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为了粉碎伪新五军孙殿英部窜犯滑县双村营,蚕食我抗日根据地的企图,保卫群众麦收,我冀鲁豫军区第九军分区命令我骑兵团配合二十一团和滑县地方武装共约1500余人趁敌立足未稳,发动突然攻击,在滑县双村营与敌进行了一场艰险的战斗。
入侵我滑县双村营的伪军有伪新五军孙殿英部暂八师二十二团团部和一个营约600余人,其西、南、北附近村庄都驻有伪军,约计6个营,滑县尚驻有一个团。我第九军分区政委张国华和副司令员赵东寰、参谋长胡乃超决定,由二十一团直插双村营,采用挖心战术,一举歼灭该部。我骑兵团于双村营西南阻击滑县援敌。任务显然很重,为此,我团领导强调指出:要发扬我军勇猛顽强、机智灵活、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要经得住比我多几倍、甚至十几倍敌人多次冲击的考验,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也要坚守住阵地,保证攻击部队胜利歼灭双村营的敌人。
骑兵团共4个连队,各连任务为:一、二、四连担任阵地阻击,三连作团预备队。骑兵团徒步作战历来是一半兵力投入战斗,一半兵力掩护“马桩”(全团马匹)。因此,3个连投入打援的兵力实际只有200多人,要阻击敌人一个团加一个营约2000余人,这是一场以一当十、不怕牺牲、勇猛拼杀的恶仗。我骑兵团发挥铁骑雄风,坚守阵地,主动反击,连续打退敌人4个营5次冲锋。虽然,我骑兵团伤亡严重,一连廖振美、二连张起旺两个连长在拼杀中壮烈牺牲,战斗英雄李树茂、支部书记王克光荣负伤,共伤亡干部战士60余名,但未让增援的敌人越过阵地一步。这次战斗我共歼敌200余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100余支;掩护攻坚部队顺利撤出战斗,出色完成打援及掩护后撤任务。
双村营战斗是以寡敌众的险仗、恶仗。但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战士们毫无惧色。在双村营的敌人大部被歼,我团即将撤出战斗时,我曾到留下掩护一、二、五连撤退的四连看望战士们。我还没有开口,战士们见我就说:“政委,别看咱们人少,一个顶他十个,远了用枪打,近了手榴弹炸,马刀砍,叫他有来无回,保险守住阵地。”我说,你们有勇气,有英雄气概,真是好样的,真正是共产主义战士。战士们的话久久萦回脑际,联系战斗中战士们英勇杀敌的情景,我常想:我们的部队,仗为什么打得这样硬?在生死严峻关头,战士们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他们这种历险不惊、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自觉献身的崇高品格从何而来?我想了许多许多。
首先,我们的队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而战,为人民利益而战。这是我们的军队同其他任何军队的根本区别,也是我们的事业最终胜利的根本前提。但是,光是这个前提,还不能保证我们的部队成为特别能战斗的部队。要使这个根本前提变成战胜敌人的实际战斗力,必须让战士了解我们事业的正义性质,即懂得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和怎样打仗。这就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任务和作用。毛泽东同志讲: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我们从战争中深刻地懂得这一点。人们说,骑兵团是非常能打仗的队伍,战斗作风过硬。这是因为骑兵团的政治工作过硬。双村营战斗是对我团战斗作风的最严峻的考验,也是对我团政治工作的最严格的检验。骑兵团的政治工作不是花架子,不是搞形式,不是时抓时放、时紧时松,而是抓得紧,抓得实,抓得细,抓得全面,抓得深入、有力,生动活泼,贯彻始终。而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不断完善。我团的政治工作究竟有哪些主要的经验呢?我想了以下几条:
第一,为了让战士了解我们事业的正义性,我们特别注意联系实际,向战士进行阶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景教育。所谓联系实际,就是联系当前国内国际的政治形势,联系耳闻目睹的阶级斗争的实例,敌人的残暴罪行,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受摧残的痛苦。这个人民群众当中,包括自己的父母兄弟儿女。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政治教育,不断地提高战士们的民族觉悟和阶级觉悟,并把救国救民和保家保田保命结合起来,从而激发起战士们对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义愤和为战胜敌人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第二,要做好部队的政治工作,并且真正做到战士们的心里,为广大指战员所接受,让部队做到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团领导固然要重视政治工作,并亲自抓,坚持抓,常抓不懈;同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问题,是领导带头,说到做到。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身教重于言教。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他只是讲给别人听,要别人做,而自己不做,或另搞一套,这样的政治工作就只能是走过场。骑兵团则不然,领导言行一致,要战士们做到的,首先干部要做到;要下级干部做到的,上级干部要先做到,即我们常说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骑兵团每次战斗,团首长都是深入阵地前沿观察敌情,指挥作战,而连排干部则带头冲锋,走在最前头。一般共产党员也都懂得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艰险时刻,挺身而出。这样,战士对于部信得过,下级对上级信得过,群众对党员信得过,领导的话下面才会认真地听,不折不扣地执行,在战斗中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怕艰险,英勇献身。
