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警卫团内卫班战士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

Admin 发表于2016-01-05 09:17:32
    1944年9月8日,是延安金秋季节一个普通而又很不平常的日子。这天清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共中央社会部在这里为一个普通士兵——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与会者有枣园机关的干部、学校学员和警卫团的指战员。
  简朴庄重的追悼大会开始了。毛泽东主席缓步登上会场的土墩,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作为对张思德同志的纪念和哀悼:“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一位普通战士,为何得到党的高度赞扬,成为亿万军民学习的楷模?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脚步回溯,看看他成长的足迹吧!
  1915年农历三月初六这天,是谷雨节。四川仪陇县六合乡韩家湾的佃农张行品家,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妈妈望着这个瘦弱孩子,给他取名“谷娃子”。
  1933年中秋,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开到了六合场,带领乡亲们打土豪、分田地,成立了六合乡苏维埃政府。六合场的青年后生们纷纷报名参加红军。平时在村头路口站岗放哨、查奸防特的少先队副队长谷娃子,头一回向红军干部说出自己的大名———张思德。从此,在红四方面军的队伍中,增添了一名忠诚的革命战士。
  张思德入伍后,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明白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心胸开阔了,斗志更旺了。不久,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1933年至1934年粉碎国民党军对川陕根据地的两次大规模围攻的战斗中,张思德英勇杀敌,屡立战功,被战友们称赞为“小老虎”。在攻打关口梁的战斗中,他参加尖刀班,冒着弹雨枪林,和战友搭成人梯,攀上寨顶,炸开寨门,为部队打开了通路。接着,他带领6个战友,扼守一个山包,粉碎了蒋军两个排的多次进攻。在另一次战斗中,他迎着道道火光,冒着子弹飞鸣,跑进深谷,攀崖绕行,插入敌后,接近敌阵,扔出手榴弹,炸死了敌人,趁着浓烟,扑上高坡,夺来了机枪一挺,然后,他端起机枪,向另外一群敌人猛烈扫射,打得敌人倒地丧魂,又夺来了一挺机枪,他接着高呼一声:“冲啊!”战友们一齐冲上去,歼灭了敌人。他虽负了伤,却满脸笑容。在又一次战斗中,他迎着浓烟烈火,在水田、小丘、深沟里,持续与敌拼搏。子弹打光了,敌人扑上来,他就用手榴弹炸死敌人。后面敌人又上来了,他在田坎上同敌人白刃格斗。一个敌人举枪向他刺来,他猛挥大刀,将枪拔开,一脚把敌人踢进水田里,再在敌人脖子上连砍两刀。接着,又有两个敌人向他扑过来,他用脚猛击田水,使敌人的头上溅满了水,两眼都迷住了。当敌人急着摇头擦眼时,他用全力扑上去,举起大刀,把他们劈死了。这时,飞来一颗子弹,打伤他的右臂,连长叫他下火线,他倔强地说:“不,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战斗!”
  全国抗战爆发后,张思德所在部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部队中的老弱病残人员被留下来,编成一个警卫连,负责警卫关中云阳八路军留守处和残废军人医院(即荣誉军人学校)。当时,张思德身体患病,被编入警卫连,任一排三班副班长。
  警卫连刚成立那阵,班里好几位同志病重,卧床休息。张思德端吃端喝,像亲兄弟一样侍候患病的同志。晚上站岗,他经常连站两班,让患病的同志多休息一会。他是副班长,负责班里的内务卫生,可他很少命令其他同志做这做那,而是自己动手,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大家。班里的水用完了,他就去打水;地脏了,他就去扫地。他的手巧,补衣服、打草鞋都很在行,一有空就帮同志们缝缝补补,一天到晚总是闲不住。在班务会上,大家表扬他时,他却说:“我的病轻,多干点没啥。”
  1939年春天,云阳的国民党军队背信弃义,开始制造摩擦事件。为了顾全大局,留守处和残废军人医院于秋初开始长途行军,向旬邑土桥一带转移。
  有一天行军时,张思德在路边发现了一片马兰草,就用刺刀割下来,捆成一捆,背在身后。晚上宿营后,他就赶着打草鞋,等他一口气打完3双草鞋,已是鸡叫头遍了。第二天,他把这3双草鞋送给鞋子最烂的3位同志穿。留守处和残废军人医院的同志到达土桥之后,天气开始变冷了。为了解决冬季取暖问题,上级决定烧木炭3个月。张思德懂得烧炭技术,于是他和班长带领战士们上山烧木炭。每次炭窑点火后,张思德就守在窑边,累了打一会儿盹,再接着干。等到窑烧好,他的眼睛也熬红了,人也累瘦了。烧炭结束后,他被评为劳动模范,留守处奖给他一条毛巾和一个笔记本。
  1940年春天,张思德随警卫连回到了延安。不久,他被分配到中央军委警卫营担任通信班长。在通信班期间,他去南泥湾开过荒,种过地,也进山烧过木炭,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2年秋,军委警卫营和中央教导大队合并,成立中央警卫团,吴烈任团长兼政治委员。当时,上级决定张思德由班长改当战士,张思德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到一连二排四班当了战士。四班的班长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同志,年龄也比张思德小,可是张思德很尊重班长,积极完成班长交给的工作,维护班长的威信,帮助班长抓好班上的工作。为此,他受到领导的表扬。
