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赢之光——刘舜卿传(三十五)文化抗日

明德 发表于2024-10-30 18:34:24

日寇进占莱芜后,社会混乱,中小学停办。学龄儿童无处求学。1939年秋莱芜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后,刘舜卿深谙,日本侵华意在使我亡国灭种。只要中华文化不断根,神州大地就永远属于中华民族。他强调指出,文化亡民族亡,国家亡。捍卫国家,必须捍卫文化。后来传出蒋介石的惊人之语'国家亡了还可复兴,文化亡了就娘希匹全亡了。”此话真假不详,但蒋介石对西南联大的管护,确有其事。刘舜卿借此对县长谭克平说:“莱芜是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民众的文化需求迫切。”为满足少年儿童求学愿望,建议恢复和发展小学教育。县政府遂决定凡是政令达到的地方,村村都要办学,重点村镇成立抗日完全小学。刘舜卿强调,学校除读书识字外,主要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县政府将莱芜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沈家庄村成立的县初中补习班改为县立中学,培养抗日骨干。任命田长啸为校长,张善甫任指导员。学生50人左右,师生党员有十人左右,成立了党支部。县委书记刘子正、县长谭克平曾视察过该校。学校的文化生活十分活跃,经常组织小型演出队,宣传抗日。常庄、文子现地区群众深受教育。

至1940年11月,全县计办小学380余处,在雪野、大王庄、温家庄等重要村镇办起了抗日高小。1940年11月8日,泰山地委民运部长徐干晨在八区召开的干部会议上肯定了莱芜抗日文化教育,号召办冬学,要求每村至少开办一所。随即,业余教育蓬勃发展,各种业余学校、识字班纷纷办起。至1941年10月,全县在895个村庄办冬学880处,学员达62551人。

刘舜卿是个革命者,骨子里则是个民族文化的追崇者,文化教育经常装在他心里。他任莱东县委书记后,要求在战火弥漫的莱东创办抗日高小,让满腔热血的知识分子授课,激发青少年的抗日热情,培养抗日人才。他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以文育人,以德救国。1941年6月,抗日高小根据上级决定,并入在高唐村的泰山中学,由张华岑任校长,朱彬周任教导主任,董爱亭任总务主任,李健任指导员。孙备五、刘念兹、王云斋等亦到该校任教。学生来自莱东、莱北、新甫、章丘、历城、泰安等县达百人,分为两个班。师生党员约50人,校有党总支,班有党支部,隶属莱东县委领导,

刘舜卿任莱芜县县长后,教员出身的他,出于对教育的特殊感情与职业自觉,对抗日文化教育抓得更紧、更具体,对上级关于开展民主文化运动的决定贯彻执行更坚决。1943年3月莱芜县委以华山等区为重点,大力开展民主文化教育,使该区抗日文化教育运动迅速发展。为抓好教育,刘舜卿先后选派得力干部下去任教,陈勉甫去傅家庄、张琳玉去朱家峪、吕林波去房干魏统轩去安子湾、高锐前去鹿野。刘舜卿在对这些干部谈话中强调,战乱使我们的孩子饥寒交迫,灾难困扰,天天挣扎在死亡线上。我们心痛,但不能无奈。我们保护他们的生命,也要保护他们的心灵。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日本人灭的不光是我们的肌体,更是我们的灵魂,也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我们要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抗日文化教育青少年,使他们不被侵略文化奴化,成长为抗日战士。教育主旨是“爱国,爱人,抗日”。在抓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抓好各种业余教育和文化活动,活跃抗日根据地的精神生活。

1944年2月,为培养革命后备力量,县政府在温家庄开办了“莱芜县金堂寺抗日高小”,直属县政府领导。先由县文教科科长陈勉甫兼校长,后委派陡崖村的抗日教师张云亭为校长,调张振东、冯干民、庞雅琴等抗日进步青年来校任教。军政干部子弟和周边村庄的学生60多人。学习内容是“抗日战争时期小学课本”的国语和算术,以抗日救国为主题,如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介绍“五一”“五四”“五卅”“七七”等重大节日重要事件,以及列强瓜分中国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教唱抗日歌曲《我的家在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等,上演抗日活报剧。教师既是教员、工作队员,也是指挥员。白天教书,晚上到农村宣传发动农民减租减息,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敌人清剿扫荡时要带领学生转移,保证学生安全。学习条件极为艰苦,每人自备草苦、小和包袱。草苫用于流动住宿,小凳用来随处上课,包袱装所有学习、生活用品。每人自挖小洞一个,用于紧急情况下藏书。他们以膝盖为课桌,山林为课堂,经常以滑石代笔,以沙地为纸,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刻苦学习。师生自编自演文艺节日,四处演出,宣传抗日,受到地、县领导的好评和奖励后来,县委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骨干,组建起“莱芜县抗日文艺宣传队”请有文艺素养的庞雅琴任辅导员,对宣传、教育、发动群众抗日作出了积极贡献。

金堂寺抗日完小持续较久,与选址得当有关。金堂寺(又名金蚕寺),背依青山,沟壑纵横,树木丛生,隐蔽性极强,是一处据可守、遁无踪的军事要地。它远离村庄,寺内宽阔明净,房屋很多,是莱芜西北区抗日武装活动中心。可惜,这处历史文化和革命遗迹,现仅存遗址。

温家庄在金堂寺南,莱芜县委、泰安地委、泰山军分区等机关均曾在此驻扎。黎玉、廖容标、洪涛、赵杰、赵笃生、高启云、刘舜卿等军政领导曾在此开展抗日工作。1940年8月,莱芜县第一届参议员大会在此召开。各种训练班、辅导队、庆功会、表彰会等常在此举办。军民鱼水情深,群众觉很高。战争岁月,该村三十多名男女参军,开明人士吴凤亮积极支持儿、孙参加抗日救国,被县政府授予“革命三英”光荣。温家庄的光荣事迹和英雄人物名扬泰、菜。刘舜卿的子女、李力修之子、曲凯庆烈士之子等都曾在此读书。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迁至寨里,解放战争时期随县委机关转移曹村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时一度转渤海,莱芜战役后转回莱芜。抗日高小遂成抗日、革命干部的摇篮,大多数学生很小就参加了抗日活动,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成为骨干力量。刘学兰就是其中的普通一员。她9岁参加温家庄宣传队,16岁人党,17岁任泰山军分区文工队指导员。南文字县村的张兆万1941年在抗日完小入党,毕业回村发动抗日斗争。1943年参加抗日政权工作,在刘舜卿领导下,曾任颜庄区委书记。后南下,任宁波市委第书记,直至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刘舜卿提倡抗日部队学文化,提出“有文化的战士,才能成为自觉的革命军人”。县大队、区中队的于部、战士利用战隙,争相认字,互教互学,遂成风气。不少人就是在那时的扫盲中,脱掉文盲帽子,成为有高度政治觉悟的苗命中坚。

浏览:3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鲁小楠
    鲁小楠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