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赢之光——刘舜卿传(四十二)反蒋保田

明德 发表于2024-10-30 18:36:09

1945年10月,泰山地委书记林乎加突然找刘舜卿谈话:“现在地委决定分局批准,调你任泰山专署副专员、地委委员。”刘舜卿毫无思想准备,满脸愕然,不知如何说为好。顷刻郑重表态:“我不去。我不能离开莱芜,不能离开莱芜人民。抗日期间,当敌人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时,我屡再信誓日旦地安抚群众,不要怕打碎坛坛罐罐,为了抗日,我们牺牲些生命财产是值得的。等打走了日寇,我们一起重建新的家园。现在抗日刚胜利,莱芜满目疮痍,我就走人,爽约失信,我不干。”林乎加没有料到刘舜卿会持这个态度,面有不解,说:“没想到你的地域观念如此之强。八年抗战,你领导莱人民一起战斗,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都有目共睹,组织上充分肯定。你对莱芜恋栈组织上理解。泰山区的党政军机关一直在莱芜,你的工作变动后仍和莱芜人民朝夕与共,活动范围仍以菜芜为中心,工作以莱芜为基础。”刘舜卿仍不松嘴:“我太了解莱芜人民的深重灾难了,我太了解莱芜人民的无私贡献了,我太了解莱芜人民的牺牲精神了。我舍不得离开他们,不忍心离开他们。如果上级认为有更胜任莱芜县长之人,我愿意留在莱芜县再任'秘书文书’”

林乎加与刘舜卿很熟,一向认为他是个工作意识、责任意识、服从意识大局意识很强的人。此刻刘舜卿居然“推诿”起来。林乎加严肃认真地说:“你对莱芜有感情,有贡献,有成绩,有影响力,莱芜人民信任你,党在莱芜的工作需要你。你从在梁竹航县政府起,实际上就是我们党的县长。在党没有公开的形势下,你的作用和公开的号召力比别人大。党始终保持你在莱芜的稳定,是工作需要。现在调动你的工作也是工作需要。”接着,林乎加强调形势说,抗日胜利后,全党面临新的形势。泰山区需要把实际管辖工作扩展到全区,急需充实地区领导力量,也需借鉴莱芜经验。谈话间,专署的王宏瑜孟英之妻)和李美秀(南峪村)捧着一身灰色新军装进来,说:“换换衣服免得人们误会专署来了个乞丐。”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冲淡了刚才严肃的气氛。当时,黑云密布,蒋介石于10月3日密令六路大军以受降为名向八路军的解放区大举进攻。10月10日国共签订的和平协议,纯属空文,是蒋介石盖其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罪恶企图。一场内战不可免。林乎加忙于新时期的党的建设和政策问题,廖容标司令员兼专员,集中精力抓备战,反击蒋军来犯,二人无暇他顾。刘舜卿调专署,是要全面抓好政权工作。刘舜卿无言以对,只好服从。林乎加让刘舜卿推荐莱芜县长人选。1946年3月吴冶山(刘舜卿在县立师范教师培训班校友)任莱芜县长。

1945年10月28日,刘舜卿刚上任,即随泰山地委副书记高启云率工作队进驻章丘县翟家庄、三德范,运用莱芜的基本经验,开展“反奸反霸,减租减息”试点。当时章丘形势不佳,匪患猖獗。高启云、刘舜卿商定,请山东省军区组织强大攻势进剿。政治土匪翟毓蔚放弃经营多年的长白山老巢,率残部逃窜至黄河北岸。刘舜卿指挥章丘县独立营和公安局奋力穷追,在长白山搜出翟部老巢插存的长枪数百支,子弹一批。章丘匪情转缓,局面很快打开。这为其后由地委组织部长陈明达率80余人的工作团进驻章丘县全面开展运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陈明达根据刘舜卿的交底,工作顺利,成果显著。

