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7月下旬, 张有才受中共满洲省委的委派,离开哈尔滨到奉天,任中共奉天特委书记。
奉天特委是1931年12月在中共满洲省委迁往哈尔滨之前,为了加强奉天和南满地区党的工作而建立的。它领导着南至大连、北至吉林、东至安东(今丹东)、西至锦州党的工作。在张有才到奉天一个多月前,由于叛徒出卖,奉天特委遭到第二次破坏,原特委书记杨一辰等37人被捕,奉天党组织遭到重大损失。
张有才就是在这种紧要关头,受命到奉天特委工作。他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恢复特委组织,尽快和所属地区基层组织建立联系。为此,他不避艰险,四处奔走,先与地下党员安子章(化名李长贵)取得了联系。为便于工作,张有才搬到西关小什字街“会升店”成衣铺,与李长贵住在一起。他以“会升店”为掩护,一面在工人群众中宣传抗日思想,扩大党的影响;一面积极发展党的组织,经李长贵介绍,很快发展了张智山(张金山)入党。接着张有才通过李长贵的推荐,与大连的于贡芳(化名于冀贤,是李长贵的入党介绍人,原山东日照县委委员、曾组织过鲁南游击队)接上关系,并写信促其来沈到奉天特委工作。1933年9月29日,于贡芳来到沈阳,张有才与其多次见面商议工作。 张有才把“会升店”作为奉天特委的秘密机关,一边恢复特委机关组织,一边抓好所属党组织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与大连市委、抚顺特支等党组织接通了关系,使奉天特委的工作打开了局面。并计划派李长贵去抚顺煤矿,张智山到奉天兵工厂开展工运工作,准备从大连调一名女同志来奉天纺织厂做女工工作。就在奉天特委工作刚刚有了转机的时候,于贡芳被白色恐怖的形势吓破了胆,向日本宪兵队自首,详尽供出了他到奉天后与张有才几次谈话内容及张有才、李长贵、张智山三人的地址,出卖了特委组织,叛变了革命。1933年10月9日,张有才、李长贵、张智山等人被捕,使奉天特委遭到第三次大破坏。《中共沈阳地方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
张有才被捕后,先被关押在奉天日本宪兵队。敌人对他施用了“坐老虎凳”和“灌辣椒水”等各种酷刑,妄图从张有才口中得到中共组织的机密,但是张有才面对凶恶的敌人,忍受着严刑拷打,始终没有泄露自己的身份和半点党的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后来,日本宪兵队又让叛徒于贡芳出庭对证, 张有才则一口咬定与于贡芳只是同乡关系,开“会升店”成衣铺是为了赚钱。他在法庭上不给敌人任何口实,因为张有才知道,叛徒虽然知道自己的身份,但不了解奉天特委的组织情况,更不了解满洲省委的组织情况,只要自己不说,敌人就休想得到党组织的机密。所以,不管敌人怎样严刑逼供,张有才总是以坚定的口气回答“不知道”、“没有”,搞得日本宪兵队没有任何办法,只好把张有才转到伪奉天省高级法院审理。在伪警察厅看押所里,张有才、杨一辰等人发动难友与叛徒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对叛徒的行为给予严厉斥责,并坚决表示自己“一定忠于主义,至死不自白”。
伪奉天高级法院因抓不到证据,最后强行以“国事犯”罪名判张有才12年徒刑,将其关押在奉天监狱中,让他做印刷排字工。张有才在狱中经常对难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带领难友与凶恶的狱警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狱吏对他又恨又怕,以后借机把他拨到长春监狱。
1942年冬天,适逢伪满洲国发布所谓“特赦”,张有才被减刑至8年提前出狱。由于长期狱中生活的折磨,张有才的身体遭到极大的摧残。出狱后,他又回到绥化县,住在姜鹏博的家中,经姜的介绍到绥化县新民印刷厂当工人。在此期间,他利用各种机会教工人学文化,学技术,并向他们宣讲革命道理,与工人相处得很好,在群众中很有威信,因而也引起了
反动当局的注意。由于日伪警察的监视,张有才行动不便,无法去寻找党的组织继续开展工作。于是,张有才给当时在山东省营南县的中共山东分局工作的原奉天特委书记杨一辰写信(杨一辰于1940年因病保释出狱后返回山东,此信一年多后才转到杨一辰手中),杨一辰复信叫他设法回到山东工作《杨一辰谈张适斋烈士》的访问记录,存于中共沈阳市皇姑区
委党史研究室。
1943年初,张有才几经周折秘密回到山东家乡,但未与杨一辰联系上。昌乐县是胶济铁路的一个大站,当时是敌伪统治最严厉的地方,到处是白色恐怖,张有才只能在离家4里路的一个同学家住下,只有他家几个人前去探望。这时张有才的父母和妻子都已去世,近20年颠簸生活使他无暇顾及家中老人,感到非常悲痛。另外,鉴于当时山东的形势,很难开展工作,张有才只好重返东北绥化县的姜鹏博家,并将儿子张同嘉带到绥化,寄宿在姜家读书。
张有才回到绥化县以后,仍在绥化庆记印刷厂当工人。因张有才过去在绥化地区从事过党的地下工作,受到敌人严密监视,宪兵特务经常在姜家转悠。为了摆脱敌人,1943年除夕晚上,张有才在姜鹏博的帮助下,秘密离开绥化去齐齐哈尔以北甘南县宝山镇姜的姐夫家。
甘南县地处黑龙江和内蒙古的交界处,地广人稀,是日伪监控薄弱的地区,早在1939年这一带就曾有抗日联军活动。对张有才来说,落脚甘南一是便于藏身,二是可以设法找到抗日联军,同党组织取得联系。张有才被介绍到慈善机构道德会,从事教书、管文件书信的工作,从此他一边开展革命活动,一边伺机找党。他以教书为掩护,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青年要走革命道路。因抗联部队此后一直没有到这一带活动,张有才寻找党组织的愿望未能实现。
1945年8月15日,东北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消息传来,张有才的心情极其兴奋,这回可以找到党了。1946年春,张有才来到哈尔滨。哈尔滨当时形势很乱,国民党公开活动,共产党组织还处于秘密状态。他见到了抗战著名将领李兆麟(公开身份是中苏友好协会会长),老同志相逢格外高兴。李兆麟劝说张有才留在哈尔滨,担任中苏友好协会秘书长,与他一道工作。
1946年3月9日晚上,正当张有才信心满怀准备迎接新的工作时,不幸被暗藏的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42岁。1957年9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署命令,追认张有才为革命烈士。
张有才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为共产主义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敌人酷刑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浏览:196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