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途建队进军安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于1949年8月奉命进军大西南,解放贵州。在进军的征途中,传来了新中国诞生的特大喜讯,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进军到达湖南省湘潭县,参加了当地党政军组织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会场中红旗招展,人头攒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歌声嘹亮,口号声此起彼伏,会后举行了盛大游行,在这难忘的日子里,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党的旧机器被彻底砸碎了,新中国诞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建立了。伟大的中国革命,过去是以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夺取城市。今天已经取得了城市,党的工作重点已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和基本群众管理城市,领导农村,从战争转入和平建设。个人也由军队转业到地方,由农村转到城市工作,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这一切都是摆在面前的新课题,必须重头学起。
行军抵达邵阳县后,新的贵州省委和五兵团领导召开了联席会议,传达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讨论解放和接管贵州的方针与任务。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当时对旧政权的接管方针是“接过来,包下来,逐步改造”。会议决定组织地、县的接管班子,由于地方干部少,决定从军队抽调2000名干部转业到地方,我原是分到遵义地区的,行军途中,省委了解到国民党在贵州省新成立了个安顺专员公署。到芷江时,省委决定把我调到安顺地区,白潜同志为地委书记,赵尧、宗凤鸣和我组成安顺地委,我任专员。原拟接管8个县,但又只有5个县委、县政府的接管班子,干部也少。在芷江召开了全体干部会议,地委为大队,县委为中队,动员向贵州省安顺地区挺进。那时对安顺的情况还不清楚,只好在行军途中搜集旧的报纸等资料,分析了解安顺地区的情况,学习接管城市的方针和政策。大家在学习中,对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告诫全党的“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不要在糖衣炮弹面前打败仗”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受到的教育最为深刻。特别是借鉴李闯王进京失败的历史教训,进一步武装了我们的思想,随时准备不仅要打退国民党匪特的武装进攻,还要打退不拿枪的敌人的进攻。
由于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分,我们对民族政策研究得也比较多,听说贵州食盐极缺,又不出产棉花,我们还带了一些食盐和针头线脑等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人民。在芷江稍事休整,就向贵州进军了。为了早日到达目的地,跋山涉水,风雨无阻,晓行夜宿,紧急行军。进入贵州后,与湖南的境况就大不相同了,贵州山大坡陡,地瘠民贫,劳苦大众衣服褴褛,面黄肌瘦,旧政权还在压榨人民,散兵游勇坑害百姓,渴望解放的贵州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一情况更加促使我们加快了行军的步伐。进军到镇远县,大队部决定休息一天,地委开会研究班子的配备问题,根据已知安顺地区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统一思想,增强接管信心,哪个中队接管哪个县也作了决定,并将几天来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对行军中表现好的进行了表扬。地、县领导班子虽然是新组成的,彼此都不怎么熟悉,但阶级的情谊很深,大家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照顾,替背枪支、背包,说说笑笑,唱唱跳跳,热闹得很。行军路上,有的地方群众躲避了,有的地方群众列队欢迎,同志们都受到鼓舞。宿营早的时候,大家就学习,搞民运工作的同志,还要召开群众座谈会,宣传党的政策,作医务工作的则给群众看病,送医送药。凡队伍出发前,都要检查群众纪律,看看借的东西如数还了没有,损坏的东西照价赔偿了没有,这些工作深受群众的赞颂。
二、组织力量开展接管建政工作
1949年11月22日,在夜幕笼罩下,进驻贵阳山城,刚住下就接到兵团、省委的通知,命令明日赶到安顺县城。23日,天麻麻亮,即驱车前进,举目纵观,山峦起伏,偶你出现一块小平坝子,田土肥沃,山青水秀,人民朴实,沿途风光尽收眼底。快到安顺县城的时候,十七军四十九师派人来接,并说明市民组织欢迎。于是我们全部下车,整顿队形,整理军风纪,步行前进。工农商学绅等,手执小旗列队欢迎,口号声、鞭炮声响彻云霄。
