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以31万余的兵力,分南北两线向山东夹击进攻南线八个整编师。北线三个军九个师经莱芜南犯,1月16日,一路顺章莱路进至雪野,一路由博山进至响泉,先后抢劫49个村。18日,蒋12军进占口镇。2月2日,由口镇进至莱城。9日,企图与南路会合。陈毅、粟裕遵军委指令,决定集中歼敌于北线,牵制南线。集中约60个团的主力,2月10日隐蔽北上。2月12日,李仙洲部队在口镇、莱芜、颜庄、新泰,摆出“一”字阵势。19日华野将莱芜地区李仙洲集团7个师团团包围。20日发起总攻,23日下午战役结束,歼敌5.6万余人,俘李仙洲以下将官21名,毙两名,缴获大量武器和战略物资。我方伤亡8800余人。我军乘胜收复新泰至胶县等13座县城及一些重要市镇和车站,控制了胶济线500余华里,使胶东、渤海、鲁中三个解放区再次连成一片。
莱芜战役中釜底抽薪是一招妙棋。1947年元旦,陈毅收到军委电报,告知国民党46军(整编师)已由广东海运青岛,该军有起义可能,望派人以董必武的名义与该军军长韩练成联系。陈毅与华野主帅粟裕、黎玉、舒同等商定派广西人陈子谷前往见韩练成(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将军衔)。韩是桂系将领,出身于西北军,曾与刘志丹有接触、由潘汉年系统的夏衍策反。他只在1948年年底由香港转往北方时与潘汉年有些接触,但对潘无限信赖。1970年他写过一首《怀友人》:“十年生死两茫茫,谁知'小开’在何方。如此'特务’堪罕见,犹记当年过香港。”在“文革”乱局,潘汉年(小开)正遭牢狱之灾,韩练成却写下意思如此直露的诗篇,其胆魄令人尊敬。这是后话,
韩练成向陈子谷道出不便起义的苦衷,因46军的三个师长不好调令。但他把蒋介石重点进攻山东的计划和盘托出,要求陈毅派高级别代表商谈。华野政治部主任舒同自荐请缨,带华野敌工部科长杨斯德一同深人虎穴。双方坦诚相见,达成五条协议,并安排杨斯德、解魁潜留韩部,随时联系。2月1日,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下令占领新泰、莱芜。韩练成请杨斯德转报华野。华野迅速制订了在莱芜一战的作战方案。2月6日毛泽东签发中央军委的“A三”密电,同意华野的方案。2月20日陈毅、粟裕率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莱城。粟裕等华野领导根据刘舜卿等人提供的情况,认为莱芜城墙坚厚,北有矿山制高点,我军当时缺乏攻坚重武器和器械,强攻代价较大,决定将敌军引出莱城野战。李仙洲见势大惊失色,于21日晚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决定按王耀武的命令,于22日早八点向北突围。这正符合了我军的战略意图。韩练成在会上以46军一个团尚在与共军作战、无法及时撤回、部队分散不好集中为由,要求推迟一天突围。李仙洲不知是计,应声同意。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天之差,会使他的部队葬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一天,给了华野部队机动时间,把李仙洲的三个军统统装进华野的口袋。23日一早,李仙洲来到城北的北埠村,和韩练成、73军军长韩浚开碰头会。突围时间已到,韩练成突然提出回莱城把一个团的部队带出来,旋即带一个排离开,一去不见踪影。李仙洲着令46军的人在全城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十点半,李仙洲终于不能再等,下令突围。46军因无主帅,群龙无首,乱成一团,使李仙洲指挥失控,拖住了73军主力,给予华野包围聚歼的机会。11时,华野几个纵队在莱芜到口镇的狭窄地带一齐出击,杀声阵阵,炮火连天,不肖两个小时,主战场结束战斗。追击中如“瓮中捉鳖”,前后五个小时,莱芜战役结束,敌全军覆没。时任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震怒地骂道:“5万多人,不知不觉一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五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一个礼拜也抓不完!”并凄哀地说:“损失惨重,百年教训,刻骨铭心。”
