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南报》创刊于1948年9月26日。她是由《鲁南时报》、《鲁中大众》、《滨海农村》三个报纸合并而成的。建社初,驻沂水古城村,10月后搬至临沂附近的曲沂。1949年7月份以后,迁至临沂城内。不久,又随中共鲁中南区党委进驻曲阜。1950年5月,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决定撤销鲁中南区党委,《鲁中南报》随之停刊。
《鲁中南报》是形势发展的产物。1948年3、4月间,进行自卫反击的山东兵团发动了胶济线春季攻势,3月11至22日展开周村、张店战役,歼敌三万余人,解放了张店、周村、益都、淄川、临淄、邹平、桓台、长山、章邱、齐东、博山、莱芜、蒙阴等城镇;28至30日,胶东战线又收复了龙口、蓬莱和威海。胶济铁路中段敌人龟缩于昌(乐)潍(县)地区。4月初,我军攻克潍县,昌乐、安丘之敌弃城逃跑。潍县战役的胜利,切断了青岛和济南之间的联系,使渤海、鲁中、胶东完全连成一片。津浦路以东的山东地区,除青岛、烟台、临沂三点以外,已全部解放。5月,山东兵团又在津浦路发起夏季攻势,接连收复泰安、曲阜、邹县、滕县,以及战略要地兖州。在此大好形势下,7月,中共华东局为了便于统一领导,决定撤销中共鲁南区党委、鲁中区党委和滨海区党委,统一组建鲁中南区党委。区党委的机关报《鲁中南报》社也相应成立。报纸为四开四版,铅印,三日刊。
编制机构和主要领导人
《鲁中南报》是由三个报社合并而成,人事方面,经区党委决定,做了妥善安排。原定《鲁南时报》赵宏弼同志任社长,负责经理工作,但没有到职,即调到区党委任行政处长去了。原《鲁中大众》宫达非同志被任命为社长兼总编辑。1948年底,区党委调沂山地区(三地委)宣传部长刘健同志任副社长、副总编,协助宫达非同志工作。1949年秋末冬初,宫达非同志调区党委办公厅工作,报社社长兼总编职务由刘健同志担任。
在社长总编统一领导下,报社设两个部:一是编辑部,一是经理部。编辑部主任最初是方源同志,后来是李维光同志,经理部主任于光,在经理部任领导工作的先后还有耿梅村、战光霁等同志。
编辑部下设四个室:
编辑室:主任编辑方源,副主任编辑牛玉华。方源同志在任职两个月后即病逝,牛玉华任主任编辑,赵孜同志任副主任编辑。
通联室:主任编辑邱伟,副主任编辑马云汉。在通联室先后任领导工作的还有张明、郑光拂等同志。
采访室:主任编辑徐刚,副主任编辑方正。
报道室:主任编辑徐刚(兼)。
编辑工作除行政领导之外,实行编委会集体领导制度,有关重大方针、政策问题,由总编辑定期召开编委会讨论贯彻。建社初期,编委会成员有:宫达非、方源、牛玉华、邱伟、马云汉、徐刚、方正。随着时间和人事的变动,编委会成员也不断变动。
区党委对报社的领导及社内党的工作
当时办报纸,十分强调“报纸的党性”,“党的喉舌作用”。报纸编辑必须要配合党的工作,要求起到集体的宣传作用和组织作用。党委通过党报领导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因此,区党委很重视对报纸的领导,特别是关于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方针方面的问题。《鲁中南报》四个报头字是当时任中共鲁中南区党委书记的康生写的。创刊号的大样和最初几期大样都是送党委审查的。至于报纸社论,几乎都是为配合当时的某项重要工作而写的,是党对地方工作指示的另一种形式,重要的都须送党委审查,或由党委负责同志来写。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寄愚同志,对报纸的领导更为具体,有时亲自写社论。他为了写好一篇社论,吃了晚饭即到报社,在小油灯下熬夜,甚至在报社住一宿,第二天再回区党委办公。他那种辛勤认真的精神,对报社同志影响很深。
除区党委的重视之外,报社党支部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思想教育,对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也起了应有的作用。建社初期,原来三个报社的人员合并起来,共有一百多人,其中党员只有五十三名,党员占总人员的比例较少,再加上各方来的同志互不熟悉,又不太了解合并的意义,干部、群众思想比较波动:有的认为在后方编报不如上前方打仗光荣;有的认为混合编制不如与原单位同志在一起好;还有的认为社大了,人员多了,层次也多了,不如原来的小摊子方便;也有的同志从地位名誉出发,直接提出调动工作。面对这一现实,出报前后成立了一个临时支部,由区党委组织部指定临时支部的支书、副支书。临时支部于7月28日成立。这天,区党委副书记高克亭同志向报社全体党员作了“当前形势与党报的光荣任务"的报告,临时支部发动大家进行了讨论并向党员提出“互相学习,加强团结,共同进步,做好工作”的号召,经过二十天的学习和工作,三个单位的同志逐渐建立起新的革命友谊,工作渐渐走上了正规。8月12日,便在小组提名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正式建立了党支部,选出九名支部委员,具体分工是:
牛玉华任支部书记;
马云汉任支部副书记;
方源任组织委员;
徐刚任宣传委员;
王肖桐负责工勤人员学习;
乔子林任生活委员;
任新祥任民运委员;
赵子文协助民运工作;
张云生协助组织工作;