1946年1月4日,鲁中区在新泰隆重召开选举、表彰劳动模范大会。与会代表225人,选出劳动英雄10名,农业模范33名,合作范38名。刘舜卿对泰山区的代表发表了送别讲话。莱芜李顺章、韩淑芬、李云等被选为劳动英雄、抗属模范、学习英雄。英模回来后,刘舜卿为他们举行“会餐”,以示犒赏,勉励说:“你们是从群众中涌现出来的,是时势造出来的英雄,为泰山区争得光荣。希望你们保持荣誉,发扬优良作风,回到群众中永做模范。”他们未负所望,一直保持着英雄本色,闪烁着齐鲁人优良传统的光彩。

1946年1月,军调处执行部济南小组组长陈叔亮(后任驻外大使)通知泰山专区,1月18日军调处济南小组抵达泰安视察。这是泰山区第一次在会谈桌上与国民党打交手仗。泰山地委相当重视,交由刘舜卿负责具体准备工作。刘舜卿向陈叔亮汇报了谈判方案,布置泰安城工委组织群众表达民意。当时中共已控制泰安火车站,城内的日伪军仍未缴械。三方代表抵达泰安后当地群众千余人手执状纸控诉泰安伪军无恶不作的罪行,要求立即将其缴械拯救人民于水火。美方雷克上校和国民党方的涂叙伍上校与我方赵笃生和泰山军分区副政委熊飞进行了会谈。原拟由刘舜卿出面,他是现任,身份对等情况熟悉,但他力推赵笃生(后任济南市长)以专员身份出场,并为其准备了材料扎实、理由充足的说帖。赵笃生在会谈中,唇枪舌剑,提出解除泰城伪军武装,实现和平。对方答应惩办伪军,抚受难群众,但又无理要求新四军部队撤出泰城西关及火车站。1月21日后,执行小组3次到泰安,受到泰城群众质疑,坚决要求解除伪军武装,严惩汉奸。由于蒋介石贪恋内战,对共产党和平建国主张态度出尔反尔,一拖再拖,最后以重点进攻山东的战火宣告会谈无果而终。

阴云笼罩,内战临头。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没收地主土地,将解决土地问题作为“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环节”。这是解放区实行土地革命的先期以革命的锐气、暴风骤雨的方式,进展很快,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后西北地区一度出现些“左”的现象,触及抗战中的进步绅士,被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发现,报告毛泽东,遂于纠正。

林乎加、廖容标主抓战备,泰山区土改的具体领导由刘舜卿负责。刘舜卿根据实际情况和外省区出现的偏差,向地委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泰山区1946年8月25日作出《关于九、十月份执行土地改革的补充规定》。刘舜卿在贯彻中指出,解决土地问题,就是使广大农民得到好处,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土改就是战备,是动员广大农民起来反对蒋帮进攻、保卫家园最有力的方式。他特别强调“一手拿枪,一手分田”,以土改从深层次调动人民群众反击国民党进攻的潜力。他指出,土改是一次社会传统的改变,执行政策要坚决,又要稳当,做法要得民心,给被土改者留生路。莱芜县执行比较坚决。9月,没收地主、恶霸、汉奸土地1290亩,粮食1255.44万斤,钱24.42万元和部分牲畜。按刘舜卿的指示精神,地富可按本村平均水平留有一定房地产和生产、生活用品,有抗日贡献的酌情照顾。土改激发了农民反击蒋军进攻的积极性,纷纷要求参军,保卫土改胜利果实泰山区参军人数到1946年11月达12000人,超额任务一倍《大众日报》发表社论称赞泰山区为“鲁中参军运动之冠”。莱芜县参军6846人,其中村干部788人,党员占15%左右。参军青壮年占全县人口的4.5%。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受到铁血考验和战斗洗礼,锻炼出一支庞大的军队也壮大了党的组织。截至1946年5月,莱芜党员已达10674人,农村党支部623 个

