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赢之光——刘舜卿传(五十八)以身殉职

明德 发表于2024-10-31 08:42:28

1968年3月23日,鞍山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刘舜卿当选副主任(主任为张锋,第一副主任何渠若)。自此,他运动和生产两头忙,凡属地方干部出面之事,都由他“承包”。超负荷的运转使他寝食难安。他的血压常达240多居高不下,医嘱静卧休息和住院治疗。他不肯,总想周总理让他站出来是工作的,还有那么多老同志想工作没有机会。他怀着“士为知已者死”的德崇力报周总理的“知遇之恩”

1969年12月初,毛泽东对时任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的子毛远新说,辽宁工业比较发达,农业比较落后,辽宁农业不翻身,他就不去辽宁。毛远新回沈阳传达了毛主席的话,陈锡联、李伯秋等人闻风而动,立即于12月上旬召开辽宁省落实毛主席辽宁农业要翻身指示的大会。鞍山派出一位副军长革委会副主任率领大型代表团与会。陈锡联见到,以命令的口气说:“你来干什么?你懂农业吗?回去让老刘(舜卿)来。我还有问题与他研究。”刘舜卿当时虽血压很高,急需治疗,却毫不犹豫,抱病与会。他出席大会、主席团会、代表团分组会,轮番不迭连轴转。医生多次让其卧床休息,他都怕影工作而未从,连随身带的药都顾不上按时服用。12月12日,刘舜卿是大会执行主席之一。早饭前他先召开鞍山代表团全体会议,传达前一晚主席团会议内容,讲完话刚站起来,突然倒下。人们急忙搀扶,他说了最后一句话:“别管我,快去吃饭开会。

刘舜卿被立即送沈阳医科大学医院,瞳孔已经放大。紧急开颅止血,颅血喷涌,颅压已使脑浆变形。时任省革委会主任的陈锡联上将和第一副主任李伯秋等主要领导人先后从会场赶来探视,分别指示要不惜代价全力抢救,他们强调指出,刘舜卿是位优秀的革命领导干部,对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鞍山的工作还要靠他去抓。李伯秋特别介绍了刘舜卿参与组织发动徂徕山起义、创建莱芜抗日革命根据地,艰苦斗争,血奋战,莱芜荣获“抗日模范县”的杰出事迹。他们的话大大激发了医护人员的革命阶级感情。在紧急抢救的8天中,医疗组调集了全省最优秀的脑科专家,用包机从北京接来协和医院的著名专家杨主任,医疗资源不计成本地随处调用,医院三次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冲击保守思想”,挖掘群体智慧。这在当时的形势和条件下,实属最大努力。医疗组每天都要向陈锡联、李伯秋等领导同志报告病情。此间,老战友、老熟人络绎不绝地前来探视,都称道刘舜卿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克已奉公,品格鉴人。这深深地感动、教育着医护人员。但终因医疗水平所限,回天乏术,刘舜卿于12月18日晚心脏骤停。经紧急胸外按压,心脏复苏。这预示其心脏随时停跳。医疗组权威决定,再出现心停,只能开胸按压心脏。刘一斌征得妈妈葛明同意,明确表示,再出现心脏骤停放弃抢救。这可让刘舜卿有尊严地离世,也可节省医疗资源。刘一斌陪伴医疗组守候最后一晚,以此表达对抢救的感谢,送父亲最后一程。19日晚5时多,其心电图呈直线,医生轮流强压心区,大汗淋漓,看着刘一斌的脸不肯停歇。刘一斌向抢救人员深鞠一躬,崇高的谢意蕴含在无言中。医疗组长诚挚地说:“我们没有完成任务,但深受教育。”

刘舜卿赍志而没,溘然长逝。时年58岁。他一生没有倒下过,这一倒就再也没有起来。他从工作现场离开了人间,用生命告白,自己是一个没有负齐鲁大地的养育和党的培养的忠贞革命者。

刘舜卿一生没有骄人的业绩,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把忠诚刻在心把道义扛在肩上,把信仰顶在头上,把百姓捧在手上。上,事发当即,李伯秋作为辽宁省主要领导,立即率省革委会、沈阳市的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负责人20多人赶到医院,和紧急赶来的鞍山市军管会、革委会主要领导,一起接见家属。他动情地说,从发动徂山起义以来,30多年间,他和刘舜卿一直是相知相重的革命战友,特别在抗日战争中,更是共同战斗在一起。几十年的革命斗争检验,刘舜卿是忠诚无私、品质高贵的革命者,在革命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山东地区很有影响。“文革”中,军管会派出三队调查组对他进行全面调查,所有被调查者都高度赞扬,几乎众口一词,说刘舜卿对国忠,待人善,作风实,对已严,异口同声地说他身上有种道德的感召力。日伪重金悬赏捉拿他,企图消灭他,更想得到他,把他的家属抓去作人质,就可说明。敌人懂得,得到刘舜卿就意味着得到莱芜县刘舜卿对莱芜人民的影响力,不仅在于他的行为正义,还在于他的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莱芜人民愿意跟他走,跟他走就是跟党走。正因如此,组织上一直让他当莱芜县长。我们的部队才可能一直在莱芜战斗和休整。这番话说得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感动得家属泪流不止。李伯秋对家属说,你们不要过分悲痛,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都是幸存者。舜卿同志比早年牺牲的战友,也是幸存者。

接着,李伯秋具体指示,追悼仪式分两场,在沈阳举行告别仪式,由沈阳军区、省革委会、辽宁省军区、沈阳市的领导同志及刘舜卿在沈阳地区的老战友、老熟人参加,也要组织医护小组和本院职工代表参加。火化后,回鞍山举行追悼大会,规模不一定太大,但要隆重,有代表性。刘舜卿直接领导过的地区、部门、行业的代表,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包括没有“解放”的老同志都参加。由鞍山市主祭,省革委会派代表参加。李伯秋的讲话、指示表明了省领导对此事的高度关切、重视,以及对刘舜卿革命一生的充分肯定也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深厚情谊。