  1943年初春,组织选派张思德到毛泽东身边的内卫班当警卫战士。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距城有十多里。那时候,正值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毛泽东工作十分繁忙,常常要去延安城里开会。毛泽东每次外出,内卫班便跟着他前往。
  毛泽东乘坐的黑色轿车,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赠送的。车身宽大,可以乘坐10个人。车后有一个专供警卫人员站立的踏板。
  站在车后担任警戒,要比坐在车里辛苦得多。夏天,车后尘土飞扬,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冬天,车后寒风凛冽,冻得人手脚发麻。但是大家都把站在车后值勤看成是一种光荣,争着担任警戒。张思德到内卫班后,每逢毛泽东外出,汽车刚一发动,他就站在车后,抢占警戒位置。几乎每次都如此。大家要换换他,可无论怎么说,他都不肯,说:“我喜欢冷风吹。”大家对他没有办法。
  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军大举“扫荡”,我根据地日益缩小,陕甘宁边区也财政拮据,粮弹匮乏,形势十分严峻。中共中央、毛主席号召一切机关、学校和部队,必须在战争条件下实行种菜、养猪、打柴、烧炭、发展手工业和部分种粮,大搞生产运动,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胜利地度过抗日战争的难关。
  1944年夏天,中共中央社会部领导的中央警卫团为了保证中央机关和部队度过严冬,决定派一支小分队到延安北部的安塞去烧木炭。大家都急着要去,领导知道张思德烧过木炭,就指派他带领4位同志去执行这项艰苦的任务。
  7月的一天,张思德带领警卫战士背着行李,带着锯子、斧头到达安塞石峡峪村。这里傍山依林,只有百十户人家。进山五六里地,就有青冈树林。山中林区的景色美丽,初升的阳光洒在苍翠的青冈林上,泛起绿色的光晕,一簇簇山丹花红得像一团团火。张思德他们扛着镢头跑上跑下,根据山势和青冈林的大小,选择烧炭窑的地点。
  为了加快烧炭进度,张思德把同志们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挖炭窑,一组砍伐青冈树备料。他说:“你们进山后,家里的同志可就忙了。我们要加油干,争取多烧木炭,早日完成任务,向毛主席报喜。”
  烧窑是个技术活儿,火要烧得均匀,压火要恰到好处。压火早了,烧出来的是“生头”,劳而无功;压火迟了,木炭会变成灰烬,前功尽弃。为了掌握火候,张思德吃住都在窑边,晚上也要起来几次,爬上窑顶观察烟色,判断火候。当时,没有照明工具,他就在山林里采来一种叫做“牛条条梗”的小灌木,放在窑里烘干,晚上用它来照明。
  当地群众烧一窑木炭,一般要10天左右。为了抢时间多烧几窑,张思德和大家就在压火后木炭尚未完全冷却时出窑,把烧炭周期缩短为7天。出窑时窑内温度很高,有的木炭上还有火星儿,烤得人脸皮发痛,大汗淋漓。每次出窑,张思德就双手包上破布,站到窑的最里边拣木炭。在他的带动下,同志们废寝忘食,日夜苦战,一个多月就烧了5万多斤木炭,超额完成任务。
  木炭烧好后,张思德又带领大伙,用榆树条把木炭打成一个一个捆,背到石峡峪村。5万多斤炭放在村头,像一座小山。张思德到安塞打电话给领导汇报了情况,领导指示张思德暂时留在石峡峪村看守木炭,等候马车前来装运,其他同志回枣园执勤。
  张思德住在村头一位老大娘家里。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给老大娘担水,扫院,还上山打了几捆柴。后来,他想起山上烧炭的地方还留有一些砍伐的青冈,便想赶在马车来运炭之前再烧一些木炭。他和大娘商量说:“大娘,我整天坐着看木炭,也闷得慌。你和孩子替我照看一下,我进山再烧一些,晚上回来时我给你捎一捆柴火,你也就有烧的了。”这样,张思德每天早晨带着干粮进山,一人伐木,装窑,起火。每天晚上回来,总要给大娘背一捆柴火。老大娘天天都做好晚饭等他回来,晚上又给他准备好第二天进山吃的干粮。
  9月5日,天还没亮,张思德又进山了。他走时告诉大娘,晚上回来给她背一些碎木炭,以备冬天取暖。可是到了晚上,大娘把晚饭先后热了几次,仍不见张思德回来,鸡叫了头遍,也没见张思德的影子。
  当村长带人进山来到张思德烧炭的地方时,只见窑前整齐地堆放着木炭,炭窑已经坍塌。
  坍塌的焦土挖开了,只见张思德站立着,右手紧紧地握着一截青冈木,脚下有一堆青冈木。看样子,他正在装窑时,炭窑忽然坍塌,将他埋住了……
  张思德不幸牺牲的消息,由警卫团团长吴烈、政治委员张廷桢向中央社会部负责人李克农作了汇报。李克农当即向住在枣园的毛主席反映了情况。毛主席说,张思德为我站过岗,你们要在枣园机关里为他举行一个追悼会,我要去参加。
  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并由新华社转发到各解放区报纸和国民党统治区重庆的《新华日报》,成为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的不朽名篇。(兰州军区、北京军区、成都军区组稿陈绪生、刘洪、刘孚珍撰写)
浏览:533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王亚男
    王亚男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