支委会成立后,很快地公开了全体党员名单。党员身份的公开,先锋模范作用显著提(7)高,群众纷纷要求入党。支委会反复讨论发展新党员、增加党组织新鲜血液的问题。10月底,首先在支部大会上通过了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陈毓明同志入党,不久又通过了译电员胡静波等同志入党。党员人数不断增加,支部组织、学习、生活的正规化,保证了报纸的顺利出版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编辑部党支部建立之后,又成立了包括经理部党员在内的总支委员会,选出宫达非、刘健、于光、牛玉华、邱伟等为总支委员,宫达非任总支书记,于光任总支副书记。
为了加强党和人事工作,区党委组织部决定郑斌同志为支部专职副书记抓人事工作,行政上任命为人事科长。1949年末,郑斌同志被选为总支副书记。
《鲁中南报》与新华社鲁中南分社的关系
《鲁中南报》一建立即与新华社鲁中南分社一起办公,宫达非同志兼任社长。初期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两个牌子一个组织。在选稿过程中,总编辑认为哪篇稿件有全国意义,即指定编后电发新华总社。随着工作的发展,组织必须相适应,于是分社也就有了自己的建制,特别是在上前线派记者方面,更需要这样做。当时正是我军发起济南战役,在“一功为了前线"的口号下,报社先派程浩等同志为济南战役支前记者组,不久又派通联室副主编马云汉同志到济南前线建立了前线支社。由于形势的发展,又决定派徐刚同志去徐州建立支柱。徐刚去徐州后,与山东《大众日报》沙洪同志汇合,又建立了新华社徐州分社,并创办了《徐州日报》。
除派出济南支社与徐州分社外,报社与新华社鲁中南分社还派出了两个支前支社:
一是新海连支社,由李新雨、徐世宾同志负责。
二是济宁支社,由康英、乔建寅等同志负责。
上述分社、支社带去的记者、编辑和电台工作同志,都是由报社派出的。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一部分仍回报社工作,一部分随军南下,一部分留在新区工作。由于大批人员上了前线,报社内部机构进行了部分调整。区党委先后任命了邱伟与牛玉华为编辑部正副主任。各室领导同志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编委会进行了补充充实。下半年实行了采通编合一制度。
“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是当时党的工作,也是报社工作的指导方针。报纸除了刊载国际上某些重大新闻外,以报道前线胜利消息为主要内容,同时重视了生产救灾和土地改革等方面的宣传。
1947年敌人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之后,不少人被抓走了,牲口被拉走了,而且瘟疫流行,自然灾害严重。区党委提出了“不荒一亩地,不饿死一个人"的号召,报纸用木刻的特号大字,在一版通栏标题标出来。群众在报纸上看到了党的号召,提高了生产自救的信心。各机关工作人员也挨受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在工作中抽出时间帮助群众开荒种地,群众也将仅有的一点口粮省出来支援前线,鱼水之情更加深厚。
通俗化、大众化的编辑工作
《鲁中南报》诞生以来,即继承和发展了《鲁南时报》、《鲁中大众》、《滨海农村》三个通俗化报纸的传统,在采访、编辑工作中,牢记着“报纸为什么人”的重要原则。当时解放区的工作重点仍在农村,承担战争和支前这个严重光荣大任的也都是农民(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办报纸,这个问题则更为突出与重要)。当时的农村,仍然是除了小学教师以外,有文化的人很少,包括一些村干部和劳动模范,也不过粗粗地认识几个字,甚至只认识自己的名字,文盲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土地改革以后,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都希望能读报了解天下大事和国家大事。为了适应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报社同志不论写论文、消息、通讯,都提倡通俗化、口语化,反对文诌谄的八股气。记者、编辑每次下笔,都在这一方面下功夫,考虑某句话是否能够使群众听得懂。记得有一篇报道,其中有“群众不禁潸然泪下"的句子,编辑反复思考,把这句话改成“大家伙都难过得流泪了”。类似这样的句子,举不胜举。为了搞好通俗化、大众化,编辑、记者有一句口头语: “脑袋里装着大众,笔底下会出来通俗化。”许多记者、编辑的口袋里都有一个小本子,专门记群众中的“庄户话”,供写作时参考。群众听了、读了报纸上的消息文章,既通俗又生动,有的给报社写信: “鲁中南报,真是俺庄户人的庄户报。”
早先,宫达非同志在一次编辑、记者大会上,作过“大众化的编写工作”的报告,把多年来大众化编辑工作做了一个总结,同志们认为讲得有道理,补充了许多意见,经于寄愚同志修改后印刷成册。这本《大众化编写工作》小册子成为编辑、记者同志的工作参考。
通联工作中的工农通讯运动
