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烈士传记之奔赴东北收复失地

Admin 发表于2016-01-28 17:37:19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山东分局遵照中央的指示,派大批部队和地方干部奔赴东北,收复失地。王兴被编入了赴东北的干部团,到东北开辟工作。
此时,王兴家里有妻子和3个孩子,最大的孩子才11岁。王兴时常不在家,家里全靠妻子黄玉翠支撑,生活十分凄苦,但妻子黄玉翠非常理解并支持丈夫的工作,她早在1939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村妇女自卫团团长,同时又是一名党的地下联络员,工作十分出色。她既要完成党组织的工作任务,又要抚育儿女,维持家庭生活,负担沉重。这次丈夫将去东北工作,肩上的担子会更加沉重,而且他也深深知道这次与丈夫分别,不知是什么时候再能见面,但她更知道,这是党组织的需要,再苦也不能拖丈夫的后腿。
1945年深秋,王兴即将随干部团赴东北临行那天晚上,夜已很深了,孩子们早已进入梦乡。黄玉翠静静地坐在炕上等候丈夫回来。午夜时分,王兴悄悄地回到家里,深情地对妻子说:“孩子们都睡着了吧?我要走了,你把孩子都叫醒吧。”当3个孩子醒来时,见父母都眼前,高兴极了,因为王兴在家的时候实在太少了。小女儿拍着小手要父亲亲她一口。王兴抚摸着3个不懂事的孩子,眼圈红了。他对妻子深情地说:“我走以后,你要好好地照顾3个孩子,我知道你的担子太重了。”然后又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你们要听妈妈的话!”黄玉翠眼含泪水叮嘱他一定要保重。就这样,王兴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妻子儿女。
1945年秋,王兴随干部团由山东龙口上船,经过几天的海上漂泊,于庄河登陆。
王兴被分配到安东省公安厅一科任侦察员。此间,王兴深入基层,通过组织工人生产自救,团结工人,依靠工人群众搜集情报和敌伪物资,工作十分出色。1946年3月,王兴被派往青城县任县委委员、县公安局长。
青城县是在岫岩、凤城解放后从这两个县划出一部分地区新建立的一个县。这里山高林茂,交通闭塞,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极不稳定,急需有经验的公安干部加强治安工作。王兴到职后带领公安干部,紧紧依靠群众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很快搞清了敌情,并根据群众的举报,昼夜审理汉奸、恶霸,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卫了新生的民主政权。
王兴工作十分缜密,一丝不苟,自己亲自审理案件,经常是通宵达旦。他还常常把别人审过的案子自己重新复查审理,以免出现偏差。在锄奸反霸工作中能严格执行党的政策,有错必纠。一次,有位战士错牵了一户中农的耕牛,王兴发现后,立即命其送回,并赔礼道歉,受到群众的拥护。
王兴平素对战士要求严格,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关心战士体贴入微,行军时帮助小战士背枪拿背包,还经常给战士洗衣、做被、补衣、修鞋。他经常因势利导,对战士进行政治教育,深受战士们的爱戴。有一次,王兴见警卫员小李撅着嘴,一副怄气的样子,王兴心里直纳闷,琢磨是不是对小李关心不够,还是有些地方错怪了他,或许是他有什么困难,左思右想也没想出头绪,便决定找小李谈谈。第二天晚饭后,王兴找小李谈心。原来,小李看到王兴整日工作劳累,白天翻山越岭,深入农户宣传和发动群众,因走路多,脚上打了许多水泡,每晚睡觉前都想给王局长烧点热水烫脚,可他非要自己动手不可,而且还给大家烧洗脚水,怕累坏了王局长,所以对王兴产生了意见。王兴深深地被战士的心所感动。他便利用这事对战士进行了一次阶级教育和政治教育。他说:“同志们的心情我理解,但咱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搞革命的,不但要革地主、反动派的命,还要革掉那些旧思想的命,咱们不能分出官不官来,都是平等的同志关系,革命大家庭里都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不分等级,我为大家烧水烫脚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重要标志。”
王兴通过经常性的政治教育工作,使战士们的觉悟有了提高。
王兴身为局长,生活十分简朴,关心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一天,以挑货郎担做买卖为掩护的交通员温国林向王兴汇报工作情况时,王兴发现他的鞋后跟磨没了,脚后跟被石子咯出了血,走路一瘸一拐的。王兴从自己的挎包里拿出一双新布鞋递给温国林,并指着他的脚命其立即把鞋换上。这时,坐在一旁的公安战士赵铁柱也悄悄地流泪。原来,他脚上穿的一双新布鞋也是王兴送给他的。王兴把临到东北时,妻子特意为他做的3双鞋全部送给了战士。而他自己却长期穿着一双补了补,早已磨破底的旧布鞋。王兴的言传身教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战士,使刚刚参加革命的一些新战士逐渐懂得了革命道理,坚定了革命信心,因此,王兴在战士和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
浏览:144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