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担任泰山地委(即鲁中区党委第一地委)委员、组织部长并且是地委锄奸委员会成员的蒋方宇同志,对这一案件的情况之甚详。
蒋方宇同志曾于1979年在济南治病。当年6月间,他以三个半天的时间向我详谈了此案的情况。他看过我整理的他这次谈话的纪录,并表示同意。同时,我也从当时参与办案或曾被错捕幸免于死至今健在的一些同志口中或手中,得到了若干具体资料。这篇材料,就是主要据蒋方宇同志生前(蒋于1979年7月病故)所谈情况,参照上述同志提供的资料和我个人的记忆整理而成的。
徂徕山起义后,建立了泰山区抗日根据地。泰山区抗日根据地,分别以莱芜北部山区,新(泰)莱(芜)边区的莲花山,泰安县的徂徕山和博(山)蒙(阴)边的沂蒙山区为依托,其活动范围包括博山、莱芜、新泰三县和历城、章邱、淄川、益都四县的胶济铁路以南地区,泰安、宁阳两县的津浦铁路以东地区。西控津浦铁路,北扼胶济铁路,东、南两面俯瞰淄博、新汶两大煤矿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党在泰山区的领导机关是泰山地委(即鲁中区党委第一地委); 我党领导下的武装部队是泰山军分区(即鲁中军区一军分区)的基干部队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旅;政府机构是泰山区行政专员公署,地直机关主要在莱芜北部山区活动。
当时,泰山地委和主要领导成员是:刘莱夫(地委书记兼社会部长)蒋方宇(委员、组织部长)、董琰(委员、宣传部长,“肃托”错案开始不久,他就调走了。1941处春调高启云同志到地委任委员、宣传部长)、赵杰(委员、军分区司令员)、李枚青(委员、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徐干晨(委员、民运部长)、赵笃生(委员、专员)。现在,上述同志中除赵杰同志健在外,另外几位均先后牺牲或病故。
1940年,抗日战争早已进入相持阶段,日寇在正面战场对国民党实行诱降政策,大批主力回师华北,频繁残酷“扫荡”各个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则发动了反共摩擦高潮。泰山区抗日军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克服腹背受敌的严重困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那时,共产党、八路军的威信很高,抗日武装争风起云涌,军分区已拥有一定的基干部队,各县都有相当于营的县大队,大部队的区建立了区中队,根据地和游击区还有大量不脱产的民兵游击小组和抗日自卫团。政府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绩。除召开各级公署(1942年改为督察专员公署)和各县的抗日民主群众团体也普遍成立起来。在根据地和游击区,村村都有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在雇工和工匠较多的地方还有职工会;专区、县、区还分别建立了各救会(各界人民抗日救国联合会)。敌人的反复“扫荡”,在我抗日军民的英勇抗击下均以失败而告终。
正当此时,发生了“肃托”错案。
亓象岑 1984年2月20日
(编者注:本文来自《象岑文存》,对部分人物名字作了简化调整,内容基本保持原貌原意。原文曾刊登在《山东党史资料》总第四十二期)
浏览:18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