安顺城青山环抱.翠峰簇拥,街道也较宽阔,房屋鳞次栉比,市面比较繁荣,山国之中,有此小城,真有点出入意料。我们在上级党的领导下就要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扎下根来,开展全面的接管建政及建设新区的工作。为了提高认识,又进一步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使干部认识到党的工作重点已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团结知识分子,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团结少数民族,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繁荣市场经济。这些方面的具体政策问题,首先是使大家从思想上搞清楚,才好开展工作。但从安顺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仅城市要接管,广大农村也要接管,要全面开展工作。在新旧交替的混乱过程中,首先得把县委、县政府建立起来,县委、县政府建立了,就可以发号施令统帅全县,但乡镇权是基础组织,一切工作任务都要通过它才能实现。所以,对区委、区、乡政府的建设也抓得紧。县、区、乡三级政权建立后,就抓党的政策宣传,组织群众,安定社会秩序,征借公粮,收缴武器,组织工农业生产等。县里则按照财政、民政、文教、工商、政法系统进行接管。因干部缺少,区、乡政府组织好一个区的班子就接管一个区,组织好一个乡的班子就接管一个乡。没有班子接管的区乡,就召集旧人员开会,讲明党的政策,规定几条原则,让他们去办。当时地委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设法解决干部问题。省里分配来的军大、江西干校部分学员,军队又转业部分干部是当时工作的主要骨干力量,的确解决了大问题。但干部仍然不够用,地委又决定开办短期训练班,自己培训干部。旧政府的人员经过教育也留用了一部分。这样一来,安顺、平坝、普定、镇宁4个县的干部虽然很少,但班子已经组成,随即铺开了摊子,展开了工作。紫云县的班子直到12月初才组成,由吕瑞林任县工委副书记,李育民任县长,对紫云县进行了接管。与此同时,省委决定安顺地委不接管长顺而接管郎岱县,地委即将接管长顺县的班子调来接管郎岱县。陈洪涛任县委书记兼县长,王舍人(地下党员)、聂殿臣副县长。至此全区6个县的县、区、乡的班子大都搭起来了。虽然有的乡只派了一名干部,但工作却都铺开了。那时情况不熟悉,又是在新解放区开辟工作,困难是很大的,但同志们不怕生活艰苦,不怕任务重,不怕牺牲,吃苦耐劳,日以继夜地工作,而且朝气蓬勃,工作效率特高,工作中紧紧抓住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这个主要环节。工作一铺开,就与国民党反动匪特的干扰和破坏展开了艰苦而顽强的斗争,在斗争中带领群众,坚持人民政权的建设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三、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在接管工作中,正确执行党的政策,特别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搞好工作。首先是各县、区、乡及时召开了工人、农民、学生、少数民族和民主人士座谈会、联欢会、各族各界代表会、农民代表会议等,大讲党的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许多会议开得很好,对各项工作的进展十分有利;对民主人士如文教界的黄国权、田曙岚,工商界的贺少恒、戴子儒、孙起延,以及科技界的知识分子等,都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情况分别安排了工作,有的还安排了较高的职务;对工人、妇女也都吸收了一部分参加工作;对旧职人员实行包下来的政策,区别对待,量才录用,安排了适当的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加强了各族人民的团结,这对稳定社会秩序,安定人心,恢复工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贵州是个少数民族省分,在接管中严格执行民族政策尤为重要。所以,进军中,对所有的干部、战士都进行了民族政策的教育,执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在接管区、乡政权时,注意了对少数民族的原区长、乡长的教育和团结,也酌情留用了一部分,并对其上层和有代表性的人士如杨庆安(苗族)、纳星斋(回族)等都安排到专署工作。娄发旺(布衣族)、杨伯昌(苗族)等安排到安顺县任副县长、区长工作。各县都安排了一至二名少数民族副县长和一批民族干部的工作。而且还在镇宁县扁担山区,经过宣传、酝酿,召开人民代表会,民主选举成立了扁担山夷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这真是破天荒的事,兄弟民族有了自己的政府。执行财经政策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免于征借公粮,允许银元流通使用,给贫困户赠送盐巴、衣被等进行救济。通过党的一系列工作,民族政策逐步深入人心,各兄弟民族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出现了史无先例的民族团结的新气象。
四、解决粮食、盐巴、棉布问题
