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讲述渡乌江

Admin 发表于2015-12-25 13:01:09
进军
央红军连续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四道封锁线后,于一九三四年年底到达黔东南的黎平、锦屏、镇远地区。林彪军团长、聂荣臻政治委员面告:“进抵黔北夺取遵(义)桐(梓),发动群众....是野战军当前的战略方针”
遵义是黔北重镇,是贵州第二大城;桐梓是贵州烟鬼主席王家烈及其“剿匪军后备总指挥”侯之担巢窝;乌江(又名黔江)是贵州的第一道大川,由西南向东北斜贯贵州,把贵州划成南北两部,这条江实为遵桐南面之天然嚣慧辈嚣将军屏障。
位于遵桐之间的娄山关,有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欲下遵、桐,必先渡此江,过此关,才能说到攻城。
我第一军团第二师在攻占老黄平(黄平旧县城)后,又担任了迅速渡过乌江,攻下遵、桐的任务。指战员都了解到遵、桐是当前必取之战略要点,而我们是先头师,为了执行党的路线和军委的战略方针,大家都抱着最大的决心,非把“天险乌江”和难破的娄山关摧破不可!部队一面向乌江进军,一面开始了情况的侦察和政治动员的准备。
“同志!此地到贵阳多少路?”“只有一百八十里!”“贵阳好打吗?”‘王家的人(王家烈的兵)不多,你们红军大队去打,那一定能打开呀!”“是!我们就要去打贵阳,把贵阳打开来好不好?”“好呀!贵阳打开了,王家烈就不能再向我们老百姓敲诈了!”就这样,进攻贵阳的扬言,已经从老黄平到处传播出去了。
我们师经过一天半行程,到达了乌江南一百二十里之猴场。群众夹道欢迎。该地伪区公所及由余庆方面被我右路第一师击溃之一个团,早已闻风而逃。群众告诉我们:“乌江自古称天险,两岸壁陡,水深流急,不能通船,很难过渡。江北岸早就有侯家(侯之担)的人把守!”
过长征年
年底最后一天,部队照例是要开盛大的同乐会,庆祝一年来所获的胜利,检讨一年来的战斗和工作,组织游艺会餐。这次过年是在长征途中,与往年不同,会餐游艺都在比较小的单位简单进行,而且不是主要内容,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当前的战斗动员上。连队的晚会,都在报告和讨论当前战略方针,宣传鼓动突破乌江的意义。“突破乌江”、“拿下遵桐”、“完成先头师的战斗任务”、“到遵桐去庆祝新年……”是当时的战斗口号。部队经过党的支部会议和军人大会的动员后,紧张愉快,信心百倍。“四道封锁线都一连突破了,还怕这条乌江”,“乌江再险,也拦不住红军飞渡”,是当时每个指战员共有的胜利信念。
侦察
新年的第一天,是渡江战斗开始的一天。前卫团已逼近江边之渡口进行威力侦察:江面宽约二百五十米,流速每秒一米八,南岸要下十里壁陡的石山,才能至江边;北岸又要上十里之陡山,才是通遵、桐的大道,两岸渡口东西两旁都是悬崖绝壁,站在江边一望,碧绿的江水,墨黑的石山,所谓天险乌江真是名不虚传!本来南岸有几间茅房,但敌人怕被我利用,已放火烧尽。
我先头部队已到达离江边三里的地方,对岸敌人并未发觉,仍在拼命做工事。前卫团团长耿飚同志,化装到江边进行实地侦察,获悉敌人在渡口大道旁配备有连哨;渡口上游约五百米处有条极小的横路,与渡口大道相通,勉强可走人,但是那里两岸沙滩极少,登岸很难,敌人并配备有排哨;在离江水百余米之岸上,敌人筑有工事。离江边二里的一个庙里敌人配备有团预备队;其总预备队约一个团则在离江边五里之半山上。
尖兵连占领离江边数百米的一个榨油房时,敌人发觉了,“乒乓”“乒乓”向南岸打枪。前卫团的干部及我们几个师的干部进行过实地侦察以后,判断了情况:渡口中大道是敌人的防御重点,工事较强,兵力较多;渡口上游五百米处,南北两岸勉强能攀登上下,而敌人对此处没有大的注意;其余各处均是无法通行的绝壁悬崖。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决心佯攻渡口大道,主攻渡口上游之羊肠小道。
为吸引敌人的注意力,部队立即向渡口边搬运架桥材料,表示要在此处架桥。敌人果然在渡口对岸赶修工事,不断向我方射击。
与此同时,工兵部队在赶制竹筏,作强渡及架桥准备。我们又挑选了善于游水的指战员十八人,准备游水过江,驱逐敌人之江边警戒,掩护后续部队强渡。十八个红色勇士接受了这一任务之后,无不士气激昂。他们都一致表示:“为突破乌江,完成作战任务,冷风冰水,绝不能阻挡我们前进!”  
