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色回忆录

追风者0604 发表于2025-04-18 23:19:12

                        我的红色回忆录 

                                                                    —— 传承

开篇

我叫曾鑫,1986年出生于四川南充。从我一出生就被一种特殊的气质所包围,这种气质叫作军人世家。从我记事起,“我们是军人世家,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革命军人。” 的话语总响彻在我耳边,那时的我还不知道革命军人是什么意思,更不懂得他是一种如何伟大的精神。直到有一天,听大人们人讲起了爷爷的故事........

回忆

我的爷爷叫曾宪祥1915年出生于江西兴国县兴江乡一个贫困家庭。193210月告别父老乡亲参加了工农红军,投身革命。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历经五次反围剿,人类奇迹的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驰骋沙场,转战南北,风餐露宿,九死一生,为新中国的革命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爷爷把毕生的精力,献身于党的卫生事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军看护员,卫生员,医生。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工部一所医生,四分区二所主治医师。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部卫生处主治医师,太行山野战医院二所所长,二野十五军卫生部二所所长。

在太行山工作期间,与时任护士的奶奶结成了革命爱情。共同为新中国的卫生事业默默地奉献。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爷爷在抗战时期的突出表现,组织欲调爷爷至上级单位,但是爷爷为了不让自己的健康影响到祖国军队的事业,毅然决定转业到地方。1950转业到地方后,爷爷继续坚持着自己多年的卫生事业。1955年去武汉医学院进修后,凭借在部队养成的认真负责的态度,高超的医术,一个老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先后任原内江专署卫生科科长,原南充专署卫生科科长,南充市人民医院院长等职。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在祖国建设的和平年代,爷爷一心扑在卫生事业上,救死扶伤,在所不辞。爷爷刚正不阿,党性原则极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遭受错误路线迫害,仍坚信党相信人民,矢志不渝地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

1962年,爷爷在去原南充专署开会的路上,弯腰躲避树枝导致老伤复发。当时便倒地不起。在当年7月早早地结束了自己坚守一生的卫生事业,选择了离休。离休后的爷爷仍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医务队伍的发展与壮大。每天阅读报刊,发表专业论文为后继之人贡献自己的毕生所学。爷爷淡薄名利,待人谦和。享受副厅级待遇的爷爷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从不以老红军老革命居功自傲,与群众打成一片。由于积劳成疾,爷爷晚年患上了意识障碍症,很多事情都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党费的缴纳他却记得一清二楚,每次都会指着日历口齿不清的说到“党费党费”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弥留之际,爷爷终于“自私”了一次,每天用笔一次又一次在报纸上写着“江西兴国”。为了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可以踏踏实实的想念一下自己的家。1997220日清晨,爷爷走完了他共荣而伟大的82年。

传承

20031127日,下班回家的父亲带回来一本《兴国县志》和一封兴国县志办刘宗源老师的一封信。那时才知道爷爷入选了兴国县志。时年17岁的我虽然不知道入选县志代表着什么,但是已然被爷爷种下的革命红色火种唤醒。

200412月,寒风呼呼地吹,完成所有体检的我告别父母亲朋踏上了开往部队的火车。为的就是继承爷爷的遗志,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书写堂堂正正的“军人”二字。

第一次单独出远门的我快速的适应了部队的生活,训练。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我顺利的通过了所有科目的新兵考核,尤其是射击成绩更是名列前茅。完成新兵训练,佩戴上肩章,帽徽,领花无比的光荣与兴奋,代表着我已完成了从一名普通老百姓到一名革命军人的蜕变。

随着连长宣布命令,我来到了通信团最苦的连队,成为一名有线兵。有线兵的生活非常枯燥,每天除了爬电杆架线就是在进行体能训练,这让我突然不适应起来。面对极大地体能训练,老兵的不屑,我选择了奋发图强,每天主动给自己加练。因为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个声音在提醒着自己“我是老红军的后代,我不能给我的爷爷丢脸,我要在他奋斗过的人民军队里继承他的坚毅,果敢,忠诚!”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综合素质也慢慢地可以和老兵相比。由于我身形高大,被视察的领导调到军部直属警卫连,当上了一名纠察。在新的岗位上我时刻注重自己的军容军貌,高标注要求自己。

200611月,我离开了亲密无间的战友,结束了让我一生难忘的军旅生涯踏上了回家的路。

20076月,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80周年母亲单位破例解决了我的工作问题,于是我进入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南充分公司。踏入职场,主动摒弃老红军后代的光环,从一线基层员工做起。把我在部队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带入工作中。经过几年的锻炼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对业务熟悉,对工作细致,对领导尊重,对同事和睦的老员工。俗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我虽然干着最基层的工作,但优异的表现还是让领导注意到了我。职务的不断晋升是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肯定,更是前进路上的勉励。就像爷爷毕生爱着他奋斗一生的卫生事业,我也从部队开始便从事着通讯事业。2019年突如其来的新冠席卷全球,每个家庭的生活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面对生活的困难与压力,我没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按时缴纳党费,主动申请加入当地社区的志愿者中。在当志愿者的日子里,看到一个个医务工作者辛勤工作。看到他们为居民测核酸,打疫苗的身影,我眼圈湿润了。仿佛看到了爷爷的身影,看到了继承他遗志的一个又一个同样为祖国卫生事业奋斗的后辈们!

很多年前看着户口薄上籍贯一栏写着“江西兴国”我便不解的问着父亲,父亲语重心长的回答我“那是你爷爷的故乡!”听完了爷爷故事,经历了部队的淬炼后的我才知道“兴国”这两个字的份量!如今,已为人父的我在给儿子上户口时毫不犹豫的也给他籍贯填上了“江西兴国”。为他种下了红色的火种,就如同当年爷爷给我种下的革命火种

爷爷的故事我会将给我的子孙后代听,就像当时大人们讲给我听一样。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传承! 

 

 

 

 


浏览: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