《鲁中南报》的通讯工作,在原来三个报社开展工农通讯运动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山东解放区各地报纸,差不多都在1943年底开展了工农通讯活动。当时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发出了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提出报纸为什么人的问题和开展工农通讯运动的意义。《鲁中大众》报发展的第一个工农通讯员叫密士交,他写的第一篇稿子是“教育教育土先生”,土先生就是谎大夫,以香灰等当药骗取群众的钱,有时还治死了人。密士交这篇稿子登在《鲁中大众》头版头条,群众看了拍手叫好。有的说:“要想报纸给咱们说话,还得咱们自己去说。”与《鲁中大众》同时,各地报纸也纷纷发展工农通讯员,刊登工农通讯员的稿子。到《鲁中南报》建立时,只《鲁中大众》一个报社,就发展工农通讯员二千三百多名。三个报社加起来,工农通讯员近五千名。多数工农通讯员是劳动模范、学习模范和村干部。他们写的都是耳闻目睹的感人事迹,群众看了特别亲切,把报纸看成自己的报纸,争着给报社写稿。有的人有材料,但文化程度低,自己不会写,就请村里的小学教师代笔;有的干脆将不会写的字空出来,请报社同志给填上;有的错别字请报社同志给改过来。报社为了多登一些工农通讯员来稿,在报上专门开辟了《工农习作》专栏,并提出“工农写,写工农”的口号。区党委高克亭同志还专门为报社写了“进一步发展工农通讯运动”的文章,以示关切与倡导。
开展工农通讯运动,不仅使报纸密切联系群众,工农通讯员的政治地位和文化水平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如著名的“孩子诗人”苗得雨,被介绍为工农通讯员的时候,只是一个上了两年私塾、一年小学的十四岁的赤脚少年,由于他努力学习,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用打油诗、顺口溜的形式给报社写了几百篇稿子。淮海战役期间,他还用这种形式写了《支援淮海大战七章》投到《鲁中南报》,其中有一首是《碾米》,主要内容为:
吱咯吱,碾儿响,
家家碾米日夜忙,
推的推,簸的簸,
称的称,装的装,
簸得小米没有糠,
做饭保管扑鼻香。
忙忙忙,急忙送前方,
淮海大战灭蒋军,
眼看我军就要渡长江,
大军解放全中国,
人人都要献力量。
这种形式的稿子都是从事实出发,感情真挚朴素,有血有肉,有声有色,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动人,记起来容易,传起来广泛。象这种形式的稿子,报纸上几乎每期都有,成了吸引群众、教育群众的良好形式。
《鲁中南报》的同志在发展培养工农通讯员方面,也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如帮助改错字,修正不通顺的句子,退稿时给他们回信都说明稿子为什么不能用,今后应该怎么写,等等。为了表扬优秀的工农通讯员,报社还和有关单位联合召开会议,从精神鼓励到物质奖励,都做到了尽力而为。不少工农通讯员在有关单位的帮助教育和自己努力学习之下,政治、文化、劳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如朱富胜由工农通讯员被选为沂南县的县长,王兑一成了鲁中南地区的劳动英雄,王安友成了作家、诗人,苗得雨调到报社学习当编辑。1949年春天,全国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在北京(当时还称北平)召开,苗得雨也以《鲁中南报》的工农通讯员、孩子诗人、学习模范等条件,被选为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目前,他已是山东文联的副主席,写了将近一千首诗歌,还出版了好几本集子。但不论在什么时候,他都忘不了培养教育他长大成人的老师们,特别是帮助他改稿的《鲁中南报》的编辑、记者同志们。
为了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报社还轮流派记者有重点地到一些村庄去,推广读报小组,开展集体读报和黑板报运动。特别在冬季,利用办冬学的机会,开展工农通讯运动。 这些措施,对当时文化极为落后的农村,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回忆《鲁中南报》从创刊到结束,虽然仅仅两年的时间,但她在火红的战争年代,在解放战争取得全面伟大胜利的前夕,已完成了她应有的使命。当年意气风发、生龙活虎般的小青年,目前已大都成为两鬓秋霜的老人了;有的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活着的也大部分离休或退居二线,在工作岗位上继续战斗的已为数不多了,而且散布在全国各地,平日很少联系,但大家一回忆起在《鲁中南报》社这段战斗历程,回忆起在一个地铺上睡觉,一盏油灯底下写作,一个锅里摸勺子的战斗友谊,无不十分留恋。让我们继承着过去艰苦奋斗、壮志满怀的优良传统,在建设四化、振兴中华新的使命面前努力前进吧!
1989年1月于北京
(原载《临沂地区报史资料汇编:四》,临沂地区报史志编撰办公室编印,198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