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3月,由李敬堂介绍,闫作一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二、七地委分、并,军队转地方,于1944年下半年失掉关系)。为了加强抗日领导,经郓城中心县委批准,闫作一与杨勇部队的政工干部刘守军经过周密筹划,在闫作一家中组建了郓城第二区抗日区政府,选举高汝金为区长,闫作一任供给处外交员。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二区的抗日形势发展很快,群众的抗日武装力量日渐壮大,不断给日伪以沉重打击,但也在日伪疯狂“扫荡”下不断遭到血腥地镇压。至1940年,抗日力量转入地下,斗争更为艰险。此时,任供应处副主任的闫作一,工作也更难以开展。为了满足地方与部队的供应,他到处筹粮筹款。不久被敌人逮捕。在狱中,他虽遭到敌人严刑拷打,但始终没有屈服,没有向敌人交待一个字的秘密,始终咬死自己是一个粮贩子,是一个买卖人。为了营救他,他父亲卖地卖粮凑了150块大洋,地方党组织又动员各方面力量,才将他赎了出来。闫作一出狱后,马上与组织联系,找到郓城东北办事处主任黄帮祥,要求随办事处工作。但黄帮祥同志说:“对你下步工作安排,组织上考虑,你最好仍留在原地(二区)作情报工作。因为敌人对你的真实身份并不了解,二区的情况你也最熟,敌我双方你都有较多人事关系,所以组织上决定让你留在老家,仍以商人身份为党做情报工作。”根据黄帮祥指示,从1941年起,闫作一正式转入地下,在社会上成了与人合伙的棉布商人。这一时期,闫作一的地下直接领导是当时任中共郓城中心县委敌工部长、梁山支队政委的樊蕊卿。但在一般情况下他不直接与樊蕊卿见面,与他单线联系的是另一个地下工作者郭瑞服同志。1943年,由于组织人员变更,他又接受军分区敌工科朱昌达(陈克)直接领导。这一时期,他都是直接与朱昌达见面,汇报情况,联络工作。
在1941——1944年的艰苦岁月里,以商人身份为掩护的闫作一,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与二区广大抗日群众一起,与日伪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他巧妙地利用各种关系,刺探情报,分化瓦解伪军,打击日伪据点,多次营救我抗日军政干部、战士和地下工作人员,日夜往来于济宁、汶上、梁山、郓城等敌占区和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他本人虽多次被捕,但因地下党的巧妙周旋和他本人众多的人事关系,一次次骗过了敌人,获得了释放。在他的影响下,父母、妻子都在这一时期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二区的抗日核心力量。当时,他的家庭表面上是棉布商店,实际上是二区党的秘密联络站。为了掩护或营救我党我军过往干部,常常全家出动,而且每次都能机智勇敢地完成任务。郓城县敌工干部朱昌达有一次被捕,伪县长刘本功认为抓到了共产党的一条大鱼,欣喜若狂,亲自审问、劝降。但朱昌达针锋相对,对其大讲抗日救国,驳得刘本功暴跳如雷,吼叫要立即杀掉他。在朱昌达面临被杀害的危急时刻,闫作一心急如焚,经过组织同意,他冒险通过本族关系,找到曾任过刘本功的师爷、当时正任巨野伪县长的闫冠英,又找到郓南大商人张和亭,利用他们和刘本功的深厚关系,劝其给自己留条后路,迫使刘本功作了让步。最后用一名贪污犯做朱昌达替身去刑场被枪毙,挽救了朱昌达。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占领了郓城。一天,闫作一奉命以大老人商人的身份进郓城县城了解敌情,不幸又被敌人抓捕。在组织的帮助下,其父又找人托国民党县长吴汉三的关系,终被释放。回家后,闫作一立即赴南旺县找到敌工干部张国祯,和县长王云平汇报,到四区闫楼村与组织取得联系,投入与国民党还乡团的斗争中去。在那里,他协助地方党组织建立群众武装。为镇压地方还乡团的嚣张气焰,他带领武工队公开抓获并枪毙了闫增容等两个反革命分子(杀害我军两个干部的红枪会头子),大长了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地方还乡团的威风。至此,闫作一的革命身份才公开于社会。
自1938年至1947年,闫作一做地下工作的直接领导先后是李伯成、高汝金、李敬堂、樊蕊卿、郭瑞服、朱昌达(陈克)、卢双义等。对于他整个地下工作时期的情况,建国后曾任中国航空工业研究所党委书记的陈克(朱昌达)于1979年7月9日做过如下文字记述:
“我于1943——1944年在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敌工科工作,奉命到郓城一、二、三区开展工作,那时一、二、三区纯属敌占区。我认识闫作一同志是在1943年,经军分区政治部批准,是我军的地下工作者,由我直接领导。他的公开身份是商人,往来敌占区和抗日根据地,他对开展郓城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44年冬,我在郓城二区杨庄集被捕后,闫作一同志奉组织的指示,往来于济宁、郓城、汶上等敌占区,寻找各种关系,为营救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在郓城二区秘密活动时,就常住闫作一同志家里,他是二区小辛庄人,离杨庄集的敌人据点很近,大约不过二里。我曾几次遇到风险,都亏他的父亲、妻子机智勇敢地应付了敌人,保障了我的安全。总之,闫作一同志是我军的一名地下工作者,是一位坚定的抗日战士,全家是个革命的抗日家庭。”
从1948年到建国初期,遵照组织安排,闫作一先后筹建了郓城县酒厂、粮站、油厂等,都因条件不成熟,经济困难,先后停办。1951年,郓城县工商科长刘万寅和孔庆祥安排闫作一通过银行贷款开办了信城商店。1954年,闫作一带领商店人员和全部财产归入县供销社。1955年县供销社成立合作商店,他被任命为商店经理。1956年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他被安排到城关供销社任经理。他为郓城商业的起步、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什么身份,什么级别,一天天只知道南跑北奔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开创郓城供销合作事业。他虽然在建国后没有任过商业行政职务,但一提到郓城的商业,人们便会想到闫作一。
所以,中共郓城县委在1955年筹建县政协时,当时的县委书记刘涛以及负责筹办建立政协的高汝金等领导同志,考虑人选时,首先想到了商业界的闫作一。在1955年11月23日召开的郓城县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闫作一光荣当选为县政协常委。此后,在1959——1966年二、三、四届县政协委员会中,他是为数不多的连选连任的常委,成了郓城工商界在县政协中的代表人物。在1966年——1977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县政协班子瘫痪,工作停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落实党的统战政策,1979年9月县委决定筹备恢复县政协的工作。经当时县委领导研究,由县委统战部副部长黄维元同志找到闫作一,责成他专职负责县政协的恢复、组建等筹备工作。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原县政协人员有的已调走,有的已病逝,原有人员极少,工作很难开展。但闫作一怀着高度的革命责任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走遍全县许多公社和村庄,到各界人士中去访问,一个人一个人拜访动员。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奔波,在调查、了解和摸清了全县各界代表人士的基本情况之后,闫作一向县委统战部做了全面汇报。经县委研究,终于在1981年4月8日胜利地召开了郓城县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在这届会议上,县委领导让闫作一代表县政协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并让他汇报了恢复、筹建五届政协委员会的全面工作。在这次会议上,闫作一再次当选为常务委员,从1979年9月始驻会工作。会议之后,他继续坚持与全县教育、工商、文艺、卫生、宗教及各界民主党派有关人士的联系,帮助各界人士进一步组织建立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理论小组,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界经他动员组建的政协学习小组有100多个,参加学习的各界人士达1000余人。为了将学习引向深入,他主持召开了三次全县政协学习经验交流会,会议上共有35名各界代表作了典型发言。这种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学习活动,受到全县各界人士的欢迎,多次爱到省、地、县党、政领导的表彰,也引来了许多兄弟县、市政协的学习代表团来郓城参观学习。
1985年召开郓城第六届政协委员会时,闫作一已是72岁的老人,为了照顾他的身体,组织上给他安排了离休(正县级待遇),但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仍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陈传铮(1998年整理)
浏览:11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