“水马”过江
一切都准备好了,强渡决定在二日进行。此日冷风飕飕,细雨绵绵。九点钟光景,渡口方面佯攻动作开始了。敌人慌忙进入工事,不断向南岸射击,大叫:“快点!共匪要渡江了,来了,打呀!”正当佯攻方向打得激烈时,主攻方面的机关枪、迫击炮也打响了。
我第一批八个英勇战士,在猛烈火力掩护下,赤着身子,每人携带驳壳枪一支,“扑通”一声跃人江中。在那冰冷的水里游泳,困难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八个勇士为了全军的胜利,在十几分钟后,无一伤亡地到达彼岸,隐蔽在敌警戒线之石崖下。此时敌之警戒恐慌万状,大叫“来了!”“过来了!”“注意!”八个勇士虽然过去了,但交由他们拉过去的一条准备架桥用的粗索,却因水宽流急和战士体力不支,未能拉得过去。
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决心继续以竹筏强渡。第一个竹筏撑到中流,受敌火力射击翻掉了。虽有八人已登彼岸,但无后续部队无济于事,只得召这八个人游回南岸。其中一个同志赤身冻了两个多钟头,因受冷过度,无力游回,中途光荣牺牲。第一次强渡,遂告失败。
偷渡失败
第一次强渡虽告失败,但完成战斗任务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我们接受了白天强渡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定实行夜晚偷渡,以避敌人射击,减少伤亡。工兵迅速赶制双层竹筏,部队再次进行了政治动员。黄昏后,担任偷渡之第四团第一营,肃静地集结在江边,此刻除江水汩汩和敌人在北岸打来的零星枪声外,到处是一片静寂。竹筏划手配好了,第一连的五个战士首先登筏,并约定靠彼岸后用手电筒向我岸示光,以表示到达,待等齐一排人后,才开始向敌警戒袭击。
第一筏偷偷地往江中划去,敌人没有发觉。第三连连长毛正华同志率传令员一人(带枪一支),轻机枪兵三人(带机枪一挺),登第二筏再往江中划去。第三、四筏是预定在前者登岸后再去。第一筏出发已二十几分钟了,还不见电光显示,是否已靠彼岸,实难猜测。一个钟头后,第一筏的五个战士沿南岸回来,报因水流太急,黑夜里无所指向,划至江中被冲下两里许,才靠南岸,弃筏沿岸摸索而回。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筏是已靠彼岸或被水冲走,就更难判断了。然而不管如何,有再划一筏、再试一下的必要。可是,第三筏划至中流,已无法再进,不得不折回。直到此时,第二筏的毛连长仍然毫无消息。这样第二次偷渡又告无效而停止。
再强渡
从后面追击我军的蒋军薛岳部队快要追上我军了,时间宕延,敌情紧张,军委电促迅速完成渡江任务。忠实于革命事业的红军指战员具备着誓死为胜利奋斗之决心,强渡偷渡虽接连失败,但毫不灰心丧气,无论如何,要战胜乌江。随即决定白天再行强渡,利用白昼强渡一面便于发挥掩护火力,一面便于划筏。
经过两天的隔江战斗,在“红军‘水马’过江,火力非常猛烈”(敌守江团长给其旅长的报告中这样写着)的威胁下,敌人又增加了一个独立团,一面沿江加修工事,一面用追击炮不断向我岸射击。一方是无论如何想抵住,一方是无论如何要突破。抵住呢?突破呢?问题只有在战斗中才能解决。
