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舟,男,1928年6月生,山东省烟台栖霞姚村镇西瓦屋村人,1946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党员,抗美援朝时期任志愿军23军73师文工队排长、二胡演奏员,1953年4月23日遇敌空袭牺牲,年仅24岁。牺牲后安葬于朝鲜安养里。
王文舟烈士未婚,他的大哥多年来一直希望找到弟弟的安葬地,但直到去世都未能如愿。近年来,其兄的孙女为了完成爷爷的心愿继续多方寻找,联系到了我。
经调查了解,象王文舟烈士这种情况很多。出身农村,参军时年龄较小,大多未婚,牺牲后,亲属虽享有一定的优抚待遇,但更多的是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烈士父母早已作古,健在的兄弟姐妹早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即便有心去寻找也显无能为力,尤其是志愿军烈士,绝大多数安葬在朝鲜,由于多方面原因,从起初的单人墓、小合葬墓到现在的大合葬墓,从曾经的名字墓碑到现在的无名氏碑,几经变化,所以,寻找起来更加困难。而随着时代变化,寻找烈士遗骨有时甚至还不能得到别人理解。
如今,寻找烈士安葬地只有极少数亲属还在坚持,其中大多已是第三代,王文舟烈士哥哥的孙女正是其中之一。我十分理解她的心情,经过多次交流,又经中华英烈网和抗美援朝纪念馆网站上核对,才帮助她整理出王文舟烈士上述基本情况。
不久,王文舟烈士家属又给我发来一篇文章,是志愿军23军73师文工队员邬戈写的《血染的金达莱》, 里面所描写的场景正是1953年4月23日那次空袭,从中知道,当时该文工队共牺牲了11人。我想方设法通过朋友在公安系统查到了作者邬戈的居住地并去信联系,希望有佳音。
《血染的金达莱》中对11位烈士牺牲情景都有所描述,看过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作为烈士后代深知烈士家属的心情,更出于对烈士的敬佩,萌生出寻找烈士战友的想法。既然当年该文工队有30名成员,除了牺牲11人外,幸存者还有19人。虽然我知道如今寻找他们等于大海捞针,但还是决定试一试!工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网上查找,竟然找到了居住安徽合肥的原志愿军73师217团炮兵主任翟群之子的翟策力叔叔,无意中聊起73师文工队,他说她的母亲吴兆华就是当年的文工队成员,而且参加过抗美援朝。当我把所知道的情况告诉他时,翟叔叔说他母亲很可能认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王文舟烈士的照片发给了翟叔叔,当他把照片拿给老母亲看时,老人一眼就认出了王文舟烈士——她曾经的文工队战友!并回忆了60多年前战友(9男2女)牺牲的情景,这和邬戈文章中回忆几乎是一样的,当翟叔叔把母亲保存73师文工队战友的照片发给我时,我看到后面记有:
“1953年挨美李伪轰炸全队30人牺牲11人,此为被炸挪至新居处 1954年3月27日兆华”。
无疑,吴兆华老人就是当年幸存19名文工队成员中的一名,也是王文舟等11名烈士牺牲过程的见证者!我非常高兴的、也很激动,在第一时间很快告诉了王文舟烈士的家属,让他们取得了联系。我知道,这对于等待与寻找六十多年的烈士家属来说,足以感到欣慰。
紧接着,又把一个想法告诉了翟策力叔叔,能否把照片中每一个人的名字让吴老回忆下,翟叔叔认同了我的想法,但因为吴老有读书看报的习惯,每一次的回忆都是对战友的怀念,同样也会让老人伤心难过,这对于老人来说也是不好的,在老人说了几个人名字已经做了标记后,我们还是决定慢慢来。
后来一想,既然能找到,是否也能找到其他烈士家属呢,根据邬老文章中提到的烈士名单,我在中华英烈网和抗美援朝纪念馆网站上输入查找(可能名字有别字),能确认是73师文工队的烈士有连瑞龙、卢玲、王世奎三位,天津一人,杭州两人。后来还得知其中一位叫陈绥之的文工队成员,通过公安系统网查到在杭州居住。有了最基本的信息,寻找起来也相对容易。目前,我通过我的军人后代朋友圈,让他们帮助寻找,希望找到其他文工队成员,也希望找到其他烈士的家属。
如果有一天,真的找到了,战友们可以相聚,再现六十多年前的战友情;如果有一天,真的找到了,可以一起还原那段历史,大家一起铭记,作为烈士后人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啊!
让我们一起记住志愿军23军73师文工队11名烈士(安葬地:朝鲜安养里)吧,他们的名字是:王炳文、徐文凤、连瑞龙、卢玲、王世奎、王文舟、田仪、张谭承、郑鸿彩、郑迅普和陈学贤。正是他们的牺牲,才有祖国的今天,我们在享受和平安定生活的同时,永远不能忘记当年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以上照片为原志愿军23军73师文工队成员吴兆华老人提供!)
冯海啸2014年10月6日于新疆克州吉根乡政府
作者冯海啸,中共党员,爷爷是烈士牺牲前是23军69师206团,荣获特等功一次。冯海啸在08—10学年获优秀团员2次,三好学生2次,省三好学生1次,优秀班干2次,一等二等奖学金各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