刘舜卿逝世的消息在《鞍山日报》登出,尽管很短,却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普遍关注。当时派性严重,却无不肯定刘舜卿的为政清廉,人品高尚。追悼会只能按系统派代表,市委礼堂已经挤满。自发来的群众、亲友只能冒着严寒肃立在外。原省委书记、时任省革委会副主任杨春甫代表陈锡联、李伯秋等人,率省革委会、沈阳军区的代表多人参加了追悼会。会场气氛悲婉闻有低声泣咽。一些花圈、挽联无处摆挂,堆在门外。其中几幅未落款的挽幛写道:“九死一生不改初衷,历尽万难不变其志”“有权从不私用,无畏永远献忠”“革命志士表率,立党为民旗帜”“革命事业未竞,舜卿精神不死”“丹心昭日月,天地鉴忠魂”。还有用钢笔写在花圈配叶上的两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想必都是尚处逆境中的老战友书献。最朴实的一条是尚在受冲击的原市委第二书记赵敏写的:“先锋革命斗士,温情百姓仆人。”会后,鞍山革委会全体领导,亲捧刘舜卿遗像、骨灰,送往鞍山烈士纪念馆存放。刘舜卿的次子说,他亲耳听父亲对老战友说过,死后火化,灰撒农田当肥田粉。治丧委员会没有采纳。墓修好后安葬于鞍山烈士陵园。慎独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刘舜卿遵行的处世守则。他除了工作平素与他人无私人接触,似是“罔顾人情”。但他谢世,尽管突然,又逢乱局,未向各地生前友好发讣告。许多生死之交,革命挚友,陆续得知后纷纷致电、致函慰问家属,表示痛悼。霍士廉、林乎加、王芳、郭子化、高克亭宫达非、张秉玉、刘振华、秦和珍、张敬焘、刘众前、于一川、赵希愚等-大批老同志、老战友,对刘舜卿的革命贡献、高风亮节、忠诚为民,予以充分赞扬、高度评价。称其为“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革命家”,赞扬其“品格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堪称“齐鲁人杰”。从刘舜卿的抢救到后事始终直接过问的李伯秋,送刘舜卿的挽词是“莱芜赤子,齐鲁之光。”陈勉甫挥笔作画,苍松翠柏,腊梅怒放,寓意深。崔莅堂闻讯仰天慨叹:“舜卿啊!”潜然泪下。崔莅堂与刘舜卿在莱芜早期进步活动中是至交,抗日岁月在刘舜卿领导下任过孝义区长、县民政科长、莱芜县长、县委书记等两人感情甚笃。他悲默片刻,对刘学兰说:“你爸为泰山地区做出重要贡献有深厚的泰山情结。”随口念诵一诗,曰《念舜卿》:“泰山顶上一青松,岿然挺立风雨中。抗日铸成齐鲁魂,反蒋赢来九州红。但悲国需忠臣日,君驾仙鹤上九重。无望相期凯歌会,空留朋辈泪纵横。”经受“文革”政治蹂躏后的刘莱夫见到刘子正时回顾道:“舜卿,忠良之才啊!他少言寡语,遇事冷静沉着三思,稳重不失锐气,坚定不失温情。他政治成熟,讲究策略,把革命性、斗争性、原则性、机断性糅合一起,成其思想优势。”

刘舜卿逝世十周年,长期合作共事的杨克冰书记,亲自召见《鞍山日报》总编辑,嘱发纪念文章。市委秘书长孙仲光及韩咸卿、张今昌、吴世忱、方文士等多位同志撰文,追忆刘舜卿忘我工作,秉公执纪、执法,严格律已亲和待人,关爱部属,亲自调解干部的家庭矛盾,同灾民日夜抗洪的情形深表缅怀。

刘舜卿生前两袖清风,但他的卓功煜德和高风亮节却成为后人的宝贵财富。有追忆文章写道:“他笃信马列,追求真理,匡扶正义,热爱人民。他忠贞无私,坚强不屈,英勇奋斗,献身革命。他坚持原则,严守纪律,言行严谨,深入细致,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他对上级下级及同级都能诚恳相待,一视同仁,毫无亲疏远近之分,同心同德地一道工作。他品德端正作风正派,为人敦厚,心地坦诚,表里如一,朴实无华,淡泊名位,从不争功诿过,不计较个人荣辱,即使被误解、受委屈也能正确对待。”鞍山市的悼词说:“刘舜卿同志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刘舜卿一生的言行就是他的墓志铭,满篇充满了他对“人类本性阴暗面的本能抵制。他忠诚于共产主义信仰,献身于革命建设事业,捐躯于为人民服务,坚贞维护社会正义。反观其一生,他泰然坦荡,无愧天地,敢对鬼神

铭文附录

刘 舜卿

一生奋斗,忠贞报国。匡扶正义,济贫扶弱。

追求真理,笃信马列。率众革命,救民水火。

反对旧制,为民创业。徂徕壮举,誓死抗倭

驰骋泰莱,威名赫赫。几度生死,屡遭坎坷

血战不屈,斗志决绝。荣膺模范,永载史册。

为民主政,清政廉洁。铮铮风骨,刚正不阿

克已奉公,待人谦和。坦诚纯厚,朴实无华。

铁骨内秀,睿智卓越。鞠躬尽瘁,献身忘我。

革命风范,堪为人杰。功盖鲁赢,德昭中华。


浏览:2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鲁小楠
    鲁小楠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