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梦侠,原名娄培儒,又名子珍。1906年出生,江苏邳县(今邳州市)人。幼年读私塾,后入小学。在邳城师范学习时,接受新思想,读《新青年》、《共产党宣言》,参加“扒坟队”,扒恶地主的祖坟。
1927年11月,娄梦侠在南京警察学校就学,翌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清凉山党小组的领导下,他率众参加全市游行示威活动,不避风险替党组织传递情报。1928年4月,党组织指示他以国民党邳县土山公安分局局长的合法身份为掩护回乡闹革命。
回到邳县后,娄梦侠与当地党组织接上关系,即到土山公安分局当局长。他上任后,接连开了3个会议,工作基本上打开了局面。在和地下党员许季诺交谈时,他了解到街西头的恶霸地主陈伊峰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决定发动群众起来斗倒他。
通过调查,发现陈伊峰倚仗权势,3年没有缴纳税款,于是就以“抗税罪”逮捕了陈伊峰,将他家3座粮仓打开,将仓里的粮食分给群众。
通过这次斗争,娄梦侠发现了一批积极分子,经过培养、考核,发展了曹贵山等3人入党,建立了土山支部,他担任支部书记。
1927年1月,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派段木贞来邳城“清党”,一下就逮捕了6名共产党员,邳城一片白色恐怖。接着殃及土山,娄梦侠站不住脚了,就去了东海。这时,担任东海县委书记的是邳州籍的李超时,同乡相见,非常亲热。
经县委研究,决定让娄梦侠以县委委员的身份去白塔埠当教师并开展工作。娄梦侠头戴礼帽,身着长衫,来到了白塔埠小学。这个学校的校长叫孙达之,是共产党员,还有党员教师冯菊芬、丁曼君、徐从忠等,设有教师党支部。
这里的教师半年没领到工资了,怨声载道。娄梦侠与校长孙达之商议后,决定联合各校发动教职员工起来进行索薪斗争。群众起来后,选举娄梦侠、孙达之、丁曼君等18人为索薪代表团。当他们前往县教育局请愿时,教育局长闻听吓跑了,由一个姓沈的督学来接待。沈督学被代表团问得没法,只好带着代表团去县财政局。财政局长正在吸鸦片,被代表团围住后,吓得连连认错。结果,在众人的威逼下,他只好同意拨款补发教师的半年工资。
接着,娄梦侠又领导白塔埠农民反“验枪捐”的斗争,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时,县委为了加强城区工作,调娄梦侠任城区区委书记,让他组织学生运动,配合黄包车工人斗争。于是,娄梦侠到海州师范支部找惠浴宇、吕继英了解情况
原来,海州师范是国家主义派谷延隽当校长,反动政客陆秋斋任训育主任。他们秉承东海反动当局的旨意,对进步学生实行高压政策,在校推行法西斯奴化教育,制定不少清规戒律,限制进步师生的活动。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时,学生冯硕仁、杜衡佩等7人发表进步言论,引起学校的不满,学校准备在5月6日总理纪念周会上开除他们。
娄梦侠了解这些情况后,想借此机会发动学生赶走反动校长谷延隽。于是他和惠浴宇、吕继英在洪门沈家花园的树林里召开党团员会议,宣读《东海县委关于发动学潮的决定》,然后布置说:“这次会议开始由校方主持,但在会议进行中,要转到我们这边来,由惠浴宇主持。在转变过程中,吕继英带头喊口号,造气势。希望大家听从指挥,争取胜利。”
5月6日上午,总理纪念周会在学校大礼堂举行,校长谷延隽就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活动,讲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然后话峰一转,说校内有的学生行为不轨,要受到处罚。接着,训育主任陆秋斋点名受处罚的学生。他的话音还没落,受处罚的人便冲上讲台,冯硕仁大声喊:“我要和谷延隽辩论,看看谁有罪!”
陆秋斋慌忙来阻拦,两人一推搡,便扭打起来。谷延隽还想来护,杜衡佩端起痰盂劈头盖脸地泼去,然后将痰盂套在谷延隽的头上。
与此同时,台下响起吕继英带头喊出的“打倒反动校长谷延隽!”、“陆秋斋滚蛋!”等惊天动地的口号。接着,学生纠察队分别将谷延隽、陆秋斋押下台。
这时,惠浴宇以主持人的身份高声说:“反动校长谷延隽、训育主任陆秋斋,在校实行法西斯教育,贪污腐败,现在驱逐他们立即离开学校。大家同意不同意?”“同意!”在众人的吹呼声中,谷延隽、陆秋斋被纠察队押着离开会场。接着,惠浴宇又宣布清除谷延隽爪牙的名单和学生暂时管理学校的计划。
这次学生运动,众称“水浇谷延隽,拳打陆秋斋运动”,威震东海地区。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东海县委改为东海中心县委,管辖东海、灌云、赣榆、沭阳四县党组织,娄梦侠任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在花果山会议上,他除了搞宣传外,还负责安全和保卫工作。这次会议根据“六大”的旨意:争取群众,准备暴动。中心县委组织了著名的花果山扁担会农民暴动。失败后,娄梦侠到了上海。
当时的江苏省委和中央机关都在上海闸北。省委书记李维汉对娄梦侠说:“省委很需要保卫人员,你是警察学校毕业,又当过公安局局长,很适合这个工作。现在你以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去闸北码头,摸一下基层的情况。”娄梦侠到码头后,领导了码头工人增加米贴的斗争。胜利后,又领导了同光二厂的工人进行怠工斗争。
1929年11月18日,中共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周恩来作为中央代表参加大会。在分组讨论时,周恩来去一个小组会场,因不知道从哪个门走,就去询问一个保卫人员。按常理,保卫人员一定会热情的答话,并亲自带路。可是那个保卫人员既不答话,也不带路,只是用手示意一下路,依然不动声色。