关键时刻,韩练成何以神秘失踪?若干年后,当年的当事人、中央对台工作办公室主任杨斯德,亲口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韩练成离开后,即被杨斯德和解魁转移到莱城西关一家地下党联系的商店,躲进地窖。此处是由泰山军分区敌工部商刘舜卿后物色推荐的。
莱芜战役中,两军对阵,惨烈搏斗,血光映天,却没有掩隐住刘舜卿的人道之光。当时,他组织调动大批民兵、民夫协助作战,保障后勤。特别提出“独生子出夫不参战”。这些民兵、民夫救助我军伤员外,不顾一切地搜捕国民党散兵。国民党军一些满地乱爬的伤员,因失血过多、饥渴难忍,遇人就抱住腿要尿喝。不少人出于憎恨或不忍其“活受罪”,就地将他们打死。刘舜卿知悉后严肃制止。他先后对莱芜县委在一线指挥打扫战场的崔莅堂、刘芳楷、张九山、赵玉琇说:“敌军伤员也是人,多是被抓的壮丁。他们已失去战斗力,不要再以敌人对待。教育我们的民兵、民工尽量予以救助,绝对不能杀死。这不是立场问题、敌我不分,是革命的人道主义。”他要求把遍野敌尸就地掩埋,不要暴尸“狼吃狗啃”失其尊严,也防止腐尸引起传染病。抓获的漏网散兵送俘虏营,敌伤兵集中起来送济南附近的敌医院。
莱芜战役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前我军同蒋军规模最大的阵地战其辉煌胜利鼓舞了全国军民,改变了华东的战局,使解放战争赢得了主动莱芜战役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优良范例。它为莱芜、泰山地区乃至山东省的光荣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也在战争史上创下典型战例。莱芜战役,充分表现出人民战争的属性,是以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为基础,是胜利的根本保障。1947年2月,鲁中区党委根据陈毅指示,作出关于莱芜战役支前工作的决定。战役的东、西、南三线的支前工作,分别由邝任农、高克亭、马馥塘负责。中旬,鲁中区党委副书记高克亭奉陈毅之命到莱芜,就担任战役主攻的第一纵队的支前问题与刘舜卿进行了研究,听取了刘舜卿就泰山地委的支前备战汇报,并一起做了实地考察。刘舜卿先后见到陈毅、粟裕司令员和舒同主任,他们均强调,这场战役打得好坏,战场支援非常重要。粟裕提出,一个战士要有3名民夫做后勤保障。刘舜卿坚决表示,5名民夫也能做到。2月3日,泰山地委根据华东局和鲁中区党委的指示及战争需要,向各县、区下达了《为粉碎反动派进攻,加强战争动员》的通知,成立泰山区支前委员会,后改为司令部,刘舜卿、张敬涛分任司令、政委。在刘舜卿的具体发动、指挥下,泰山区各县纷纷开展了大规模支前动员。统-要求,民夫分成常备、临时两部分,常备的紧跟部队,临时的随叫随到。按区建立中队、小队、班,每班配备党员和武装民兵做骨干。中队由威望高能力强的区干部带领。2月初,莱芜县根据刘舜卿的要求,成立支前委员会由王醒任主任,各区、村支前组织普遍建立。刘舜卿呕心沥血、竭尽全力提出“一切为了前线”“砸锅卖铁也要打好这一仗”的口号。由于动员深人组织到位,莱芜战役中,据不完全统计,鲁中区出动50万人服务,全省7万余民兵组成子弟兵团上阵,391个民兵连组成火线抢救团,每团有担架300余副,火线抢救伤员。泰山区、莱芜县一马当先。战前逐级全面动员,实行“空空清野”,开展破袭战、游击战、地雷战,发动10万民兵和群众进行了7昼夜大破袭,彻底破坏了莱芜至章丘、博山、新泰、泰安等地的所有公路,使敌人机械化优势失灵,无粮吃、无路走、住不宁、睡不安,进退维谷。