蒋介石错误地估计了抗战后的全国形势,自以为国民党军队在抗战正面战场的作用博得了他在中国的领袖地位,没有看到共产党才代表了中国抗日的精神和斗志,获得了中国多数人的认同和拥护。1946年6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很快失败。蒋介石认为共产党的政治基地在延安,军事基地在沂蒙山,交通补给基地在胶东,改而采取“重点进攻”策略。他试图集中兵力攻击共产党的政治阵地陕北和军事阵地山东,两个阵地一垮,共产党必垮1946年11月,国民党一线进攻部队总计212个整编旅(相当于师),派出66个旅进攻山东陈毅、粟裕,21个旅包围陕甘宁毛泽东、朱德、彭德怀。

战争形势在翻转中,为把反蒋战争进行到底,1946年8月8日,刘舜卿代表泰山专区部署:广泛战争动员,积极支援前线,坚持边沿、阻止顽化(被蒋军占领),深入开展顽占区(蒋占区)工作,推进土地改革,建立巩固的后方,保卫解放区,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刘舜卿在多次动员讲话中说,抗战胜利,人心思安,经受八年战争灾难的人民,殷切地希望和平生活。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蒋介石违背天理人愿,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争这是违背历史发展和社会进程的大逆不道的骇天大罪,是注定要失败的。我们一天都不想打,现在蒋介石逼我们打,就必须一打到底,打出一个崭新的中国。内战会使人民再受灾难,但它是新中国诞生的阵痛,将催生出一个人民的国家,让人民当家做主,过上和平民主的新生活。一个伟大的结束,必然带来另一个伟大的开始。这是历史的定律。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带来一场伟大解放战争的开始,也必将以人民的伟大胜利而告终。刘舜卿的话高屋建瓴,带有一定客观发展规律和时光的穿透力。他在会上、会下分析道:内战帮了我们大忙,它暴露了蒋介石的反动嘴脸,给予共产党通过反内战、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充足理由和机会,定会使新中国提前诞生。我们反击内战就是迎接新中国。这就是“坏事变好事”。不少人质疑,中国和平初见曙光,就战云压顶,战争能否不打?国民党有四百万军队,全是美式装备,我们能否打赢?刘舜卿大无畏地说,战争打不打蒋介石说算,怎么打我们说了算,谁胜谁负人民说了算。国民党军队多、武器好,古有优势。从某种意义说,战场上靠力量说话。但是,战争不仅是物质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智慧的博弈。兵法言:“战者,气也。”我们有顽强的斗志敢于牺牲的品质,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压倒敌人、决不屈服的伟大气概最重要的是人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民站到谁那一边,才是胜利的根本。军民“同仇敌忾”之气,才是决胜的关键。蒋介石很蠢,如不发动内战,可以仰仗他在抗战中获得的威信及庞大的军队,尚可维持其反动统治“苟延残喘”一阵。现在内战一打,他彻底输理,这注定了国民党反动派气数已到,必败无疑。刘舜卿具体指出,蒋介石的军队缺乏灵魂,不知为何打仗他们大都是被抓的壮丁或被军饷吸引来的兵痞,是一群乌合之众,纯属炮灰精神已经溃散。我们的战士都是被共产党的性质和人民军队的素质所吸引为解放劳苦大众而战。他们分文没有,斗志至坚。国共两党根本区别在于国民党在平民百姓中没有根,共产党则深深植根于平民百姓。国民党给老百姓当上帝,共产党则发动老百姓解放自己,作自己的上帝。共产党有了人民这位上帝,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刘舜卿的话经常说得人们热血沸腾,战斗情绪激增。刘舜卿当年说的这番话,与逃到台湾的反共头子陈立夫多年后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陈说:“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国民党用富人的钱、穷人的命,为富人打天下;共产党用富人的钱、穷人的命,为穷人打天下。”刘舜卿还深刻地指出,中国历史已进入人民的世纪,人民是社会进程的主宰者。谁依靠人民,代表人民,谁就是最后胜利者。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军队企事业单位,无不冠之以“人民”,体现了人民的崇高地位。这更巩固了刘舜卿“以民为天”的思想。

