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战/卢兆法回忆录

静心居士 发表于2024-08-22 23:02:20

    上海解放后,我们二十六军,军部驻江湾,各师团都驻扎在周围真如镇、大场、吴淞口、宝山等地。我当时在二十六军二三一团后勤处当通信员。部队当时的任务,除协助军管会搞好上海市的治安和社会秩序外,主要搞海上练兵,准备跨海作战解放舟山,继而解放台湾。

    一九五O年秋,我们在上海市南面的金山县驻扎,做解放舟山、台湾的准备工作,部队快要出发了,但当时的物资、装备都还没有补发齐,连最基本的水壶还缺不少,各单位首长都很着急。就在这即将出发渡海解放舟山及台湾的时候,部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秘密调二十六军回山东,接受新的任务。这是十月中旬的时间。军令如山倒,我们立即乘火车到山东。军部驻滕县,我们七十七师师部在大赵家,我们团驻在铁路西面的农村。部队驻下后,基层单位都忙着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整理街道,刷洗水井和自己用的厕所等。这一套工作,是我们部队每到一处都要做的,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有的在搞助农劳动,下地帮助农民干活搞秋收。

调二十六军来山东,名义上搞训练,但训练任务迟迟没有下达。

二十六军是山东发展起来的队伍,山东籍的同志就开始写家信,告诉家里人,我们部队从上海来到山东,但是,有的同志却不这么做,他们在没有弄清来山东的新任务之前,是不会轻易写信的,这些同志大多数是老兵,有经验,很注意形势动向,他们心里明白,来山东的任务将非同一般。

    驻了十余天后,各方面的工作已经安排就绪,但是新任务一直没有下达,不用说,这时大家都有些着急,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猜疑和想法。就在这时,突然夜间来了通知,要团以上干部在当夜立即赶到曲阜,到军部开会,会议内容未露,于是,大家天亮即赶到曲阜军部,军首长说:“今天朱德总司令来面授命令由于朝鲜形势紧张,周总理也发表了声明,我们的新任务,就是调我们二十六军去东北,准备出国作战参加朝鲜战争,进行抗美援朝。”

    随后,军部在曲阜设置了留守处,一切与战斗无直接关系的机关、家属、物资、机要文书等都留在留守处。很明显,摆开了要打大仗的架势。

    任务急,时间紧,我们部队从藤县火车站上车,分秒必争赶往东北。火车开动后,上级又下达命令:五天行程,必须三天赶到,上车后,人员一律不准下车,吃喝拉撒都在车上。这支曾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英雄之师,已经养兵歇马一年半多了,真是有些心急手痒,又听到接受新任务,真是群情振奋,斗志高昂。每个车厢内的歌声和说笑声不断。一列一列载着一支支英雄部队,冒着白色烟雾的军列,日夜兼程,在祖国北方初冬的大地上向着东北奔驰着。

    第三天的下午,我们乘坐的列车在吉林省营盘火车站上停下,这里属于长白山区,已经下大雪,到处银装素裹,气温低到零下三十度,滴水成冰。天气冷得这么厉害,这对刚刚从祖国南方开过来的部队说来,在今后的行动中,无疑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部队到达东北后,马上准备入朝作战,参加抗美援朝。部队在营盘,紧张地进行物资准备,最主要的是防寒衣物、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由于时间太紧,不都是上级发给,而是各部队自行购买发放到基层连队。不到一个星期,上级紧接着传达说:我们要去朝鲜,美帝国主义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已经侵占朝鲜,企图利用日本做基地,以南朝鲜为跳板,向北朝鲜发动侵略战争,矛头直指我国东北,因此,我们出兵朝鲜作战,既是援助朝鲜人民抗击侵略者,也是保卫我们自己的祖国。

    任务伟大而又神圣,部队明确任务后,广大指战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大家都知道:美帝国主义是世界上的头号敌人,他最反动,最富有侵略性,到处称王称霸,军事干涉经济封锁,插手别国内政,搞颠覆等,霸占我国台湾,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现在又要侵略朝鲜、我国东北,我们坚决不答应。同时我们也知道,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钢铁多,部队武器装备精良,机械化程度高,飞机大炮多,在物资装备等方面,我们显然比不上。因此,我们必须在战略战术上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部队除抓紧时间做好物资供应补充工作外,各基层单位重点练习如何防空、防炮。