第三,要使政治工作经常化,持久深入,还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特别是连一级党的核心领导作用。
党委的工作重点是连队,因为连队是部队的基础,而连队建设的重点是党支部建设,使党支部真正起到连队战斗堡垒作用。在党支部建设中,我们特别重视对政治指导员(有一个时期叫连政委)和连长的配备,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党委集体研究,把那些德才兼备的好干部配备到这个岗位上。如张存有、杜连达、李选贤、赵有金、张剑东、王风翔等几个连政委,都是能文能武、战士们信得过的好干部。二连政委赵有金于1943年8月光荣牺牲,他是我团一位模范政工干部。一连政委张存有,在双村营战斗中表现很英勇,连长廖振美牺牲了,支书王克负伤,他带领全连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出色地完成阻击任务。在双村营战斗中,四连连长李树茂负伤后,政委王凤翔与支书马书龙带领全连战士坚守阵地,完满地完成掩护任务。这样的干部选拔到政治指导员的位置上,既能言教,又可身教,对加强连队政治工作,提高部队战斗力,起了有力的保证作用。同时,保持班有党员,排有党小组。在连里,支部大会、党小组会,按时召开,在内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这些会议开得生动活泼,真正把政治思想工作做到每个人的心坎上。也正因为如此,从团到连能够及时掌握干部战士的思想脉搏。
这样一来,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层层有人抓;军事训练和管理教育有人管,完成各项任务有人带头,使部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第四,建立学习制度,利用战斗间隙,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政策,讨论国内外形势。在骑兵团,经常召开时事、政策辩论会,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接受教育,提高对时局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为了及时进行形势任务的教育,我团电台每天收听延安新华社的广播,刊登在《铁骑》小报上。小报上还大力宣传团里的好人好事,以鼓舞部队的战斗情绪。我团还经常利用日伪军的暴行、人民的悲惨遭遇的事实,激发官兵对敌人的仇恨;用人民群众热爱子弟兵的生动事例激励部队,加深军民间的鱼水之情,使广大指战员懂得为人民而生,生的伟大,为人民而死,死得光荣。第五,骑兵团在政治建设中,非常重视指战员的荣誉感,发扬部队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此,经常开展革命竞赛和杀敌立功运动。在战前经常评比的内容是:巩固部队好,军事训练好,保养马匹好,爱护武器好,群众纪律好,官兵团结好。这些内容都是为战时打基础的,哪个连队这几项评比工作搞得好,哪个连队的战斗力提高就快。在战时评比的主要条件是:指挥好,协同好,消灭敌人多,缴获武器多,尤其是重武器多。因此,战斗打响后,哪里敌人最密集,哪里响声最激烈,干部带领战士就像猛虎一样地往哪里冲,从而培养了部队猛打猛冲猛追的战斗作风,涌现出以特级战斗英雄李树茂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功臣模范。我团在1945年冀鲁豫边区群英大会上,荣获“哥萨克骑兵”、“艺高胆大”、“胜利冠军”三面锦旗。骑兵团老红军多,我们经常向战士们讲红军传统以及长征的艰苦历程。特别是在1942年,冀鲁豫边区军民面临敌人的残酷扫荡封锁和严重的旱灾的双重困难,部队生活极为艰苦,部队一面频繁作战,一面还要生产自救,救济灾民。于是我们在团里大讲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战士们听了说: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这种教育鼓起了部队战胜困难的勇气。
第六,骑兵团在政治建设方面始终注意培养部队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全体官兵深深感到我团是一个温暖和睦大家庭,心情愉快地去工作去战斗。为此,我们经常抓好干部、战士的文化教育。在紧张的战斗间隙中,每个战士都要学几个字。战士的文化提高了,能读书看报,有助于提高政治觉悟和学习军事知识。同时,团里组织了秧歌队、高跷队、马术表演队等,每逢节日或打了胜仗之后,官兵同乐,军民联欢,全团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有些战士,在这温暖欢乐的环境中,不再想家而安心部队。有些解放战士说,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官兵亲如兄弟,军民一致,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旧军队真是大不一样,为自己被解放参加我军而庆幸,决心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战士。
上面说到的几条,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如果说骑兵团的政治工作有什么特色的话,我想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认真。正是认真二字,使这些看来是老生长谈的东西落到实处,焕发出政治工作的鲜艳异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