刘舜卿在动员战备中说出了一个深隐中共内心的战略意图:“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根本目标是,赶走日本,壮大自己,团结、动员全国民众,推翻蒋介石独裁政权,建立和平、民主、自由的新中国。现在是我们实现最后目标的时候了。”为了争取民心,刘舜卿大力戳穿蒋介石想独裁中国的狼子野心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伎俩。毛泽东曾表态拥蒋和平建国,为避免内战以步步退让的策略做法,向全国人民展示中共的和平愿望。蒋介石则试图利用这种情势压共产党就范。刘舜卿用“狼和小羊”的故事启发人们,蒋介石是一定要发动内战的,旗帜鲜明地叫响中央暂不发布的战略口号:“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他反复强调生产备战,力主发展生产,指出战争胜利的深厚基础是经济。他说:“抗日时期要活命,就得拼命。现在若活命,就得生产。”力图使人民战争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1947年3月,刘舜卿利用“莱芜战役”大捷鼓舞群众,大抓恢复发展生产,医治战争创伤。他把莱芜县委书记兼县长王醒找来,说:“我看到莱芜人民连遭战火,生活苦难,内心痛苦不安。莱芜在抗战中贡献大,牺牲大。我们不能让老百姓没在战火里死去而在饥饿中死去。先赈灾施救,尽快恢复生产。首先照顾生活极端困难的军烈属和抗日伤残人员。地委已作决定,发展生产,自助救灾。莱芜要带头。”刘舜卿知道莱芜的领导是“一推就动的车,一敲就响的鼓”,对莱芜的要求很高在各项工作中都是先抓莱芜,把它作为泰山区抓工作的得力把手。刘舜卿对王醒信任、欣赏。王醒于1937年参加抗日,曾任莱芜县委部长和新甫、新泰具委书记。

王醒立即行动,莱芜县政府拨粮3.5万斤,赈济受战争破坏最严重的矿山、汶南、颜庄、常庄等区之军、烈、工属和模范、村干等。同时,决定由北海银行莱芜办事处发放农业贷款1250万元,帮助全县人民恢复发展生产生产、支前密切配合,组织力量抢耕、抢种。全县组织变工互助组82个。据统计,12.47万人参加纺织生产,6600人参加农业互助组生产,修公路千余华里。莱芜经济形势渐好。

刘舜卿在整个备战过程中,想的、说的、做的,思想核心是有备无患不是有患无备。有备无用主动,有用无备必败。

正当泰山区整体情况良性发展,1947年4月,地委接到华东局《关于目前土地改革,土地复查并突击春耕的指示》,4月10日下达各县,要求5天完成春耕,立即转入土改复查。各县抓紧培训骨干,莱芜有10767人。7月中旬地委又传达华东局关于《土改复查新指示》,加大了“4月指示”的执行力度莱芜县委立即部署以查田查财为内容的土改复查运动。要求一切权力交农民消灭封建势力,满足农民,8月底完成。这无异于命令。至10月22日,莱芜全县603个村进行复查,其中344个村没收土地3.3万余亩,衣服八万余件及大批粮食、房屋、农具、牲口、家具等。