    当时我们团的同志,每人发到一件棉大衣,棉被心,一双大头棉鞋和一个风镜(防止以后在冰天雪地里对眼睛的刺激)。还有每人带七天的熟食干粮,另外每人带十斤大米,每个战士一百发子弹,四个或八个手榴弹加上水壶饭包,十字镐铁锹等,每个战士的负荷量都在七十到八十斤重,因为我们的后勤保障和运输能力差,加上敌人的飞机到处狂轰乱炸,运输战线时常被炸断,因而要靠战士们自身携带。因为时间太紧,头上戴着在上海夏天时戴的大盖帽,也没来得及换,一直到上火车时,才由师文工队的女同志发给棉帽。我们一面上火车,一面把头上的大盖帽扔到一边,光着头走到站台火车跟前,师文工队的女同志随手拿一个棉帽给你戴在头上,不论大小,只要有一个就行,随后三两步就上了火车。帽子戴着不适合,大家互相调换就是了。

    我们入朝,是保密的,因此上级命令:每个人把身上所有带中国字样和标记统统去掉。毛巾两头印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字样,也要用剪刀剪去,饭碗,饭盒上印有“华东后勤部”的字样,也要用东西把它砸掉。我们部队仓促地从营盘火车站上车后,火车行驶很慢,经过一天厂夜的行程,第二天早上,到达通化车站停下,停车时间大约二十分钟,火车要加水。在这个时间里,从前面迎头开来一辆军车,上面全是朝鲜人民军,女兵很多,都和男的混坐在同一个车厢里,他们的列车停在我们的列车旁边。他们都纷纷跳下车来,抢着去自来水管处喝水。大早上起来,天很冷,冻得他们缩着身子发抖。看样子,他们在前方已经受到很大的磨难。不由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产生了一种同情之感。因为我们第一次见到朝鲜人,相互间语言不通,他们之间互相说着话,我们一点不懂,有的人向我们摆着手说:“那巴!那巴!”。当时我们不知道他说的“那巴”是什么意思,但从他们的表情上看,我们完全明白他们所表达的意思。

    这天,我们的那趟列车,在晚上十点钟到达了终点站——临江火车站。

    这时,是一九五O年十一月二十号晚上十点整。这个时间,对我们每个入朝同志来说,是个很不平常的日子,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火车到站停下后,全站没有一丝灯亮,一片漆黑,周围都是大山,向上望去,显得天很小,向周围望去,显得天更加黑暗和阴森,除了我们的队伍在忙着下车和喊叫集合外,别的一个人影也没有,一片沉寂。也找不到一座房子,敌机在上空飞得很高,嗡嗡乱叫,队伍里不断传出:“注意防空”。呈现出一片战争的气氛。

    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想了很多很多,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危难的时机,出现在全世界注意力集中的焦点——朝鲜战场上,毛主席多么英明,毛主席多么伟大,我们这些中国人民忠实的儿女们,还没抖净在解放战争中被战火熏燎的尘土,就又千军万马,雄赳赳,气昂昂地出现在为世界和平而战的最前线——与美帝国主义作殊死地搏斗。我们这些人,生的是多么不平常!战争,我们一定要赢得胜利,但是对一名战士来说,热血沸腾,义无反顾地高歌走向战场,何等地慷慨,何等地壮烈,就是牺牲了,也是一名光荣的国际主义战士,死得其所。

    鸭绿江的水,在大山深谷里,弯弯曲曲地哗哗流着,好像在向我们发出紧急呼救声。

    我在行军的人群里,回头望了望被夜幕笼罩的大山,心里默默念到:再见了!亲爱的祖国,你的儿女们要离开你赴朝作战,要为你拼搏在异国他乡。

    队伍集合起来,随着团的行军序列,走了不到二百米远,就是鸭绿江边,由临江通往朝鲜境内的桥头,不到一分钟,由鸭绿江的这边走到了鸭绿江的那边,我们就由中国的一方走到了朝鲜的一方,这就是我们的出国,这就是我们的入朝。

    我走在桥上时,还特意到桥边上看了看,桥是水泥结构,大约有五六米宽二十米长。当时在我心里既感到了战争气氛的紧张,又感到新奇,我们的脚步和走过的路,将会永远载人历史史册。过了桥,顺着公路向前走,右边是个小村庄,又像个小集镇,房子倒塌,烟雾四散,气味难闻,已呈现出残酷的战争景象。鸭绿江水在小村镇的旁边不停地流着,冲击着河床的卵石,似乎发出饱受战火摧残的凄惨的呜咽。

