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孙毅民烈士(文/张世盖)

恩厚如水 发表于2025-04-22 21:26:09

(作者张世盖是原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 36团副团长,建国后曾任解放军第二炮兵副参谋长等职)

我原来在太行区,以后来到冀南。我开始来的时候是代骑兵大队过来的,到冀南我是跟宋任穷政委在一块的,那时他在黎城开会,我们一块过来的。那是三九年,不是七月就是八月份。

九旅百团大战破德石路,因为打广州战役我负伤了,我在垂阳一带养伤,那时在二十五团一营当营长,这个时候旅里几个领导就告诉我,二十五团分到二分区二十六团分到一分区,二十七团分到五分区二个营,四分区就带了二十七团一个营下来,四分区本身有二个营,这样就组成一个团。四分区就在威县这一带,当时记得是九个县。这样由九旅副旅长杨宏明当司令。那时我本来是到二分区去的我要回那个团去。他们说二分区有人了,你到四分区吧。这时我就到四分区来了到这组建,跟着副旅长还有机关一些人,那时刚组建,孙毅民是七旅的,原来七旅是东进纵队么,以后编为七旅,孙毅民是七旅政治部副主任,还是团的政委我就记不清了。

孙毅民是七旅的,七旅照顾着两个分区,四分区和六分区。这样七旅就把原来四分区抽了一部分出来和七旅抽一部分出来组建那么一个分区。那时机关人很少,很精干。还有部队三个营,那时还没有“团”的这样一个轴心,叫我当副团长兼参谋长。我在那时才认识孙主任。那时分区有几个人呢,一个是司令员,九旅副旅长当司令员,叫杨宏明,再一个是政治部主任孙毅民,还有一个参谋长叫郑行衢,分区就是这三个领导同志。

我们那个团组建不是二月就是三月初,正式宣布番号叫四分区三十六团。开始三个营分散活动,邢济路北一个营,我带一个营搞临西,一个营保卫机关,跟机关行动。军区给的任务,要我们打通临西,企芝、邱北这个交通要道。这个地区比较薄弱,虽然加强了一些干部,从分区来说效果不是那么很好,这是分区开了一次会,军队团以上干部还有地委书记,是谁记不清了,可能是王悦尘,大概有七。八个人吧,开会讨论为什么任务完不成,就是我们的力量分散,没有抓住重点。这一次孙毅民发言我就很佩服他。他说:把我们分区的力量集中起来,重点注意临西,邢济路北请示军区,或者叫四旅派一个团来,在四分区路北活动我们分区的重点就主要打临西,临西是个交通要道,不打通这里,来回军区一送信,部队一过,或军区大部队,直属队来了都不好存在。他提出这个意见,到会的同志经过讨论大家觉得这个方案是可行的,以后军区很快就同意了,派新四旅的十团到路北活动。我们的重点就集中二个营到了临西,搞了一个多月,成绩就比较显著,这使我很佩服他的政治眼光,是有水平的,有能力的。

开会后这一个多月,效果很好,临西的工作有了新气象,敌人看普临西工作开辟的这样快,就很注意了,所以,把冯二皮从胶东调到济南,然后又调到临西来。冯二皮在下堡寺、高尔庄、丁庄这一带都安了据点,不但分区不好活动,就是军区也不好活动,四、五月军区组织了临西战役,重点打击冯二皮。孙毅民和杨司令与八旅共同组织了个指挥所。

以后又组织了秋季战役,是七月份,有七旅、八旅、四分区。打了这一段仗以后,抓了二、三千俘虏。除了罪大恶极的土匪头子、特务汉奸以外,经过教育大部分都放了,很少有再第二次当伪军的。这些工作主要由政治部来管,那时提出就是不侮辱人格,不搜腰包、不打骂,释放的时候给路费,这就争取了很大一部分人,一般披浮的人都洗手不干了,这主要是孙毅民的工作,他有很大的成绩,当时,个别人觉得可以做工作的,叫他还是回去,回到伪军里去,随抓随放经过教育,个别谈话,他们回去了,后来起了些作用。对伪军那一般工作,四分区很有成绩,也受到军区的表扬。如果要打分,政治不可能占百分之五,主要(分数 95)在孙主任这方面,主要靠他,他提出来(俘虏政策)后,提的也比较明确,他对伪军这方面的工作追的很紧,打开局面不是光靠一个方面,各个方面都要注意。这是他掌握政策方面,特别是对敌军政策这一方面,他掌握的比较好。

