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德春,字玉生。1914年6月出生在山东省单县邓尧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全家靠租地主几亩薄地度日,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贫困生活。由于生活艰辛,其父不久病逝。德春排行为二,下有三个兄弟,看到家中的窘况,幼小的心灵中早早就萌发了为家分忧的念头。除帮母亲照看三个弟弟、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外,还到处采树叶、剜野菜,以补家里的生活不足。
陶德春性格豪爽,为人处事富有正义感,爱打抱不平。他看到有钱人家吃得好,穿得暖,而且还欺负穷人,心中总是忿忿不平,决心长大了要打富济贫,铲除社会不公。他几欲求学,终因家贫而未能如愿。后在亲友的劝说和资助下,母亲才把他送到黄石楼第五高小读书。入学后,他十分珍惜学习机会,深知母亲含辛茹苦供他上学是多么 不易。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后,德春都是刻苦学习,从不浪费点滴时间。由于性格好强,加之天资聪明,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1929年夏,陶德春高小即将毕业,正值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在河北涿州举办的学兵连来单县招生。他随即投笔从戎,以优异成绩被学兵连录取。在学兵连里,因品学兼优,积极上进,常被誉为标准学员。结业后,被分配到冯嫡系粱冠英部。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冯军大部被蒋介石收编。陶德春从中看透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本质,对其腐败无能深恶痛绝,毅然离开国民党部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返乡后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蒋介石不但不去打日本,反而叫嚷“攘外必先安内”。陶德春义愤填膺,又苦于找不到救国之路,一度陷入迷惘之中。
1936年10月,国民党菏泽专员孙则让为扩展其实力,打着抗日旗号,创建了菏泽红庙乡村学校,主要招收冯玉祥旧部军官。陶德春与同乡段景民、程华亭等胸怀抗日大志遂去报考,训练两月后,分配到菏泽保安大队二营七连任一排长。此间,由于不满孙的假抗日、真反共的主张,他与该连连长程华亭、三排长段景民及李洪祥等10余人,秘密结拜,酝酿拉出武装,找机会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因不慎泄密被告发,于1937年再次被迫返乡。
二
“七七”事变爆发后,山东的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日军大举南侵。陶德春的家乡南临黄河故道,是山东与河南的接合部。这里土匪四起,烧杀抢掠,祸害百姓。面对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陶德春受共产党人的影响,同在单南开展工作的中共党员陈玉章、吴云汉、张继昆等一起,利用亲朋关系,深入到各个村庄,以各种机会宣传发动抗日,唤起人们的觉醒,动员进步青年参加抗日救国团。经近半年的艰苦工作,提高了单南各阶层对抗日救国的认识,加快了组建抗日武装的进程。中单县县委认为组建抗日武装的时机成熟,决定在黄石楼第五高小举办抗日青年训练班。1938年2月,训练班正式开学。陈玉章负责训练班的领导,吴云汉负责大队工作,孟静之为指导员,并邀请当地士绅小学校长黄宗轩为训练班主任。陶德春在训练班里,系统地学习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与策略”、“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群众工作方法”等理论知识。特别是县委书记李毅等中共党员深入浅出的讲解,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民族爱国热情,增强了抗日救国的信心。他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国救民,只有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才是真正的抗日队伍,从而坚定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信心和决心。