    公路沿着鸭绿江边,在大山深谷中向前延伸着,上空有敌机,飞得很高。队伍非常肃静地在公路上向前延伸着,天亮了部队需要住下,以便防空和休息。因为没有隐蔽的地方,队伍进入左边的山沟里,在没膝深的雪地里挖个坑蹲在里面休息或者睡上一会。

肚子饿了,就吃自身带的干粮,渴了吃雪,这时气温降到零下三十多度,异常的冷。

    我和我们通讯班的副班长张义相及张玉奎跟郭建中主任、刘楹厚协理员、卫生队队长孟光刚和卫生队副队长李允恭以及来帮助后勤工作的副教导员张庆祥他们,在右边找到一处房子住下,进屋就是火炕挺暖和,还有一部电话机,挂在墙上,看样子像是个村干部的办公处,又像是他的家,还有一个朝鲜小姑娘约四五岁,黑黑的短头发,红而圆的脸,一双漆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我们,我们之间,都想说几句话,但是怎么也无法说,因为是两个国家的人,语言不通。

    天黑下来,大家从山沟里出来,又开始行军,沿着公路继续向前走,这时行军速度较慢,一夜只能走四五十里路,且在第二天和第三天没走,在江边公路一旁的村庄里住了两天,全团各单位都抓紧时间,纷纷越过鸭绿江,到中国一方购买些生活必需品,如食盐、火柴和杀好的整猪,作食用油吃。因为这些生活必需品,离了一时都不行。我们入朝时间太仓促没来得及很好地补充军需。今后进入战斗,将会很难得到后方的供给补充和当地人民的支援,朝鲜本来人口稀少,战争爆发后,敌机到处狂轰滥炸,烧杀掠夺一空,人民群众参战的参战,逃离的逃离,不像在国内战争,部队生活大部分靠当地人民群众,部队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入朝后部队将长期地驻在野外,大山上深谷里风餐露宿。在生活上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因为我们是兵团的战役二梯队,居后面稍有点时间,第一梯队第二十军和二十七军就没有这个可能,他们的生活将比我们更为艰苦。

    我们第九兵团战斗在长津湖畔。

    长津和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越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团团的白雾每天拂晓由湖面升起,覆盖着这里的山山岭岭。狼林山脉的崇山峻岭,蜿蜒在它的东西两侧,会合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在这里盘旋飘荡。每年冬天来临,这里的人们只好过着封闭和半封闭式的生活,在屋内不出来或很少出来。这里的严冬,乌云层层密布低沉,狂风呼啸,卷着大片的雪花飞舞着,遮天盖地,整个世界披上了银装,白茫茫一片。

    打开地图细看,那些骇人听闻的地名就使人不寒而栗:雪寒岭、荒山岭、死鹰山岭、创山岭。

    在开始入朝时,上级要求每人带十斤大米,加上其他的负荷达七八十斤重,行军除了上山就是下山,一夜走八九十里的冰雪路,大家都非常的疲惫。有的同志行军到半夜累极了就想办法把粮袋子弄破个小洞,让大米往地上撒,撒一点,身上就轻快一点,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撒大米的多起来,路上撒的大米到处都是,有的认为,敌人的飞机太多,又非常疯狂,这样很容易暴露目标,否则会很快会遭到敌机轰炸,所以白天夜晚谁都不敢动火。尤其是刚入朝,对防空斗争没经验,加上敌机又太多又非常的疯狂,大家特别的害怕,敌机飞得再低也不敢打,怕暴露目标,招来更大的损失。生米做不成熟饭,背着干挨累,也吃不到肚子里去,所以行军累了时,有的就干脆就把大米往地上撒。行了六七天的军,干粮吃没了,大米也撒得差不多了。接近新兴里战斗时,部队已开始断粮了。

    一天夜里,我们部队到达长津,要过长津江。大家都拥挤到江边上,因为江水结冰还不足以能撑人,不能过,各级领导都很着急,大家在江边上等着,冻得要命,天快亮时,大家只好离开江边,到后面找地方隐蔽休息,等白天侦察好了后再过。

