。他主张,社会的财富归全体社会成员所有,每个成员都应得到合理部分,以免导致人格、地位的尊卑差异。这是社会主义原理,也是他参加革命的动力。他笃信马列哲理,坚持辩证思维,力求从表象中认识本质、把握规律,抓住关键,深究实质,用普遍性与特殊性,从长远全局着眼,观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他内心深藏着思维的历史自觉,以史为鉴、以史咨政,把过去、现实、未来联系思考。在工作中不失常理、不拘常规,创新运作,因地、因时制宜,求真务实。他主张法治中求善治,党治中忌人治,运用法律规范处理问题,谨忌执行政策背离法律。他坚持“两点论”,凡事从最坏处着想,往最好处争取。他以“实事求是”为思想基准以“为人民服务”为信仰的核心。这正是党的路线主干。

刘舜卿出身于农民之家,社会地位低下,受教窄狭,但身世平庸却追求不平庸。他踏着民间的类土,朝着百姓的向往,本着大众的需求,追求着民族的利益,心甘情愿地耗尽自己的生命。他的出色来自朴实,他的智慧来自踏实,他的人望来自道德,他的善良来自崇高。他在人人都带有人格面具的时代,素面朝天,敢凭良心,说真话,做实事。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无诓言诈语,不哗众取宠

刘舜卿,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和共产主义道德理念相融合的人。


后记

撂笔掩卷,方觉书稿与原拟的文学纪实定位不符。因恪守“史德”,秉笔直书,拘泥于事实记述,使文字枯涩。照顾到全景,使刘舜卿原本是此书的灵骨,反而成为配角。这也自然,历史是社会群体的集体创作,人人都是其中的主角,又是配角。

历史是严格的。凡从历史隧道走过的人,都受到历史的公正验身、审判。人都有阴暗面。树传受政治、社会、利益的制约,掺杂过多的感性因素而“讳阴彰阳”“隐恶扬善”常见。这是缺乏诚实和勇气。本书以求是的态度、真切的笔调、拉开历史的焦距、剥掉政治迷彩,对刘舜卿进行了整体审视和判定连他受处分、性格弱点都剖露无遗,给人一个真正的刘舜卿。

此书行心多年,无暇着笔,但一直搜集资料,聆听老一辈革命家的追忆2015年9月,我还拜访了有“泰山之子”誉称的刘振华上将。这位抗日战百万英勇将士的光荣代表,不顾95岁高龄,对我长时彻谈。正是这些创造那段历史的革命家,给予我莫大的鼓励,为本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我向功勋卓著的革命前辈致敬。今天的成稿,虽没有历史事实那么精彩,确是铁血日月抽出来的筋骨。

当下,人心浮躁,热衷猎奇,喜欢短平快的趣味文字。此书可能使人读之“寡味”,但蕴含的道理尚可玩味。相信在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敬畏历史尊敬英雄的形势下,读书正气终会重振。此书写的是地域一隅。但如同一血知全身,从这些地方人,地方事,可以知道共产党人是什么样子,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不知来路,难知去向。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个不尊敬英雄的人民是没有前途的。这正是习近平提出“不忘初心”的高远文艺作品中的英雄是塑造出来的,历史上的英雄是挖掘出来的。此书提到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被势力尘俗掩埋几十年无声无息,现挖掘出来仍不乏光泽,摆进民族英雄榜,也毫无逊色。但愿此书提及的人和事,成为革命历史长河的清流一滴。

2019年1月9日,莱芜被分而划归济南。有着几千年优秀传统文明和光荣斗争历史的莱芜文化,不复存在。愿此书成为莱芜遗史的一瞥。2019年恰逢刘舜卿辞世50周年,谨献此书,作为心香一此书受到各方鼓励关怀,其中张宏喜、刘振堂、王嵎生、时延春、李景贤、张兵、万经章、陈久长等大使作家最力。国际时评家尹成德同志(国家核心刊物《国际问题研究》主编)奋笔写序。久负盛名的旅美雕塑家王维力先生欣然命笔题名。世界知识出版社音像社两位社长马孟玲、陈依尼大力协助出版。在此谨致特别的谢意。

刘一斌

2018年6月26日

浏览:166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鲁小楠
    鲁小楠
  • 嬴牟大汗0634
    嬴牟大汗0634
  • 当年明月
    当年明月
  • 明德
    明德
  • 段文余
    段文余
  • 身未动心已远
    身未动心已远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