训练结束后,以训练班的骨干为基础,成立了40余人的单南第一支抗日武装。陶德春是其中的主要骨干,由于他精明、能干、赤诚救国的坚强信念和勇赴国难的行动,赢得了党组织的信任。不久,经张继昆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三
陶德春入党后,即以满腔热忱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1938年5月,自卫队获悉土匪头子耿某,带领200余人窜到丁庄、刘四楼、郭庄一带进行抢劫,抓走几十名群众,劫走四大车物资,正向马楼方向逃窜。陶德春当即采取果断措施,及时伏击了土匪,营救了被抓的群众,夺回了被抢的物资。初战告捷,自卫队声威大振。同月6月,为了训练和补给的方便,县委决定自卫队接受旧县长乔琅亭的邀请,参加国民党县政府组织的整训。陶德春随队到县城琴台后,被编入“县抗日大队”第三中队。7月2日,日寇吉谷师团从砀山向单县进犯,国民党军政人员闻讯后弃城逃跑,惟我三中队在南旧关、张子楼一带阻击敌人。陶德春带领部分队员在南旧关南青纱帐内,阻击敌人近二个小时,打得日寇昏头转向,不敢前进。后因完成预定任务,遂撤出战斗。这次战斗有力地滞缓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大长了我抗日军民的志气。
日寇从县城自动撤出后,为防止被国民党吃掉,县委决定三中队离单县东进,去丰县欢口后,三中队被编为二总队机炮连。从此,陶德春就随二总队一起转战在湖西战场上。
1940年6月,苏鲁豫支队奉命南下,单县地方武装大部分升级随行,单县西南地区一时为“七路”朱世勤所控制。在这险恶的环境下,陶德春带领皇岗区中队30余人,战斗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他们经常采取突袭的方式到边沿区郑堤口一带活动,驱逐打击小股敌人,掩护区乡人员开展工作,保护群众利益。为防止土匪袭击、抢粮拉户,还组织各村进行联防自卫。黄河支队一团(后改为十团)横扫单县西南土匪后,形势开始有了好转。为配合地方开展工作,成立了以敌工股长李汝太为团长的单县西南工作团。单县县政府在工作团配合下,由高文甫、孟静之率领,进入到浮岗集一带活动。不久建立了辛滩区,陶德春任区长。
四
陶德春上任不久,党组织考虑到他地理熟悉,社会经验丰富,和土匪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且有志有谋,是做敌工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调他到单县西南敌工站,配合李汝太开展工作。他愉快服从组织安排,为 掩敌耳目,改名李自耕,在敌占区赵集以开杂货铺为掩护,建立了地下情报站,并任站长。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掩护地下人员,做日伪军的争取瓦解工作,配合我党政机关和主力部队开辟新区。他在当地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工作开展的很有成绩,和不少有影响的土匪成了把兄弟和酒肉朋友。利用这些方便,为我主力部队提供了大量的可靠情报,并把情报网扩展到马牧、虞城、商丘等一带。在他的影响下,弟兄四人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其弟德胜、德振成为我党优秀的地下交通员,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
1941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困难的一年。3月,伪区长牛云山盘踞在袁寨据点,不断骚扰我根据地,影响我情报线路的畅通。陶德春以做生意为掩护,深入据点,通过内线朱云峰,摸清了敌情后,随即派人将情报送往分区。次日夜,我十团三营利用敌换岗之机进入据点,活捉全部伪区部人员,缴获一大批武器,打通了虞城、商丘的情报交通线。10月,十团攻克高韦庄后,为扩大战果,决定尽快拨出董寨据点。教四旅旅人邓克明命陶德春前去侦察。陶德春受领任务后,化装成老百姓,摸到了寨子周围,摸清了敌火力配系、兵力部署等情况,绘制了2份地形图。23日夜,十团三营一举攻克董寨,活捉了虞城县伪商会会长的父亲,迫使其与我鉴定了立功公约,为开辟虞城县的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以上的军事打击和我们采取的一系列分化瓦解敌军的方针,煞住了土匪的嚣张气焰。