插一句吧,“四·二九”合围时,我们的团政治处主任解方同志在后边被敌人把手打了,打了那么大块,也伤着骨头了,敌人就来了,我们这个主任就装死,他的机密本子都在身上,前面的几个日军把他踢了几脚,后头来了邱县的伪军可能是什么队长,他掏出解方主任身上的二个小本子一看,里面都是党员名册干部花名册,他赶快把本子撕的粉碎扔掉了。解方主任最后和我一齐住院养伤,老讲这事,可以看来,我们的敌伪军工作是很有成效的。

十二连在我们团别的地方不讲,打仗打得还是很出色的,它的连长跟我是一个县的,这个人除了打仗以外,其他事象行政管理方面管的比较少。孙毅民主任在这个连蹲了不到一个礼拜就察觉了,说这个连在指挥上是个人勇敢,不注意指挥部队,这个人(连长)一打仗忙了就骂人,有时甚至战士上不去了还揍你一下这是领导方面。另一个方面生活不好,吃饭吃不好,以后,我去了,他给我讲,我说开个会吧,因为他在那里等着开会的,他先找连长谈了三次话,把他个人好的也谈了,说你打仗怎么勇敢,指挥怎么得力,也好接近群众,这些都是好的不注意指挥部队,不站在你的指但有个缺点,主要就是个人勇敢,有时好骂人,挥位置上。开始连长也不太服气,谈了两三次以后,说你回去再考虑考虑吧。孙主任很平心静气,他不发脾气。这个人最大好处是不发毛,不发脾气,他就是批评你也是心平气和的,你说不出来,他就讲事实,讲道理,所以干部战士容易接受。根据群众意见连长讲了讲,说不把这些问题解决,将来你不好工作,战斗力也提不高。这样以后就准备先开支委会,我估计这个支委会也不一定解决的很好我是这样想的。孙毅民主任讲,他的信心很足,认为这些问题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好解决。交换意见 以后,就开支委会,一上午,连长很痛痛快快的检查了,大家都鼓掌欢迎,这出乎我意料之外,最后他讲了讲,我也讲了讲,做了些检查,指导员、副连长做了些检查,这样一上午就完了。孙主任说明天上午开大会,党员不要开了,就直接开军人大会吧。一开军人大会,连长检查以后,大家很欢迎,没意见,这样这个连伤亡也少,打得也好,这个连后来成了军区的模范连队,。这个连长转变的很好,大家都喜欢他,受到军区好几次表扬。这是政治工作的威力和效果,讲的都是具体事,反映的情况也很实际,善意的帮助他,所以这个连长很感激孙主任。以后这个连长提升为副营长,他叫孙鸿全,我现在还记得他。这个连队在“四·二九”突围的时候跟着我在前边突围,伤亡了三十多人,但情绪一直没低落下去。

孙毅民生活很朴素,跟大家穿的一样,吃的一样,同甘苦共患难就表现在这里,这个人作风很好,很扎实,平时也不多说话,不象别人夸夸其谈的,你看他平时少言寡语的,可一到工作上他很深入。

他特别关心干部,不管你是犯了错误也好,没犯错误的功臣模范也好,他是视同仁的。比如突围的时候,我负伤了,他非要我带著骑兵班离开。他对病号非常关心,经常到后方医院(都住在农村)去看望,工作做的很细。

在死员都钻到里边交涉去了,以后,敌人把枪支交了出来,杨司令来了以后好把我批评一顿。最后,孙主任给我谈了谈,说我要注意指挥呀!把你搞掉了这个团不就没头了(当时团长未到任),可不能这样,以后无论如何要深思、要慎重,敌人到底是敌人呀!给我的教育是很大的,至今难忘。

浏览:1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Chief
    Chief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