复查运动中,受冀鲁豫和康生在渤海土改的“左”的“经验”影响,泰山区一度出现各级党政领导“洗脸”“擦灰”“跪地交权”等错误做法,使运动失去党的领导,甚至被坏人钻了空子。政策的“左”和执行中的“偏”,侵犯了中农利益,搅乱了阶级阵线,造成乱捕、乱斗、乱杀和“扫地出门”等混乱局面。在“挖蒋根”“打掉国民党进攻基础”的口号下,对被斗对象实行经济断绝、肉体摧残、甚至消灭的做法,致使大批地富分子投向国民党。这为蒋军犯鲁和“还乡团”回窜,增添一股最顽固的反动力量。刘舜卿目睹这些情况和社会的强烈反映,甚感焦虑。他闻知一些在抗日中做过有益之事的人被“扫地出门”,或被活活砸死,忧愤不安。他对严重偏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上级单纯强调反右而忽视纠正“左”倾造成的混乱现象提出了不同意见,对缺乏人道的恶劣做法,严加制止。他指出,山东土改基本成功,个别的问题个别纠正,无须全面复查。农村原先的贫雇农多在土改中分得土地上升为中农,现在复查中依靠的贫雇农多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流氓无产者及极少因灾祸潦倒者,他们中有些人利用复查的机会胡作非为。原地富家庭经土改已成为仅有陋屋薄田的农户,复查中又被没收田屋衣物,造成生计无着,有失情理和道义。群众反映不佳。9月,《地委大王庄群运工作会议总结》形成,纠正“左”的形式主义、命令主义,但仍提出反“右倾”问题。复查中出现的问题,群众行为过火是表象,政策偏差是主因。后来方知,这是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勾结康生整黎玉,批判山东“富农路线”造成的后果。泰山区地处沂蒙山和胶东地区中间,属国民党打击的军事重点区域。蒋军乘土改复查运动的乱情,不甘心莱芜战役失败,又于1947年3、4月,在顾祝同指挥下,几次重兵犯鲁。遭我华野有力迎击。孟良崮一役全歼蒋军第74师等3万人,使蒋介石痛失王牌军。5月,蒋军再集42个旅24万兵力,“密集平推”,进犯鲁中解放区。莱芜的较大村镇、公路要冲被蒋新五军占尽。叛徒刘伯戈率“还乡团”回菜,成立县、区反动机构和武装,疯狂“反攻倒算”残害共产党员、村干。莱芜军民陷入险恶环境。

刘舜卿和林乎加、廖容标等一起,领导泰山区人民积极练兵打仗,生产备战,坚壁清野,加紧支前。为保护干部,刘舜卿根据上级精神和形势,布置泰山区转移人员。莱芜县委派李伯甫、张寿民带领全县近百名妇女、老弱病残干部撤往渤海。刘舜卿对李伯甫二人关照:“别看他们是老弱病残妇,大都是有功之臣,回来后还要作我们的工作骨干。你们必须保证,怎么带走,怎么带回。”

刘舜卿要求莱芜按照鲁中和泰山区关于就地坚持游击战的指示,充分做好反击准备。5月中旬,王醒就在党员干部会议上传达了刘舜卿的意见,强调县区干部要“县不离县,区不离区”就地坚持斗争。同时决定:一、转组织形式,身强力壮的党员,编入武工队;16至55岁男性,编为支前游击大队,其余组织起来,备战支前等。二、各区由两名以上县委委员负责。这使几十万莱芜人民成为一个巨大的战斗集体。群众自豪地称为“铜墙铁壁”。0.月下旬到10月,鲁中军区警备团与莱芜的武工队配合,与蒋新五军的部分和“还乡团”及刘伯戈的县“讨伐”大队连战几次,使蒋新五军损兵折将,刘伯戈的讨伐队丢盔卸甲,“还乡团”遭受致命打击。

复查造成的问题日益显现,为防止消极影响的持续蔓延,刘舜卿几次提出立即中止的意见,甚至言词和情绪激烈,完全不像他一向温和的性格。林乎加及地委、专署不少领导同志与其有同感,不再无奈地保持缄默。10月18日,地委针对复查运动乱象,发出《关于停止土改复查,转入冬耕指示》。21日,地委通知,鲁中区党委召开贯彻土地法大纲县委书记联席会议,随即下发《关于执行中央土地法大纲的指示》,强调了平分土地和中农政策。11月地委在莱芜召开县、区骨干会议,传达贯彻刘少奇关于土改总结和饶漱石关于党性问题的报告。泰山区的重点工作转入贯彻土地法大纲和“三查三整即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这一系列文件、讲话,都是针对土改、复查的偏差和运动中暴露出的干部、作风的不纯。复查实际停止。在动员“三查三整”的会上,刘舜卿提出,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思想路线并重,不能偏颇。地委领导成员同意。刘舜卿还指出土改复查中的问题,除了政策倾向外,暴露了思想和组织的不纯。必须做好审查改造党员的工作。泰山区全面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组织作风问题,提高了党员政治觉悟,密切了党群关系,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但由于受单纯强调出身成分的组织路线之影响,在审查干部中搞了所谓“搬石头”的做法,伤害了部分干部的积极性造成了干部思想上的混乱。刘舜卿感慨地说:“干部的阶级属性决定于政治表现,出身成分有影响,不是决定因素。”12月25日,地委又转发华东局、鲁中区党委《关于立即停止土改,停止乱打、乱抓、乱杀人现象的通令》,强调如有不遵照命令执行的现象,应执行纪律制裁,杀人审批权收归区党委,今后凡杀错人者要偿命。这意味着,华东局、鲁中区已经认识到土地问题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彻底纠正了复查中的问题,对泰山区提前停止复查是一种肯定。刘舜卿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