1942年2月,陶德春在虞城从汉奸团长周传起、日谍报队长耿连清口中获悉,日军第十团300余人在邓尧整训,已集中马牧、虞城、商丘日伪军计1500余人,明早2时前去围剿 。他火速赶回邓尧,向尚明团长作了汇报,随即将部队及群众转移。日伪围剿扑空,避免了一次巨大的损失。是年底,日寇扫荡湖西根据地后,我后方军械厂遭严重破坏。因制造手榴弹缺硫磺,主力部队又需补充大批子弹,在解放区内一时无法解决。为解决部队燃眉之急,陶德春与李汝太二人直奔商丘张岚峰部,在其军需处长刘希的帮助下,搞到了一批硫磺和几千发子弹,秘密返回途中,在刘堤圈堤口遭土匪截击。陶德春沉着冷静,开口便问:“你们是哪个部分的,叫你们头目来见我“。一个匪兵忙说:”你二人有钱给我们穷哥们留下,没钱吧车子放下,见我们头目干啥。”陶德春假装生气地说:“我是陶德春,有名的陶二爷,你们真是狗胆包天,敢截你二爷,是不是活到头了。”一群土匪见其口气很硬,连连赔礼放行。当走到黄岗集以东时,正是拂晓,又与”七路“一百余人相遇。陶德春对李汝太说:”汝太同志,咱躲是不行了,你是外地人,你喊声是哪部分的,站住,敌人听你是外地口音,准以为是真八路,一定炮,那时咱在打他几枪,就可闯过去了。“果然不出所料,当距敌约20米时,李汝太喊了个口令,七路兵听后以为是遇到大批八路军,赶快左右散开落荒而逃。他们二人连放几枪,赶快前行,顺利赶回了目的地。
1943年9月,商丘地下工作者送来情报,日伪军正在商丘集中,准备扫荡我湖西抗日根据地。为准确掌握敌情,陶德春奉王秉章司令员之命,从虞城县东马庄伪保安队长曹永年处,经苗堤圈孙良诚司令部,到商丘豫东剿匪司令部。在虎穴内通过内线,掌握了日伪军扫荡湖西的时间、路线、兵力等重要情报,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为夺取反扫荡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4年2月,我区中队到大王庄一带活动,与虞城县伪大队500余人遭遇,区中队战士刘圣法被俘,敌准备夜间将其活埋。陶德春获悉后急找日谍报队长耿连清晓之以理,叫他戴罪立功,设法营救。耿连清随即用假活埋的办法,用刘圣法的衣服包个草人埋入坑内。刘圣法在陶德春的掩护下,连夜逃出虎口,返回了区中队。
五
1944年春,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进一步加强对敌伪军的争取工作和交通要道的管守 工作,地委派单县西南敌攻工支站外勤干事王欣赶到赵集,在陶德春开的杂货店当伙计,配合陶工作。他们在一起分析了敌情,认为日本法西斯的末日即将来临,抗日战争出现空前有利的局面。单县西南地区的伪顽军经常处在我军强大的政治攻势和不断的军事打击之下,军心动荡,士气低落,是我开展敌伪军争取工作的最好时机。国民党二十四旅旅长李子仪有其伯父国民党山东省党部要员李文斋的支持,反动立场极其顽固,是我们的主要敌人。曹永年驻扎西马庄,出身兵痞,是个典型的“有奶便是娘“式的人物。刘西轩既当过兵又干过土匪,是个标准的投机派。曹、刘被李收编后,表面上似乎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机构,但在内里却是尔虞我诈,貌合神离,决定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针,争取刘西轩、曹永年,孤立打击李子仪。经慎密考虑后,陶德春利用早年发展的关系户崇雨露、崇保亭父子,直接带王欣以八路军联络员身份去西马庄,与曹永年谈判,商定了互不相犯条约。同时派蔡福祥到东马庄刘西轩处做工作,以争取其相机起义投降。
1944年5月,军分区决定拔除李子仪在杨庄的据点,派陶德春去西马庄曹永年据点,王欣到刘西轩据点,开诚布公地做他们的工作,不叫他们增援。13日夜,十团在单县西南大队的密切配合下,向杨庄据点发起了总攻,经激战据点被攻克。除李子仪率百余人逃跑外,其余均被我军全歼。
杨庄据点拔除后,单南境内只有少量土匪。为扩大战果,陶德春毅然去东马庄做刘希轩的工作,促其早日起义投降。早年由于敌工工作的需要,他曾于刘西轩拜把为交。到据点后,正遇上李子仪及国民党中央委员、军统特务王汉三。王汉三来东马庄的任务是亲自指挥李子仪及部下反共,与共产党抢占地盘,利用日寇最后的势力在这块地盘上建立反共基地和训练特务等。劝说曹
刘不出兵增援都是他的主意,早对其恨之入骨,决心除掉这个仇人。但他们知道陶德春与刘西轩的关系,在东马庄不好下手,因此暗派4人埋伏在陶德春回去的必经之路。中午,刘西轩设宴招待,李、王作陪。陶德春私下向刘西轩晓以大义,陈述利害,指明前途,叫他早日弃暗投明。因突遇李子仪、王汉三,不便久留,饭后即准备回去,刘西轩叫人牵马将陶德春送至寨外。陶德春刚上马走到寨东北处不远,便遭敌伏击,他随即拔出匣枪连打三发,击中敌一人后当场牺牲,时年仅30岁。
噩耗传来,单县西南各阶层人民群众无比悲痛,当地群众将其安葬在家乡邓尧村。单县西南工委暨湖西军分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沉痛悼念我党的优秀党员、出色的地下工作者陶德春同志,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抗战胜利后,他的忠骨被移放在湖西革命烈士陵园。
浏览:8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