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程重远(1917~1991),原名程传玉,山东省章丘市明水镇人。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夏季考入济南市山东省立高级中学,改名为程重远,意思是既要革命就必须有任重道远的精神,决不能半途而废,最初的动机是仰慕杜重远先生的无畏的抗日行为,而起用“重远”两字作为名字的。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党的领导下,父亲投笔从戎,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抗击日寇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
1, 参加抗战集训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山东省委开始了以组织武装斗争为中心的各项准备工作,设想是宏伟的,计划发动十几个地区的抗日武装起义。在济南市,集中了几批青年学生(包括平津流亡学生),由抗日民族先锋队出面,为范筑先等抗日武装招募新兵,举办短期抗日集训班。讲座设在乡村师范、第一师范及省立高中等处,参加短训的青年大多数是民先队员和一部分党员。父亲当时是济南高中党支部委员,党支部决定让我父亲参加集训,当时担任集训任务的是刘志远等4位红军干部。在我党主持的讲座会上是以毛泽东主席对抗日战争的前途的分析、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以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主,也涉及到红军长征的实际战例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原则。这些内容,学生们是第一次听到,感到很新鲜,也很愿意学。这次讲座,把红军铁流二万五千里的胜利形象灌输到革命青年心里去了。
1937年10月底,省委迁到泰安城之后,具体布置了徂徕山和泰西地区如何组织发动抗日游击武装的问题。父亲那时担任济南高中党支部书记,在济宁市组织济南市学校南迁的救亡活动。11月省委准备派我父亲去延安,他便又回到省委所在地泰安,住在泰安第三中学,参加了十多天的政治军事训练。这次训练更接近实战,“风雨不停爬泰山,飞雪沐浴飞龙潭”。军训是由洪涛、廖荣标等几位红军干部主讲,具体讲了许多游击战术实例,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对游击战的十六字要诀讲的,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拿起来就可以用的感觉。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进攻济南,敌人的飞机也对泰安城进行了轰炸。父亲记得那天上午,学员们正在泰安三中操场上练习刺杀,突然听到一阵刺耳的轰鸣声由远到近,天空中好几架涂着膏药旗的飞机从北面飞来。正带着大家训练的洪涛高喊:“敌机来了,快进防空洞!”并带领着学员跑到学校的防空洞前,看着学员们一个个地都进了防空洞,而洪涛同志却一人在洞外观察,这时,一枚枚炸弹呼啸而下,一排排房屋轰然倒塌,大片城区燃起熊熊大火,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整个城市被笼罩在黑烟之中,有好些炸弹就落在与三中一墙之隔的岱庙里,一座13级的明代铁塔被炸飞,黑乎乎的铁块就砸落在操场上,当时父亲由于是第一次经历敌机轰炸,不免有些紧张,他看到洪涛同志一直站在防空洞外,镇定自如地观看空情,就鼓起勇气,走出防空洞,来到洪涛身旁,向他请教应该如何观察敌情,如何避免伤亡?洪涛仔细地观察了天空,索性就把防空洞口当作防空袭的现场,联系长征中如何防空袭,向学员说明空袭并不可怕。他还伸出左臂,让大家看他身上未能取出的两块弹片,这是父亲第一次面临如此近距离的空袭,第一次见到留在人体里的弹片,深感红军干部的英勇精神与出众的军事政治素养,受益匪浅。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徂徕山大寺召开誓师大会,成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洪涛任司令员,省委书记黎玉任政委。他在反顽斗争中肺伤发作,极度虚弱,躺卧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后终因几处枪伤和肺伤急剧恶化,于5月25日在劝礼村病逝。1962年秋,父亲到泰安烈士陵园特地拜祭了洪涛同志的墓,当然这是后话。
学员们白天军事训练,晚上政治学习,省委秘书长景晓村主持讨论会,引导大家作了深入的讨论。这些活动对在农村组织游击战争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轰炸的第二天,景晓村同志就把我父亲介绍给张北华同志,要他们一起到泰西(泰山以西、黄河以东、济南以南、济宁以北的地区) 组织游击队,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因此父亲就没有去延安。
泰安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