这一时期,林乎加、廖容标各忙其职,专署的工作,诸如地方武装、拥军支前、筹集粮草、发展生产、解决民生等工作,都由刘舜卿具体负责。1947年9月,刘舜卿任专员。不久,赵生随泰山专署活动,没任现职。刘舜卿对他一如既往地尊重。赵笃生则恪守分际,不逾雷池,固守角色界限'出力不越位”“参议不拍板”,凡事让刘舜卿决断。这种状态被赵笃生形容为“舜卿驾辕,自己拉套”

赵笃生与刘舜卿堪称“老相识”。徂徕起义后,赵笃生任起义部队募集队长,以“赵胖子”著称,刘舜卿在莱芜地区大力协助。1938年6月,赵生受命任八路军驻山东省政府办事处主任兼国民党第六十九军中共工委委员刘舜卿打入六十九军梁竹航县政府任文书,上下合作,共谋统战。赵生任泰山行署专员,刘舜卿任莱芜县长,两人“朝夕相联”,彼此无忌。两人同在专署期间,互以“老革命”(对赵)“老党员”(刘比赵入党早5年)称呼。赵笃生性格开朗,常戏称刘舜卿是“地头蛇”,刘舜卿少言寡语有时也反唇赵笃生是“强龙”。“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成为他们紧张战斗生活中的唯一轻松笑语。赵笃生虽常自谓“名不正言不顺”,但他没有“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地明哲保身,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都深思熟虑,发挥其经验。赵生赏识刘舜卿思维缜密、作风质朴、品德端正,很相信刘舜卿的决断能力和社会号召力,曾开玩笑说:“都知刘舜卿,谁知赵笃生?都知刘县长,谁知共产党?(当时党组织不公开)刘舜卿与赵笃生的情谊在于生死之交。每遇紧急情况刘舜卿让警卫连重点保护赵笃生,几次使赵笃生绝处逢生。

一次,敌人紧追不舍,狂呼:“捉活的!”赵笃生体魄胖大,实在跑不动万分危机下,刘舜卿果断决定,把赵笃生藏在井池子里,上面盖上几捆玉米秸,让警卫员把守在距离最近的玉米秸堆里,万不得已就开枪。刘舜卿令机关人员继续往前快跑,把敌人注意力引开,自己则带警卫人员躲在附近,一旦发生意外,便紧急救护。敌人在井池边搜索,在掩盖赵笃生的玉米秸上走来走去,刚欲掀看,刘舜卿便冒着牺牲的危险,“啪啪”两枪,朝那敌人打去,立即从隐蔽处闪出,反向边打猛跑,把敌人引开。赵笃生死里逃生。还有次,敌人追击,赵笃生危险在即,刘舜卿组织“排子枪”(大家一齐射击)朝追赶的敌人猛打,压得敌人埋头卧倒。乘这一刹那,他让警卫员架着赵笃生跳下土崖躲起来,其他人继续往前跑。土崖较高,两名警卫员先跳下去接-名警卫员拉着赵笃生往下送。赵笃生恐高不敢跳,警卫员一脚把他踹下去随口骂道:“他娘的,滚下去!”敌人只顾追前跑的人,没有看崖下。赵笃生又躲过一劫。类似险情发生过几次。赵笃生对其多次逢凶化吉非常乐观:“看来我得改名了,把'赵笃生’改为'赵都生’。我遇任何危险,都能'死里逃生’。”他还在党小组会上“一本正经”地给警卫员提意见:“你踹我没关系别骂我啊。”警卫员笑着低下头。刘舜卿在旁哈哈大笑。他就是用这种方式感谢自己的警卫员。