周恩来感到这个保卫人员很特殊,就问李维汉:“那个保卫人员叫什么?”李维汉说:“叫娄梦侠,警察学校毕业,当过公安局长,现在是我们的保卫处长。”
会后,周恩来问娄梦侠:“我问路时,你为什么不答话?”娄梦侠说:“报告首长,保卫人员不能像一般人那样热情地和你说话。”周恩来说:“为什么?”娄梦侠答:“保卫人员的任务是保卫首长的安全,要时刻观察周围的环境。”
周恩来听后点头称赞说:“你是个称职的保卫人员。”随后,娄梦侠被调到中央特科。
1930年9月24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六届三中全会,娄梦侠负责会议的保卫工作。事前,他对大会的会场进行了精心安排:每条道路、每个巷口都放上了暗哨;每张桌子、每条板凳都作了标记。特别是首长坐的主席台,他都全
方位地进行仔细地检查。在会议期间,娄梦侠白天黑夜都没有离开会场,一连5天连轴转,直到会议顺利结束。为此,娄梦侠受到周恩来的特殊嘉奖。
左翼作家柔石、胡也频等人被捕时,周恩来派他去侦察情况;顾顺章判变后,周恩来让他通知江苏省委领导同志迅速转移。后来,中央领导向忠发判变,他随周恩来到了中央苏区。
周恩来到了苏区后,担任中央局书记。他对娄梦侠说:“咱们在上海,保卫工作是中央特科,这里是国家政治保卫局,它是全国苏维埃政府保卫的最高领导机关。根据你的情况,就到政治保卫局吧,做坚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卫士。”
结果,娄梦侠被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分配到江西省政治保卫局担任侦察部部长。在和领导见面时,省苏维埃主席曾山向政治保卫局局长吴德峰提示说:“银坑的群众反映一件事,你们关注一下。”
事后,娄梦侠问吴局长:“银坑群众反映什么事?”吴德峰说:“是贩卖鸦片的事,我们让人查了,还没有解决。这不,曾主席又催了。”娄梦侠听后说:“我去了解一下情况。”吴德峰正愁没人去办,一听这话就欣然同意了。
娄梦侠到了银坑,找到保卫局派驻县里的特派员。特派员说:“这事群众反映强烈,早该办了,只是牵扯到县里领导,不大好办。”娄梦侠说:“越是牵扯领导,影响越大,越要抓紧办,你说说情况。”特派员说:“贩卖鸦片的是富农分子,叫朱伟奎,家住桥头村。因为没有正式立案,我还没有询问他。”娄梦侠听后想了一下说:“咱们现在就审问,怎么样?”特派员说:“行。”于是就找了个秘密地方将朱伟奎带来。
在事实面前,朱伟奎承认贩卖鸦片8起,而且将时间、地点、价格、数量交待得清清楚楚。特派员问他怎么这样大胆时,他神气十足地说;“我县里有人,省里也有人。”特派员问:“县里是谁?”他说:“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钟铁青、县委书记钟圣谅。”娄梦侠问:“省里是谁?”他说:“省苏维埃政府总务处长钟学祥。”“都是钟家的?”“对。”
于是,娄梦侠让朱伟奎在口供上签字画押,派人将他看管起来,自己火速回局里向吴德峰局长作了汇报。吴局长听后感到事情重大,就和娄梦侠一起找省委书记李富春、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汇报。
李富春、曾山、吴德峰、娄梦侠一起到了银坑。经过调查审理,钟圣谅、钟铁青供认不讳;回到省里审查,总务处长钟学祥也低头认罪。
经会议研究决定,将钟铁青、钟圣谅、钟学祥贩卖鸦片的钱物全部没收,撤销职务,开除党籍,送省苏维埃政府裁决部判刑。同时,严惩了富农分子朱伟奎。“银坑鸦片事件”轰动了江西苏区。
1933年3月11日,曾山签发“肃反工作的省苏维埃政府七号”训令。在贯彻训令中,东韶的侦察人员在邮电局东门逮到一个可疑的人,经过审问,交待说:“来看地形,今夜‘两赖义勇队’50多人要来袭击邮电局。”
娄梦侠知道后,立即与苏维埃政府联系,组织地方武装配合,选择有利地形埋伏,当场击毙了地主赖行成,活捉了豪绅赖福生,缴机关枪一挺、长短枪56枝。横行肖安一带的“两赖义勇队”被消灭,群众拍手称快。
在江西省党的二大会议召开时,作为省政治保卫局局长的娄梦侠,负责大会的保卫工作,他从保卫队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大会保卫处,日夜值勤,轮流站岗放哨,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
1934年1月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时,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和娄梦侠认真研究保卫工作,重点是防敌人的飞机轰炸。娄梦侠说:“我们在会场东、西、南、北四方设双岗进行嘹望,24小时值班,若有敌情,就让代表们按规定的洞号有序地进入防空洞。为了防止混乱,我们事先再练习一下。”邓发说:“好,这个任务就由你来组织实施。”在这次会议上,娄梦侠工作做得很出色,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红军长征后,娄梦侠奉令随陈毅、曾山、刘启耀等人留守中央苏区,组织武装打游击。在宁都突围时,娄梦侠为了掩护曾山,负伤被捕,被关押在南昌“绥靖公署”监狱,和方志敏同志一起坐牢。
端午节时,方志敏请娄梦侠吃饭,见他遍体鳞伤,在安慰中共叙了革命情谊。
后来,娄梦侠在下沙呙的刑场上高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万岁”,壮烈牺牲。方志敏亲笔为他写了悼文,载入《可爱的中国》文集。此书轰动文坛,代代相传。
浏览:18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