接管工作中最急切的是解决粮食问题;原国民党政府仓库的粮食于解放前夕被其贪官污吏劫掠一空。地委决定首先向大户借粮,以解决军队的供给。省人民政府公布《1949年公粮征收办法》后,为了保证军需民用,贯彻合理负担的原则,规定了免征点,对贫农不征粮,对中农给以照顾。征粮中的斗争也是尖锐、激烈的,专门组织了武装征粮队进行这项工作,从征收粮食的实际情况看,地主、富农负担了85%以上。征粮的成绩是很大的,不仅满足了军需,而且保证了民食。
贵州缺盐、缺布匹也是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安顺亦毫不例外。盐巴早被国民党军政人员抢光、卖净,我广大城乡人民没有盐吃,这也成了我们接管中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根据省委的决定,采取武装护运的办法才解决了食盐的供给。但食盐运来后,城市供给比较好办,而乡村供应就困难了,所以,只好由盐务局,贸易公司组织商贩在区、乡政府的管理下,串乡赶场出售。群众有了价格公道的盐巴吃,各族各界人民皆大欢喜;布匹也采取同样办法长途贩运,合理销售。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开展了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对恢复工农业生产,活跃经济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开展税收 扩充财源
接管时期又一最大的问题是财政困难。当时的财政来源,一是靠征借的粮食,二是靠税收。但在千头万绪的接管工作中,还来不及制订财政税收条例或办法,即按省人民政府决定的出布告的办法,首先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的各种苛捐杂税,对营业税,所得税暂时还征收,并规定了起征点,所得收入寥寥无几。没有办法就暂用粮食作为开支。直到1950年财政部、税务总局相继公布了印花税、货物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各税种的征收办法,税收工作才有所遵循,税收才略有增加,财政开始有了一点收入,加上国家给于补贴,从而使财政困难有所缓解。
那时的金融市场相当混乱,虽然通令人民。币为市场流通的唯-•合法货币,但国民党旧币和银元仍在流通,不法分子乘机囤积居奇,造谣煽动,破坏人民币的威信,弄得物价波动,影响极坏。省军管会很快发出布告,宣布:“为了保护人民利益,稳定金融市场,建立新的经济秩序,确定人民币为市场流通的唯一合法货币,其他一切旧币一律禁止使用”。同时禁止使用银元,违者处罚。经过一系列艰苦的斗争,细致的工作,才保持了人民币的信誉。保证了币值的稳定以后,金融市场才逐渐的好起来。
六、剿灭匪特巩固政权
根据西南局和省委关于“剿匪、生产、发动群众”相结合的指示,地委在乡村政权的接管和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曾进行了大量、艰苦和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先是宣传党的政策,教育群众,使之对我党政策有个初步认识,广大农民群众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办好事的,从而靠拢人民政府。在此基础上废除了国民党的保甲制度,进而组织群众,成立村民小组、农民协会,建立民兵组织。有的完成征粮任务后即组织群众开展农业生产等项工作,这一切都是很得人心的。我们的干部领导全区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在与匪特的激烈斗争中开展了各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政权建设。当时的安顺各县都没有部队驻扎,本身也没有武装,匪特的破坏活动十分严重。起初是拦路抢劫,交通受阻,我们则采取针锋相对的武装护车的措施。继之匪患猖獗,攻打我区、乡政府,抢掠客车、仓库物资。军分区掌握的部队又少,顾了东就顾不了西,在没有别的办法的情况下,就要求各县、区、乡积极组织民兵,掌握武装,随时准备打击和歼灭敌人。一般是一个区人员多的十几名,少的五、六名,一个乡一两名干部。当时,地区领导对国民党的反革命应变计划,虽然知道一些情况,但不具体。从俘虏敌人的口供中得知,解放前夕,国民党贵州省政府主席谷正伦等,早就制订了应变计划,扩编地方团队,组织反革命武装,只是在我人民解放军重兵压境之际,才被迫潜伏下来,未敢轻举妄动,后见我部队挺进云南,各县都无驻军,即趁机而动,逐步形成较大规模的暴乱活动,原国民党的一部分起义部队,区乡武装有的又哗变,锋芒直指我县、区、乡人民政权。1950年初经查明全区共有股匪四大系统,约3万余人:以曹绍华、罗湘培为首的股匪是过去国民党的保安部队,人枪较多,也有点战斗力,破坏活动最猖狂;1950年2月初,镇宁县马场征粮工作队和县整训大队两个排遭匪包围、激战一昼晚,我援军赶到才将匪击退,解了围;3月初,普定县补郎区政府被匪围攻,区委书记梁兴福等8位同志英勇抗击,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不幸光荣牺牲;郎岱六枝区政府被匪攻击,经过顽强战斗,终因敌众我寡,被匪攻下,区长王洪庆等同志英勇献身;镇宁县安西镇区委、区政府开始发动群众时就抓了组织民兵的工作,匪特向其围攻时,区的干部加上民兵武装约40人,进行抵抗,并适时出击,将匪击退。地委鉴于以上情况,要求各县集中各种武装力量,打击股匪,支援区、乡政府。对区、乡政府能在原地坚持的,可以组织武工队在区的附近打游击;既不能坚持,又无法组织武工队的,就撤回县城,以免受损失,并可增加守城力量。这个决定是正确而又适时的。
