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强敌的革命同志--杨宏明 孙毅民(来源/《英雄河北》)

恩厚如水 发表于2025-04-22 20:22:41

杨宏明生于 1910年。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孙毅民生于 1914年。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在 1942 年反“扫荡”战斗中,二人壮烈牺牲。杨宏明时年 32 岁,孙毅民年仅 28 岁。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南大地上曾有一个宏毅县。这是为纪念革命烈士--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杨宏明和政治部主任孙毅民而命名的。

杨宏明,1910 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赵河乡杨家冲村。8岁就给地主放牛,13 岁到汉口当学徒工。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排、连、营、团长等职。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入抗大学习。长期的戎马生涯,把他从一个放牛娃锻炼成一名坚毅机智的优秀指挥员。

1940 年,杨宏明指挥部队参加百团大战,后又带领部队在临清、馆陶、邱县、威县之间开辟了一块方圆百余里的根据地。他十分注意发动群众,扩建抗日武装。在群众中,他平易近人,激发他们的抗日热情,使不少青年踊跃参军。仅1941 年春杨宏明就在临清组织起一个营的兵力。

作为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杨宏明指挥果断,作战勇敢。1941年6月,杨宏明奉冀南军区的命令,指挥军分区三十六团、七旅十九团等三个团和部分县、区武装,围歼驻临清伪旅长冯寿朋率领的四个团。他亲临前线进行侦察,并根据掌握的敌情制订出作战计划。此役俘敌数百人,拔除敌据点19个,缴获大批枪支弹药。

孙毅民,原名孙景彦,又名孙国英、孙一民,1914年1月25 日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大田庄村。1933年春考入冀县乡村师范学校。193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发动了冀师的第一次学潮。全面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任东进纵队民运干事。1938年3月调任南宫县西区战委会主任,不久又调任南宫县战委会主任兼县委民运部部长。同年11月,调任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担任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后,孙毅民在工作中与四军分区司令员杨宏明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使第四军分区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很大成绩。他在工作中十分重视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1940年4月新河县地方武装擅自抄收了国民党四十军军长庞炳勋家的一挺机枪、十几支步枪和一部分财物。四军分区派孙毅民前去解决。他到新河后,从抗战大局出发,严格执行党的统战政策,一方面批评地方武装违反政策的错误,对主要责任者作了严肃的纪律处分;另一方面亲自到南杨庄庞炳勋家里赔礼道歉,并表示今后要加强团结,共同抗日。庞家兄弟对孙毅民热情、诚恳、处理事情得当表示满意,并表示不再收回拿走的枪支愿意留给地方武装使用。

1940 年春季,孙毅民巧妙地利用游击战术,多次在战场上灵活机动地消灭敌人。一次,广宗县伪军 100 多人,到城北 10 公里以外的村庄去“扫荡”。孙毅民带领两个连的战士将这股敌人包围在村内。敌人负隅顽抗,我军久攻不克。为迅速消灭敌人,孙毅民将骑兵集合起来,在村周围沙行里来回奔跑,荡起弥漫的尘土,同时还让部队呐喊助威,前沿喊话。敌人误以为八路军大队骑兵赶到了,很快缴械投降。

1941 年四五月间,杨宏明、孙毅民等组成战地指挥部,在冀南军区的直接领导下,发动了临西战役。经过18天的激烈战斗,消灭伪军2000多人,打开了冀南地区的局面。

1942 年,杨宏明、孙毅民指挥部队参加了“四·二九”反“扫荡”。战斗中两人不幸壮烈牺牲。

为纪念两位烈士,中共冀南区党委及冀南行署将临清县西部及清河、清江企之三县的各一部新建为县,命名为宏毅县。

该文刊登于《英雄河北》一书

浏览: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Chief
    Chief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