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逢川烈士传略

Admin 发表于2016-01-28 17:18:13
    刘逢川(1909~1945) 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初家镇于家疃村。不满10岁丧母,靠父亲抚养(父亲给大户人家代耕和推小车拉脚挣钱)长大。父亲因没念过书,吃过不少苦头,所以尽管家穷,省吃俭用也要供他上学读书。
    1925年,他16岁时小学毕业。由于在家乡找不到生活出路,次年闯关东来到大连,在海光堂裱具店里当学徒工,一干就是6年。1930年,他不堪忍受日本女老板的欺压,愤然辞职,返回山东。1931年1月,刘逢川考入张学良的东北军骑兵第三师教导队,驻奉天省彰武县。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
    1932年7月提升为骑兵第三师卫队连上士排副,后于1933年3月提升为骑兵少尉,调该师司令部副官处任职。1936年“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顾全大局,力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正确主张。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全国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形势。当时的事态发展使刘逢川受到极大的教育。他感到毛泽东、朱德领导的工农红军是真正为穷人谋利益的军队,与国民党军队有本质的区别。他的这些思想深处的变化,为他后来参加革命准备了条件。1938年10月,刘逢川下乡征粮,被八路军俘虏,从此他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他一生中的转折点。他于1939年春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入苏联红军远东军区参谋部在延安开办的特工训练班受训。后被授予苏联红军大尉军衔,与何汉清组成大连情报组,准备潜入大连执行情报工作任务,并担任该情报组的负责人。同年回家乡,从伪牟平县警察署办理了到大连的居住证明。
    1942年6月15日,他由山东老家途经烟台乘船顺利到达大连。刘逢川到达大连后,暂住亲戚家。7月15日,他按照在延安出发前苏联首席教官卡莱罗夫的指令,与苏联驻大连领事馆正式接上了头,开始进行执行情报任务的准备工作。同年8月,他将何汉清、妻子雷玉莲、儿子刘庆杰接到大连。为了有个名正言顺的职业作掩护,他到大连惠比须町92番地(今黄河路69号)“泰阳堂”裱具店当店员,安排何汉清到大连船渠工厂制罐车间当勤杂工。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发生有利于同盟国的转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反攻阶段。
    1944年6月1日晚上9时,苏联领事彼德罗夫和卡里莫夫在大连圣德公园(今中山公园)向刘逢川下达了正式搜集日军情报的指令,并告诉刘逢川苏日开战日趋接近,一旦苏联对日宣战,苏联领事馆人员可能被日方拘留,要求刘逢川、何汉清必须自己承担起一切工作责任。同年9月下旬,苏联领事将电台、联络文件交给刘逢川,刘将电台架设在黑石町212番地何汉清住处。1944年10月15日午夜,他和何汉清与苏联指令局沟通无线电联络,顺利地完成第一次情报传输任务。从此,刘逢川以经商为掩护开展情报工作,为苏军对日作战提供了大量军事、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情报。
    他们搜集到的情报主要有:满洲石油株式会社生产储存情况;大连船渠工厂的从业人员情况,执勤队数量;大连船渠工厂的船舶建造能力;甘井子地区各工厂经营情况;甘井子地区略图;寺儿沟地区内高射炮的架设位置;关东军实行非常物资回收情况;大连船渠工厂日本职工应征入伍进海军的情况;大连码头出入船只及货物装卸情况;大连船渠工厂新建船只的船种、吨位、下水情况;大连市内物资不足和黑市情况;驻扎在熊岳城附近的日本军队的宿营情况等等。
    1944年12月3日何汉清、刘逢川不幸被捕。1945年5月21日,日本关东州厅外事警察课长中岛茂在就“量刑”问题提出意见的报告中写道:“刘逢川、何汉清均系中共党员。他们断定,中国民族革命之完成,必须依靠苏联的帮助,必须从中国领土上赶走日本帝国,进而消灭日本帝国,此外别无他途。他们以日苏开战和中共总反攻为目的,图谋扩充情报基地,其秘密活动已日趋积极。因此,使处于激烈战局中的我帝国蒙受的打击实在不难想象。而且,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至今尚无任何反省悔改的表示。对待此等对我采取敌视活动的分子,按其情理则毫无减刑的余地,判处极刑则是最为适当的”。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就在这举世欢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第二天中午,一辆小汽车从大连岭前监狱将刘逢川、何汉清押送到旅顺刑务所绞刑室,凶恶残暴的敌人在当天下午2时左右将他们两人秘密杀害了。他们牺牲后,仅留下了刘逢川的一首遗诗:
    新旧年过在狱中,
    艰苦常羡烈士风。
    至死不屈英雄志,
    革命旗帜旋鲜明。
来源:大连市档案局馆 
浏览:91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董云凌
    董云凌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