    北风刮得呼呼响,天很冷,我们单位,其实是好多单位,在一个山脚下,找到三间房子,里面空荡荡的,主人不知去向。大家为了暖和,都猛往里挤,里面的人都被挤得像个直棒一样,脚都不着地了,气都喘不过来,外面的入还是一个劲地往里挤,里面的人站不稳,不断地晃荡着,头也不能转动一下,我在里面抱着枪,袖着手,闭上眼睛,得到一个养神的机会,在人堆里由他们挤。

    人多,呼吸量大,呼出的气飘在人群上面,形成一层雾有些暖和。可是下面的脚依然很冷,如同猫咬,因为屋门敞着,冷空气从下面一个劲的往里钻,又因为天天行军,白天夜里都在冰雪里,加上走路脚出汗和鞋上的冰雪融化后,打湿了鞋袜又结成了冰,硬硬地套在脚上如同蜗牛的背上托着一层硬壳似的,因为穿的是深帮鞋,鞋帮上口正好到脚脖,结成了冰,又被脚脖子磨得争明剔亮光滑的很。要想脱掉,也真是一件很难的事。

    天亮了,我们不得不离开房子,大家都到山沟的树林隐蔽以利防空。大家都蹲在雪地里等待天黑后过江。

    我们二十六军要接替二十军和二十七军投入战斗,在二十七号开始在新兴里、下碣隅里、柳泽里和社仑里一带与敌军第十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十分艰苦,战斗打得异常残酷激烈。因为他们两个军入朝与我们早几天,在我们军的先头,各方面的准备更加仓促,粮弹没有发齐,御寒衣物也没有发齐,他们还是头戴在祖国南方夏天时戴的大盖帽,饿着肚子与敌人拼杀,在天冷到零下四十度时,他们仍然坚持战斗,并且打得非常英勇顽强,有时还展开了肉搏战消灭了大量的敌人。战斗在继续,也需要我们第二梯队投入战斗接替他们,我们加快行军速度。

    一天夜里行军,要过一座大山,这座山是很有名的大山,叫“将军山”,在山顶的左侧有一个用水泥铸造的牌子,上面用中国字写的“将军山”三个大字,我很好奇地走近亲眼看过,当时我想在这里过去很可能打过仗,在这战场牺牲过大官,加上这座山又高又大,非常巍峨而取名为“将军山”。因为山高坡陡雪大路滑,一夜的行军很艰苦,我们摔坏了很多骡马、枪支,人也摔伤了不少。有骡马的单位,为了不摔坏马匹和所驮的武器弹药等物资,他们从路两旁的悬崖陡坡处弄来被冻掉风化散落下来的风沙沙土洒在冰雪路上,使马匹通过,有的实在没办法,就把背包解开,大家用被子或毯子一床一床的接起来铺在路上险要处,让马匹通过,就这样一段一段地向前行进。

    在我们向长津行军的路上,虽然有危险,但是比较顺利,那一带都是南北走向的大山区,山高谷深,加上我们都是夜行晓宿,隐蔽得好,未被敌机发觉,敌机侦察不到我们行动的目标,就对固定目标如村庄、房屋、桥梁等进行拼命地狂轰滥炸,使得各处的村庄房屋倒塌,烟火冲天,交通要道的桥梁损坏尤为严重。

    我们整个团直机关各单位,经过大半夜的行军,在一个大山沟的深处小村子里住下,村子很小又很集中。四面环山,山陡崖竖,望上去,天很小,见太阳的时间很短,阳光来得晚去的早,虽然小庄不大,却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房屋都很像样,也很漂亮整洁,若是在和平时期,一定是个旅游胜地。

    这是交通咽喉,在战争时期不是久留之地,因此,部队休息几个小时后,天不亮就出发了。大家刚离开村子不远,天也亮了,这时从南面来了四架配刀式喷气式飞机,直奔小村子上空飞来,对着村庄扫射,轰炸和投凝固汽油燃烧弹,几分钟时间,小村庄不见了,变成一片火海,烟雾弥漫了整个山沟,这次空袭,估计是特务发出的信号,才对着我军轰炸的。由于我们早有预料,提前离开村庄,才没有受到损失。只是加快行军速度继续前进。就在这天,我们通讯班的副班长张义相同志病了,领导叫他跟后面运输排的大车走,他坚决不肯,坚持着随部队一起走,他想:“白天行军,敌机多,车辆、马匹目标大,又不好隐蔽,危险性大,还是跟部队一起走好。”果然不出所料,运输排在行进的途中被敌机发觉,车辆、马匹被敌机轰炸,遭受到严重损失。

浏览:16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静心居士
    静心居士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