战役中仅莱芜县计出常备、临时担架5000余副,89340余人;小车8084辆;挑夫19000余人:民夫25500余人;驴517头;向导8000余人。青壮年支前、参战老弱妇幼碾米磨面,运粮运草、抢救伤员。全县妇女向前线送给养55000余斤。广大群众创造了粮秣常备办法,每家常备20斤小米,5斤煎饼,100斤木柴,2斤干菜,两家一双鞋,可随时保证部队急需。广大人民群众还直接配合部队作战,3万余民工冒着枪林弹雨,奔驰在战场。武工队、民兵押送俘虏捕捉散兵,12天捕捉6000余人。战后,献出大量物资救护、慰劳伤员。粗计鸡蛋4万余斤,鸡1682只,挂面2.17万斤。涌现出大批支前先进单位和模范个人,有49名民兵队员、干部受到鲁中军区表彰,
3月8日,华东野战军召开“莱芜战役总结大会”,陈毅司令员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莱芜人民支前:“莱芜老百姓贡献很大,要表扬、慰问莱芜人民很好地支援莱芜人民进行生产救灾。”3月15日,鲁中行政公署颁发第2号嘉奖令,表彰莱芜人民全力支前,称:“此次战役中,莱芜全县群众与全体干部,对支前工作尽了最大的力量和贡献。”遵照陈毅指示,4月,鲁中参议会和行署派慰问组,带款100万元、粮食10万公斤,赴莱芜慰问,表彰莱芜人民的巨大贡献。莱芜人民深受鼓舞。其他县也力尽所能。泰安县支援莱芜战役生熟给养105万公斤,调往沂源支前小米23万公斤。新泰县派李春之、高杰、焦光高带领新泰民兵子弟兵团分两批支援莱芜战役,派出独轮车4550辆,担架1500副,挑子1200副,出动民工1.78万人,受到华野二纵队司令部嘉奖,荣获“新泰支前模范子弟兵团”锦旗。宁阳县派出2000人的担架团,每村都有模范事迹。莱芜仓上村在莱芜战役中出民工220人,担架35副,车辆60辆,向导25人,挑夫65人。温家庄村组织担架30多副,小车15辆,80多人参加支前,跟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等上百次战斗,冒着枪林弹雨运粮草、送弹药、救伤员,多次受到部队的嘉许。郑金桂作为莱芜老区人民的优秀代表,被部队授予“淮海战役纪念”勋章一枚。他从莱芜挑到淮海的一条扁担、一副托子和一个瓢头子,作为革命文物,现陈列在徐州“淮海战役胜利纪念馆”。
莱芜战役后刘舜卿让莱芜总结经验,以利再战。3月,莱芜县作出总结肯定:一、随着战局转变组织形式,机动行事,适应了战斗之需;二、以保障战役胜利为中心。各区以区长、区委书记为首成立武工队,全县十个区组成710人参加的武工队,敌占莱芜21天,作战171次。它成为我军围歼敌人的向导队,行军作战的依靠。
1948年1月莱城、博山之敌骚扰水北、茶业区,“坐地清剿”。我十数名干部被杀,几十名村民被抓,损失粮食70余万斤,本币20万元、法币3548万元及大宗军用物资。牲畜、家禽、农具、衣物难以统计。3月,华野山东兵团展开胶济线攻势。11日,国民党新五军及莱芜反动政府、武装、“还乡团”等先后逃窜,莱芜全境解放。
刘舜卿自革命离家,从未回过。其家被敌人几次捣毁,家人四处流浪庭院荒草野棵,灌木丛生,禽兽栖居,蛇狐出没。专署机关在徐封邱住时刘舜卿、刘子正想回家看望一下刚从流浪中还乡的老母亲。地委、专署的领导同志几乎全体陪同。大家淌河、步行到刘封邱村。刘舜卿的母亲因家徒四壁,无啥招待,无处落座,局促不安。刘舜卿下菜窨拿出许多白菜、萝卜待客。林乎加说:“老人家,谢谢你,支持舜卿、子正同志革命、抗日,自己吃了那么多苦,流浪那么多年。”老人说:“起先担惊受怕,不支持,后来见鬼子、汉奸太可恶,就豁上他们了。”说得大家哄堂大笑。村干部也来了,院子里挤满人,好不热闹。这是刘舜卿第一次探家。第二次是远调东北时回家向母亲告别。母亲听说“下关东”,两泪不止,一语没发。刘舜卿则听懂了母亲心里的千言万语。
