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德:亲历碑廓大集轰炸 坚定从军信念

Admin 发表于2016-01-30 13:58:24
  丁立德,1928年生于日照碑廓镇,1945年2月于莒南县罗家峪村自愿入伍,同年8月入党。先后参加20多次战役,立大功两次,负伤4次,退伍时为连长职务,曾亲眼目睹日军轰炸我碑廓大集暴行。
  “3月24日,日军两架飞机扫射、轰炸碑廓大集,无辜群众40余人被炸死炸伤。”——关于1942年春天的那段历史,《日照市志》如是记载。寥寥数语,并不足以让后人窥见战争年代的一丝烟云,但老兵丁立德的一生,却是从那年3月起,有了新的走向。
  儿时日子过得艰难,是丁立德对童年生活的定义。九分薄地,出粮极少,父母早逝,家中只有年迈的祖母,苦苦将他和哥哥拉扯大。最困难时,他甚至要过饭。老人的记忆回到7、8岁的一天,村外扎营的中央军部队起灶准备午饭,饥肠辘辘的丁立德愣愣地盯着,大盆饭菜出锅时,早注意到这个面黄肌瘦的小男孩的一位班长喊停战士,将大盆送到了丁立德面前,让他赶快端回家。
  手中的温热和胸腹的满足,是年幼的丁立德对于“军人”一词的最初印象。“57军,万毅的部队”,他一直记得这支部队的番号。
  1942年3月24日,对于少年丁立德来说原本是极平凡的一天。祖母和邻家老人们在房中打牌,他和同村要好的伙伴郑培宏、大胡在院里的大槐树下玩耍。静谧的春日突然被南方天边传来的嗡嗡声打破,“是‘飞艇’!”三个男孩儿奔出门外,好奇地向空中张望。
  “黑色的飞机,从南大门的方向飞来,很慢,很矮,高度大约在30—40米,甚至差一点就能碰到大杨树的树梢,站在地面就能看到开飞机的人”,在城中虚晃一圈后,飞机从西大门上空飞出,当时聚集上万人的碑廓大集就位于西门之外。丁立德和伙伴们起初并不知那是日本飞机,还愣怔在邻居李从平家被掀起的屋顶稻草中,直到两声惊天动地的“呼啦”声将他震醒。“‘不好了,不好了’,老人们开始喊,我才知道是日本人扔了炸弹。祖母从屋里慌张地出来,让我快去大集上看看,四舅是不是来赶集了,我和郑培宏还有大胡一下子就往大集跑。”
  一进大集,三个人就被东跑西窜的人们冲散,呼喊声、哭泣声和着满是硝烟味的尘土往上涌,再往前走,两个被炸出的深坑赫然出现在眼前,一位年长的男性边跑边冲丁立德大喊:“快走吧,别看了!没法看了!”丁立德顺着来人的方向继续跑,一直到南边的河滩上,眼前的景象让他再无法迈出脚步,“红色的血蔓延在白色沙滩上,分外触目惊心,一眼望过去,全是尸体、烂肉,白衣、黑衣的人一大片,趴在那儿,有的还有喘息”。回忆至此,老人略微沉默,“白沙成红”,他一字一顿。
  少年不知恨,只是心惊“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狠,老百姓又没有去打你”。那日回家后,邻家爷爷盯住丁立德和他两个伙伴的眼睛,说:“老人们都打不了了,孩子,快些长大,长大参军,一定要报这份仇。”
  1945年,正月初三,丁立德记忆犹新,那是他参军的日子,“当年的三个孩子,谁都没忘了那份痛,也没忘了老人给我们的嘱托”。山东军区23团,17岁的丁立德一身戎装,扛起了钢枪,一同目睹碑廓大集惨案的玩伴郑培宏和大胡,也走入军营,全部兑现承诺。
  如今的丁立德已是耄耋老人,14岁的旧事依然铭刻于心。“老郑七八年前就走了,我想,再不说,就来不及了。我作不了什么大的贡献,但我是军人,总觉得有一份责任,我看见了一些,亲历了一些,我忘不了。”他抚摸泛黄的相册,黑白照片里年轻的军官星眉朗目,一身正气。
  采访的前一晚,丁立德老人一夜未眠,铁马冰河,纷至沓来,转眼,就是七十年。(此文原标题为“丁立德:历史一隅 七十载沧桑”山东省日照市委组织部
浏览:18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日照牟工
    日照牟工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