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县退伍军人事务局对我找到老英雄王传均非常重视
县退伍军人事务局鲁水清副局长我认识多年,知道他一直从事优抚工作,对英雄、烈士的事特别上心。我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于他,果然他还初心在记,表示要来我办公室查看我这几十年的寻找成果。我知道他们忙,就一再提出让他安排个工作人员来就行,这样效率反而更高,少去了再汇报、转述等环节。
鲁局长在我的坚持下就让烈士陵园的马连池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我为此提前准备了移交清单,把我几十年的寻找成果如数交给他们,以实现教育社会,弘扬正能量的效果。具体为:
沛县区划文化研究会向沛县退伍军人事务局移交寻找张堤口战斗牺牲、
幸存人员等相关资料清单
1、王锡林先生捐献的沛县张堤口战斗幸存人员王传均生前珍藏的《共产党员课本(有王传均的签字)》一书;
2、在沛县张堤口作战的部队所撰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9团抗日时期战史资料简编》资料
3、沛县区划文化研究会撰写的《十年漫漫寻英魂——沛县的优秀儿女您安葬在哪儿、安葬在沛县的优秀儿女您的故乡在哪儿?》
4、沛县张堤口战斗已知唯一幸存人员王传均后人宋丹提供的《王传均传记》
5、沛县党史办、湖区办相关人员胥继礼等人于2017年10月30日,前往已知张堤口战斗牺牲的有名烈士李景胜家——山东郓城县李集镇张庄村,找李景胜烈士的侄子李梦忠、张庄村支书李明香了解李景胜牺牲前后的情况的照片一组(电子版)
6、沛县区划文化研究会撰写的《寻找张堤口战斗牺牲的72位无名烈士家人的过程》
7、宋丹提供的老英雄王传均相关照片(电子版)一组
8、沛县区划文化研究会撰写的《寻找张堤口战斗幸存英雄王传均的过程》
移交人:沛县区划文化研究会 张兆雷
接收人: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马连池
时 间:2024年5月29日
地 点:沛县区划文化研究会办公室
我把各种资料移交之后,如释重负、轻松了许多,但并没有成就感。几十年的艰辛路程走了下来,对成就视同烟云。但这些资料放在电脑中不能服务于社会,那才是新时代的新悲剧。可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
我在这之前的5月21日,还把抗战英雄王传均的后人王锡林捐给沛县的两本书移交给了沛县档案馆。
王锡林是抗战英雄王传均的长子,他的外孙女宋丹是名符其实的“红三代”。她在工作之余热中于探索爷辈的奋斗的足迹,查找革命历史资料,传播红色文化。在所捐的的干部学习材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第一编)》是1950年9月出版,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编印,内有3章十多节,共26页。书中还有文革中被称作“三家村”之一的邓拓所撰写的《谁领导了五·四运动?》一文。这本书毫无疑问,已经成了革命文物。
捐献给县档案馆的王传均的第二本书是军旗军徽教材《把人民解放军的军旗插遍全中国》。这本书是由华中铁路警备政治部翻印,1949年6月24日出版,有4章、72页。书中有苏北军区6月23日下发的《通知》,内容一是有关军旗、军徽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二是苏北军区有关爱护军旗军徽教育的通知。这本书使我们了解到淮海战役结束后,出生在苏北地区的苏北军区已经担负起解放、接管郑州及以南的武汉的任务。在这个战事频繁的岁月,部队很注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并已经迈开了正规划建军的步伐。沛县档案馆为此还发了证书:
王锡林先生:
您捐献的沛县张堤口战斗幸存人员王传均系列照片(电子版)和王传均使用过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第一编)》《军旗军徽教材》已被我馆收藏。特发此证,以志纪念。
沛县档案馆
二0二四年五月二十八日
宋丹捐给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共产党员课本》一书更是极具革命文物价值。因这本书不仅是抗英雄阅读和珍藏的,而且还是从古沛大地上走出的《张堤口战斗》中已知的唯一幸存人员、抗战英雄王传均珍藏的。由英雄后人——外孙女宋丹操办捐赠的这本书,由于有老英雄王传均的亲笔签字,这就更显出书的独特价值。这本书对于充实沛县地区抗战史料,增加沛县烈士陵园布展内容,更好的教育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鲁水清副局长在外地开会,虽然很忙,但还是打电话对我这几十年来利用空闲时间不停地查找英雄们的下落表示感谢,并明确让我联系远在石家庄的英雄后人,他要带队到石家庄亲自看望英雄的后人们,并带去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热情问候,并由新闻媒体制作出宣传资料,以充实沛县烈士陵园陈列的内容,更好地进行爱主义的教育。我听到鲁局长的安排后感觉非常正确,于是就又联系了宋丹女士,看来最近就可成行。
张兆雷。1957年10月生于江苏沛县安国镇后苇子园村,1976年在入伍服役,后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有律师、政工师职称,在沛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退休,获省记二等功,著有《微山湖的百年纷争》等六部专著。一直注意找寻烈士牺牲地、安葬地,对无名烈士进行寻找有名和故乡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