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地委连续召开县委书记会议,布置各县动员落伍人员归队工作。刘舜卿在讲话中说,随着解放区的迅速扩大,干部需求量日增即便加紧培养,也赶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动员落伍人员归队,是战略支前不管什么原因落伍,组织疏散安排的、精简劝退的、怕苦溜号的、犯错逃跑的,只要愿意回到革命队伍,一律欢迎,绝不歧视,均会量才使用。这些人有过革命队伍的生活、斗争经历,拉上来就可用。对他们讲清楚,归队既是响应党的号召、适应革命需要,也是有些人改变自身的机会。刘舜卿的话成为有力的动员,闻者都积极行动起来。刘舜卿根据地委的决定,要求莱芜在8月完成动员归队,地方武装升格、补充主力1000人的任务,并完成每个区中队充实50人,县独立营3个连每连116人满编的任务。
随着战略延伸,泰山区支前任务日重。1948年7月,刘舜卿要求莱芜县大力支援兖州战役。莱芜积极响应,共组织担架200副、小车500辆、小挑130副,完成运粮50万斤,弹药500吨及火线抢救任务,受到部队表彰奖励。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刘舜卿在8天8夜的残酷攻坚战中,组织作战物资源源不断地送上战斗前沿。24日全歼10万守敌(含2万吴化文部起义者)。泰山、泰西地区在解放济南中支前修、筑路3390公里、架桥129座。动用民工50.7万余人,筹措门板2.1万块、木杆4.1万余根、麻袋3万条。供应粮食1433万斤。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淮海战役时,刘舜卿组织动员泰山区出动支前民工9万余人,大、小车1.5万余辆。运粮800万斤。他指定莱芜县委副书记芦云亭等率泰山地区担架队1000(莱芜500)副,首批赶赴淮海前线。11月下旬,又组织小挑1000人,服务期3个月。至12月初,莱芜县委又组织两批小车计1800辆赶赴充州,向前线转运粮食,服务期数月。接着,莱芜再组织担架400副,小车1000辆随时听调。至12月中旬,完成木25000条,超额完成任务。由于战略上对杜聿明军团围而不打持续20余天,大大增加了运粮任务,莱芜人民40天内车推人背210万斤小米,有力地支援了粟裕的战略。
1949年1月,刘舜卿领导泰山区完成动员参军2500人。8月23日,泰山专署决定莱芜供应军粮100万斤小麦。9月2日,专署又决定莱芜从借征粮中赶制加工100万斤小米备用。莱芜支前民夫、民兵奔赴前线,运粮千余万斤全县妇女昼夜碾米磨面80余万斤,做军鞋、蚊帐,慰劳部队和伤员。全县涌现支前一等功360名,二等功326名,三等功275名。这些支前壮举、重大任务,都是在刘舜卿直接组织、指挥下胜利完成的。刘舜卿对人民群众支前的巨大功绩,无比感动和欣慰,称人民群众是革命军队的后盾,是高歌猛进的基石,是解放战争胜利的物质源泉。
伴随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刘舜卿主持拟定了地委、专署联合通知,要求各县迅速成立生产推进社,组织群众生产自救。莱芜县生产推进社应声而立,王民初任社长。12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脚步,泰山区加紧秋征工作,莱芜当月完成计划94%,计1754.6万斤。为支援全国解放,根据上级指示,泰山区布置各县在中心工作中大力提拔干部。莱芜于翌年2月,完成了两套班子的编制要求,提拔干部500名。1949年3月泰山地区近400名干部,由王醒、苏展带队,南下开辟新区工作,刘舜卿代表地委、专署到火车站送行、话别。他对王醒说,你此次远行,责任有三:支援新区;把红色政权扩延到江南;把莱芜县、泰山区的战斗精神广泛传播出去,发扬光大。王醒一行像种子一样撒播浙江各地,生根发芽。王醒后来任浙江省副省长。“文革”中响起“夺山东人的权”的口号,就是因为山东干部遍布江浙、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