三日九时,强渡开始了。我们对大渡口仍然只以小部队佯攻。渡口上游五百米处,在我浓密的火力掩护下,载着轻装战士的三个竹筏(共十余人)一齐向敌岸划去。敌人虽拼命向渡筏射击,但在我猛烈火力掩护下,三个竹筏上的战士在划到中流以前,均未伤亡,一个划手的竹篙虽三次被敌火力打断,但不管敌火力如何猛烈,还是坚决继续强划。三个强渡筏子离敌岸不远了,敌人极其恐慌,拼命向强渡的“水马”射击。
正在这时,敌军士哨抵抗线脚下石崖里,突然出现了几个人,并且向敌人军士哨阵地方向运动,一会儿在贴近敌人军士哨阵地的地方,响起了轻机枪的射击声,接着是一阵手榴弹爆炸声。敌人的军士哨被打得落花流水。从石崖底下冲上去的几个人,迅速占领了敌军士哨抵抗线,接应了我三个竹筏上的小部队迅速登岸。这时,大家都感到奇怪,那从石崖底下冲上去的几个人是谁呢?“是毛连长他们吧,我看一定是他们!”“他们五个人果然登了岸呀!”
毛连长
接应我们登岸的正是毛连长。原来毛连长和四个战士乘坐的竹筏,在二日晚上竟然靠了彼岸。他们登岸后,一直在盼望后续部队渡过江,却总不见来。他们在离敌只二三十米的情况下,打手电筒很容易被敌发觉,为了与后续部队取得联系,用了火柴示光,但因火光微弱,相距又远,南岸并未看见,结果两岸彼此都无从判断。
他们隐蔽在敌人脚下,听见敌人在说:“快做呀!今天晚上无论如何要做好!‘共匪’明天必定又要强渡的!要做厚一点!‘共匪’炮火太厉害了!”查哨的敌排长也来了:“三班长,工事做好了吗?要注意呀,他们的‘水马’说不定晚上还会过来啊!”
毛连长知道我们一定会打过乌江的,因此决定等待时机再动作。一个战士在江水旁边石崖底下冷得不耐烦了,贴着连长的耳朵低声说:“连长,屙痢绝个!他们不来济,弄个弄绝个(江西会昌之方言,意思是倒霉)!样办使啊(意思是怎么办)?”毛连长坚定地告诉他:“不要紧,他们会来的。如果今晚不来,明天会来,如果实在不来,我们躲在这里也不要紧,自然有办法,你不要着急Ⅱ巴!”此时只听得敌人士兵在谈论说:“这些红军真厉害,昨天上午那些‘水马’真不怕冷啊。
隆冬腊月,水冷刺骨,还敢泅水过来,好在没有过来几个,否则糟糕。”“我听排长说,这是他们的先头队伍,再两天大部队来了,更会不得了!”战士们听到敌人如此恐慌,更充满了信心,一个战士向连长提议说:“我们去打垮上面这一班人吧,有把握。”
毛连长阻止说:“我们几个人去同敌人打,固然可以把这一班人打瘫,但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泄露秘密,暴露意图,对整个行动有害。”毛连长招呼着四个战士紧紧团在一块儿,迎着刺骨冷风,忍冻过夜。过了一会儿,轻机枪班的一个战士突然不见了,其余几个人到处摸索都找不着。漆黑的夜,不辨咫尺,又不能叫喊,实在无可奈何。毛连长警惕地思考着在这极恶劣的环境下,这个不久前才从白军中俘虏过来的新战士会不会投敌告密?毛连长坚决地对其余三个战士说:“万一敌人发觉,我们只有坚定沉着地待敌靠拢后以手榴弹对付,打死一些后,实在打不过他们,一齐投江。
我们是红色战士,我们宁死不投降,投江而死是光荣的,投敌而生是耻辱。”再过一会儿,那个战士又摸了回来,他说:“我摸到哪边屙屎去了。”毛连长说:“屙屎就在这里屙不好?走出去不怕敌人发觉。”“连长,屙在这里会臭的!”连长笑了笑说:“那不会用泥盖着。”战士再没有说什么,五个人便挤在一起,在这江水浩浩、冷风习习的乌江边石崖下过了一夜。第二天,当强渡的三个木筏快接近岸边时,他们立刻爬出石崖,向敌军士哨发起了攻击。