赵笃生性格爽直,出言诙谐,成为他鲜明的人格魅力,也因此肇祸1957年“反右”运动中,他任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因维护一些民主人士抵制“反右”扩大化,自己被打成“右派分子”,名败全国。刘舜卿看到“通报”,面色铁青,半天吐出一句话:“他怎么可能是右派!”他让在济南的女儿刘学兰代为转嘱一句话:“不管别人罗织多大罪名,我不信。”“右派”摘帽后赵笃生担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谢世后葬在济南英雄山。刘舜卿的子女每到这里,都采束野花或树枝放在墓上,表达刘舜卿的心愿。值得插叙一下。赵笃生有个儿子,叫赵大海,是国民党上尉飞行员。这引起不少人质疑:“赵专员革命那么坚定,怎么让儿子当国民党军?”内战初起,国民党的飞机轮番到莱城轰炸,有人怪里怪气地说:“赵专员不要防空他儿子不会把炸弹扔在他头上。”其实,赵大海是秘密共产党员。刘舜卿知情不便明说。有时对赵笃生变相安慰:“我羡慕你有这么个好儿子啊!”1948年解放战争中赵大海驾机返回解放区,为人民空军的建设做出巨大努力。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他驾机受阅,是第二梯队领队,横空飞越天安门。抗美援朝赴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四师十二团团长,在空战中英勇牺牲刘舜卿闻知赵笃生痛失爱子,致函抚慰其巨大悲痛。赵大海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因籍贯登记有误,长期无亲人扫墓。陵园屡经周折,艰难地从开国大典系列故事:战机当年如何飞过检阅台》文章查到:赵大海之父是抗战时期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山东泰山地区专员赵笃生。这才与赵大海的亲属联系上

除了中心工作和日常工作,刘舜卿大量的工作是支前。他和张敬焘分任泰山区支前司令和政委。张敬焘是刘舜卿的同学鹿省三于1937年发展人党对刘舜卿格外信任和尊重,事事密切合作,“无缝对接”。刘舜卿格外律已没日没夜地奔波各地,动员参军,发动民工,使全区出现参军参战和支前热潮。他亲自为参军青年牵马、抬轿、佩戴光荣花,使参军者感动地高呼:不打倒蒋介石誓不回家!1946年底至1947年初,泰山区一次动参就达12819人其中7000人编人主力兵团

在指挥支前中,他始终置身一线,在向渤海大规模运粮和送民工参加几次重大战役中,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干。遇有空袭,他奋不顾身地指挥民工防空避险,自己则冲在险情中。警卫员曾几次与他激烈争吵,批评他不注意防空。他发火说:“我的命就那么重要!?”事后他诚恳检讨,但临阵仍然依旧风天满身土,雨天全身泥。鲁中支前委员会副主任兼前方办事处主任程照轩说刘舜卿:“你脱了军装就是个农民。”刘舜卿笑答:“我穿着军装也是个农民程照轩从参加徂徕山起义,至任鲁中南行署副主任、华东军区支前司令部财粮部长等职,与刘舜卿多有工作交集,配合良好。他对泰山区支前委员会在张敬焘、刘舜卿的领导下的工作非常满意,高度评价。当时泰山区支前热潮轰轰烈烈,组织子弟兵团21个,出动民工60余万,其中莱芜24万。泰山区人民随之全力投入支援全国夺取最后胜利的伟大斗争,为全国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浏览:4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鲁小楠
    鲁小楠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