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第一代女民警王韦——牢记责任写人生

Admin 发表于2016-01-18 17:52:41
    古稀之年的原公安部经济文化保卫局副局长王韦清清瘦瘦,思维敏捷。多年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王韦办理过的案件许多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模糊在记忆深处,但对1953年春节前后的海南岛她却至今印象犹新。那一年,王韦在海口参与复查的那起冤假错案为她上了一课,那便是作为公安人员要牢记“责任”二字,在处理人的问题上要慎之又慎。这一课让王韦一生受用不尽。
    1953年初,海口的一起“府海学联案”上报到公安部。据报告说,这个“特务组织”有几百名青年,他们的罪状是在解放前刺探我方情报并在游击队员的饭中放过毒。“特务组织”中的许多成员已经招供,其中有人已判了死刑。
    材料送到公安部,但全部是口供,没有一件证据。当时的公安部副部长陈龙同志主管这方面的工作,他断定这里面有问题。情况反映到国家高层领导那里,刘少奇同志指示一定要派人复查。
    王韦与公安部政保局预审处处长姚伦一起,参加了由广东省公安厅厅长寇庆延同志任组长、由最高人民检察署、公安部和广东省公安厅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前往执行这项重要的任务。
    解放初期,远离大陆的海南岛还很荒凉,生活条件之差可想而知。王韦独自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小屋窗外是水塘,夜晚风啸蛙鸣,四周一片漆黑,很能让人生出一种恐惧感。王韦顾不上这些,一上岛就立即和战友们投入了紧张的调查工作。
    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调查和核实,他们终于查明这是一起用逼供信搞出来的冤假错案,是在极“左”思潮影响下酿成的一次严重的扩大化错误。
    解放前夕,一批进步学生从海口投奔到琼崖纵队。城市学生的浪漫思想,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情感、兴趣等与当地农村干部有着相当的距离。一些学生的所谓“小资产阶级风花雪月的情调”让农民干部看不惯。不知怎的,有人开始怀疑青年学生中有人投毒,想谋害老解放区的干部。于是抓了几个人,严刑逼供,迫使这些十几岁的学生娃娃“招了供”。再后来,像滚雪球似的,“反动组织”越滚越大,“成员”越来越多。
    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澄清了事实。根据调查结果,公安、检察部门领导果断决策,及时拨乱反正,一大批青年才得以平反。王韦做完这项调查工作,使她弄清楚了许多问题,也学到许多政策方面的知识。透过这起案件,王韦懂得了作为一名公安人员,该怎样去处理人的问题。
    谈起这件事,王韦深情地回忆起彭真同志在1956年3月31日第三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报告中说过的一句话,“人民民主专政要打击敌人,也要保护人民”,“错捕错判要坚决纠正平反,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代表人民的,是实事求是、光明正大的,不冤枉好人。不要因为有百分之五的错案不要紧,就是百分之一,对被冤枉的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不要看是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一家,还有周围的亲戚朋友。”王韦说,公安工作事关重大,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错,甚至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而且往往殃及全家。如果是商品,买错了还可以去换,但人呢,死了不可复活。即便不死,心灵上的创伤也是难以愈合的。所以,作为公安人员,对于处理有关人的问题,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绝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否则,就是犯罪。
    这之后,王韦参与复查平反了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一案,在经济文化保卫战线办理过许多案件,她都将“责任”二字牢记在心,时刻不忘作为一名公安人员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的重大责任。
    王韦于1988年从岗位上退了下来。她开始陆续参加一些老一辈公安政法领导同志的传记编撰工作。她参与过《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一书的撰稿;作为副主编,编辑过《徐子荣传》。古稀高龄的王韦还参与了《彭真传》政法部分的编辑工作。
    年轻时关于“责任”二字的深刻诠释已牢牢地注入了王韦的思想中,现在,她仍在用慎之又慎、一丝不苟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编好每一本书。也许,牢记“责任”就是她一生做人的真谛。
    时光似水,岁月如梭。当年活跃在公安战线上的京都第一代女民警,如今早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只有那刻在面庞上的道道皱纹,记载着她们无悔的青春;染在秀发上的缕缕白霜,叙说着她们创造的业绩。梅建群、言林、王韦等京都第一代女民警们表现出来的对党对人民的忠贞不渝,对公安事业的执著追求,以及为中国妇女争气的英雄豪气,永远是人民警察的宝贵财富。蕴藏在她们身上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勤勉自律的人生美德,必将激励新一代民警沿着她们的足迹,创造新的辉煌。

浏览:59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平平淡淡
    平平淡淡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