二十二个红色英雄
第一批强渡的十几个战士与毛连长等会合后,迅速扩展胜利,通过敌军士哨抵抗线,继续向敌排哨仰攻。接连几次手榴弹后,在轻机枪掩护下,战士们便与敌人拼上了刺刀。敌人一个排死伤过半,排哨抵抗线被冲垮了。正当他们进击到那壁陡石山上的一条小路边时,敌人的预备队增援上来了,敌人三日早晨又增加了一个团,到此时守敌有第三团、教导团、独立团,由侯之担的亲信旅长林秀生指挥,增援之敌约一个营,居高l临下实行反击,我十几个战士无法再进。这个地区只有一条唯一的羊肠小道,敌人想沿着这条小道继续往下反击,但被我岸密集的火力封锁住了,无法下来。有趣极了,每当我防空排长(他在湖南道州时曾打下敌人一架飞机,因此而得此名)的重机关枪一扫射,想下来的敌人就像从山上滚石头一样,一个个往江里直落,乌江之险可以想见。同时,右翼大渡口边担任助攻的我军部队,也在用竹筏作强渡的准备。
过去了一排人以后,我们又派了总支书记林钦材、政治保卫局特派员周清山同志去领导火线政治工作;接着第一营营长罗有保也过去了,这一排人又进行了一次冲锋,把企图反击的敌人稍稍打退了一些,我们又向前进展了一点。但因为山陡道小,部队无法展开,到了半山腰,终于又被迫停止,无法再进。侯之担的“健将”林秀生亲临前线督战反冲锋了,我最前面的一个班,在敌火力之下,大部伤亡,并被迫后退。敌人又企图压下山来。我们的政治干部对战士们说:“同志们,退不得。后面是江,退就是死!”后面一个班增加上去了,扼住了敌人。因为地形关系,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地形极度限制着战斗的进展,后续部队在继续筏渡。正在敌我相持不下,罗有保营长发现了左侧的一处石壁可以攀登上去,旋即派一个班沿此处试行攀登。经过战士们的摸索,真的在那巍峨峭壁之间爬了上去,占领了敌右前方之一个石峰,一阵猛射,敌人便站不住了。正面的部队利用这一机会发起了冲锋,敌人开始动摇了。此时强渡部队已过去了一个连,不久便夺取了敌人的主要抵抗线。此时大道渡口之敌听见其右翼的冲锋号、喊杀声、手榴弹、炮弹爆炸声,知道事情不妙,也开始溃退了。我先头的一个连即跟踪猛追,把敌人全线击溃。天险乌江,就这样被突破了。最先过去的,只有二十二个人,后来部队称他们为“二十二个红色英雄”。
猛追
敌由江边败退,直向通遵义大道之猪场逃窜。我先头一个连,并未停顿等待后续,立即跟踪猛追,弄得敌人三个团鸡飞狗跳,草木皆兵。“双枪兵”丢的满路烟枪,一个所谓“三八式连长”(他一连人都是三八式枪,是侯之担的卫队)负了重伤,其士兵用绳子捆起他手脚,像抬猪一样抬着走,结果在半路上抬死了。
猪场是敌“江防司令部”所在地。那个江防司令林秀生从江边逃回,连司令部的文件电稿都不要了,带着溃不成军的三个团不要命地往遵义逃窜。我追击的一个连当即于下午五时占领离江边四十里的猪场。据群众告诉:“双枪兵”们说,“红军的‘水马’真不怕死,不知道怎么,乌江都过来了!红军的铁锤炸弹(即木柄手榴弹)真厉害啊,一个就要几条命!”所谓“江防工事,重叠而坚,官兵勤劳不懈,扼险固守,可保无虞(林秀生给侯之担的电报)。”结果只是“莫道乌江天堑,看红军等闲飞渡”!
谁在收藏
浏览:73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