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春日寇万余人和伪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发动“4.29”“铁壁合围”大扫荡,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此时根据地日益缩小,我抗日军民面临严重局面,7月日军驱使河北大名县日军“走狗”卖国贼——号称新中央军第一军伪“东亚同盟自治军”王天祥(1905—1958,1945年起义投诚八路军)部以一个旅(4个团)的兵力,向我冀南抗日根据地元城县(为抗日之需,大名境内运河以东地区划为此县)境内“蚕食”进攻,占领了大名县南栗(李)庄、刘马寨、金滩镇建据点,日寇企图割断冀南、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为粉碎日寇图谋,八路军冀南军区发起元城战役。1942年8月5日—31日,为打击伪“东亚同盟自治军”,冀南军区组织骑兵团、元城独立团、3分区23团、1分区26团和冀鲁豫3分区基干团(3分区司令员赵建民率队是从杨勇司令员那里“借”来的)等部队参战。
南李庄现在位于河北省大名县东10公里。
1942年8月11日(农历7月15)冀鲁豫3分区基干团奉命接受配合冀南军区骑兵团,攻占南李庄据点歼灭伪军一个步兵团的任务。8月15日凌晨,骑兵团、冀鲁豫3分区基干团、强攻南李庄据点和元城独立团打援,经过血战,全歼伪军程坤团(280余人),程坤只身化装逃跑(后来被俘自杀)。
齐健民档案和回忆录记载此战中他任冀鲁豫3分区基干团进攻尖刀连连长率三连从南李庄东北村沿攻入庄后在房顶激战中受重伤,这是抗日战争中与敌作战首次受重伤(腿部连中5弹至辞世时腿中留有一弹)。
攻战南李庄之所以艰难,因此庄是大集镇,炮楼、工事、暗堡齐全,守敌防御力量如县城,敌团和守备队各一,庄内有日商社和武装,伪军是二鬼子(皇协军)有日军顾问,战斗力较强加之敌已有所准备,在这之前,大名的日军已预料到我军有可能进攻南栗(李)庄,只是没想到我军会一反常态,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在拂晓时动手。因此,此庄电话线一断,各路敌军就立刻主动驰援,而庄内的伪军是由二鬼子组成的皇协军“种子部队”,防守得格外坚决,这就造成了战斗攻坚时间比我军预料的长,而敌人增援又来得比我们预料的快。
元城战役中八路军在大名县南李庄、刘马寨、金滩镇三地共连续消灭伪“东亚同盟自治军”王天祥部“蚕食”抗日根据地1个旅部3个半团,恢复成安县、魏县根据地,日军驱使伪“东亚同盟自治军“蚕食”抗日根据地元城县完全失败,我军乘胜扩大战果,打回了广大路南,恢复了失去的根据地和游击区。
八路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决地反击了日伪军的“蚕食”策略,粉碎了其割裂冀南、冀鲁豫根据地的企图,这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也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人心,无论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齐健民参加冀南军区元城战役攻占南李庄(1942.8.16)首次受重伤详细文章见《齐健民回忆录》节选②:“敢率尖刀连攻坚歼敌一个步兵团1942年7月15日南李庄攻坚战”(现河北魏县回隆镇南1.5公里南栗庄)
资料来源:《齐健民档案》、《齐健民回忆录》、《冀南军区战史》、《冀南军区史记事》、《十军战史》、《中国骑兵》、《陈再道回忆录》、《铁骑战歌》、《129师铁血骑兵抗战纪实》、《图文中国共产党抗战纪实1941—1945》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