3月初,匪特全面暴乱,到处攻打我区、乡政府,围攻县城。正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候,成都会战胜利结束,我五兵团圆师贵州剿匪,十七军军部一部进驻安顺城,真是来了救星。这个时候的匪特们得意忘形。派匪徒在城郊袭扰,并派匪特潜入城内,设立情报站,妄图里应外合,占领安顺县城。我公安部门得此情报后,向地委、专署和军分区作了汇报,当即研究决定,采取清查户口的办法,进行逮捕。3月6日晚上7时起全城戒严,开始大搜捕,至7日下午结束,共逮捕潜入城内的匪特近200名,从而粉碎了敌人的罪恶阴谋;3月8日,平坝县城被匪曹绍华部2,000余人围攻,军分区派出部队,前往支援,激战2小时将匪击退,共毙俘匪200余人;3月12日和14日,敖伯章、杨芝兰匪部2,000余人,围攻镇宁县城。县委、县政府和一五一团协同一致,固守县城,14日相机出击,将匪击溃,毙伤匪30余人,俘匪300多名。与此同时,郎岱县城情况危急,县委、县政府机关人员撤至安乐塘一带活动,一四六团二营由普定赶到安乐塘将匪丁华山部击退,才回到郎岱县城;3月19日,紫云县城被姚聚五、屠占廷匪部攻占,县委、县政府机关人员以及区乡干部,被迫撤回安顺城,在撤退途中,组织部长关向武等同志不幸牺牲。
这个时候匪风遍及全地区,3月下旬最为猖獗。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制定的“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发动群众”的剿匪方针和“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全区实行领导一元化,军队地方化,各县成立了剿匪指挥部,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合围、奔袭等战术,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剿匪斗争。匪特暴乱最猖獗时,半数以上的区、乡政府都在区政府所在地修筑碉堡,坚持斗争,起到了震慑敌人、保护群众的重要作用。区里也组织了自己的武装——区队,配合军队剿匪,供给部队粮革,处理俘虏,侦察敌情,给军队带路等后勤工作。并与军队组织的武工队紧密配合,全面开展驻剿、清剿,扑灭匪焰,迅速扩大了控制面。同时将在剿匪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一批积极分子,经过短期培训,补充到区、乡担任工作,区、乡政府的机构也得到了充实。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随即发动群众,召开农民代表会议,成立农协小组和农民协会等,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军、政、民一起清匪,使区、乡的工作更加活跃,充分发挥了它们领导和指挥各项工作的重要作用。
自从3月份集中力量开展剿匪斗争以后,直到7月中旬,对曹绍华匪部分别于安顺旧州、平坝马场给予沉重打击,歼灭敌人1,320余人,对起义后又哗变的罗湘培部,在普定,郎岱一带,也给予了沉重打击,计歼灭1,160余人,但这两大股匪徒尚有力量与我对抗,骚扰、破坏十分严重,这时军区组成东集团剿匪指挥部,派主力部队为骨干,各地、县组织民兵武装参加,组织铁壁合围,经过艰苦激烈的战斗,终将曹绍华匪部歼灭,并活捉匪首曹绍华:罗湘培部眼见形势不利,在往西逃窜中被歼大部,余部西窜。时至8月,土匪的嚣张气焰大为下降,但其残余仍在作垂死挣扎。这个期间,县、区机关和乡政府边剿匪边整顿边建设,县的科、局大部建立,并组成了县大队。区公所也配备了助理干事等,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区中队。广大群众通过剿匪得到了锻练,还成立了乡、村农民协会、民兵组织。这就为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等反封建斗争,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由于顺利完成了五大任务,又为土地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胜利完成土地改革以后、才有条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县长、县人民委员会,选举乡长等。这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才真正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也在逐步的建立之中。实践告诉我们:粉碎了旧机器,建立起社会主义的人民政权,真是不容易啊!而建立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还将是长期的工作,万里长征才只走了第一步。
回顾这段历史,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大地方干部的英勇奋战,艰苦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由于领导经验不足,政治水平不高,在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以及各项具体工作中,是有失误之处的,这是我们应当记取和借鉴的。
(原载安顺党史办编印的《回顾安顺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