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臻:“识字班”得了“捷克式”

Admin 发表于2016-01-30 14:12:45
  张凤臻,女,1922年2月出生于莒县小店镇古迹崖村,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居住在莒县小店镇邵家垛庄村,莒县博物馆收录大型图画介绍其事迹——“识字班”得了“捷克式”。
  在日照方言中,“识字班”常被用来称呼未婚少女,而年轻一代却鲜有人知道“识字班”一词的由来。事实上,识字班的本意是指一种群众教育的组织,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普遍设立,以识字为主,也学习时事政治。在山东解放区,因参加识字班的多为年轻妇女,“识字班”也逐渐演化为对年轻妇女,尤其是未婚少女的称呼,它是革命战争年代老区妇女积极学习文化知识,追求上进的代名词。
  93岁的张凤臻老人就是70多年前第一批走出识字班的“识字班”。
从针线活开始的抗战
  4月,春天的气息浓了起来,院墙外又飘起了榆钱儿,晒太阳的张凤臻老人眯眼哼唱着一支婉转民歌,“石榴开花满山红,二十少年要当兵……”这是她十几岁时学唱的抗战歌曲,四分之三个世纪过去了,旋律依旧难忘。
  耄耋之年的张凤臻讲起她的抗战故事时思维清晰,语句生动。
  1939年,抗日战争爆发第三年,八路军在莒县小店镇前横山村驻扎并设立据点。17岁的张凤臻胆大聪明,手脚灵巧,被当地联防编入了抗日妇救会,成为抗战妇女代表。“让干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的革命新人张凤臻收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动员村里妇女为驻扎前横山的八路军缝制军衣。
  针线活看似不费力气,做多了便能觉察不易,加上组织给的时限,年轻的张凤臻不得不带领全村20名妇女一同挑灯夜战。三人一组,一整天才只能赶制一双军鞋,天不亮开始,一直做到夜里十二点,煤油灯把脸熏得乌黑,摸一把才发现手指都磨出了血泡。缝军衣让张凤臻心怀感激,在她眼里,那是她抗战的开始,不能去前线奉献热血,就一定要把组织交代的任务认真完成。
“识字班”不简单
  由于在妇救会时的出色表现,1940年,18岁的张凤臻被介绍入党。老人讲述起当地下党的经历非常生动。“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夫妻”是最基本的保密条例,除了上线联系人员,最亲密的朋友也无法知道彼此是否是共产党员。有任务要与同志接头时,需三个人各持一页瓦片,只有将瓦片完整拼接起来,才可承认自己的身份。
  滨海抗日根据地的群众教育组织开办较早,张凤臻入党后不久便成为识字班的学员,“学文化,求进步,不被欺负”是学员们最真实的心声。除了学习并带头传播知识,识字班的学员们也要作为民兵组织的成员站岗放哨、查路条,“扛大刀”的任务自然落不下积极的张凤臻。
  1944年农历三月初九的早晨,张凤臻和古迹崖村的陈淑桂、陈淑玉、张成英,在“识字班”队长张凤兰的带领下到村北路口站岗。天刚蒙蒙亮,山岭下面的河底中突然冒出一个人,这个人光着上身,裤腿都磨碎了。“识字班”们惊觉不对,走上前去。张凤臻挺起了红缨枪,其他“识字班”有的手握大刀,有的攥紧拳头怒视着。
  此时,可疑人员明显做贼心虚,后退一步,转身就跑。“识字班”们哪里肯放过他,扛起红缨枪一齐追了上去。那人被捕后终于承认,自己是出逃的伪军,并在“识字班”们的询查下缴械投降,一支捷克式钢枪和98发子弹以及3枚手榴弹被缴获。
  全国解放后,为表彰横山一带民兵对敌斗争的模范事迹,革命历史博物馆曾专门以大型图画的形式介绍古迹崖“识字班”得了“捷克式”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
穿过历史的旋律
  张凤臻的乐观开朗支撑她走过了战争年代的艰难困苦,如今,老人四世同堂,身子骨依旧硬朗。天气好的日子,老人走出院门晒晒太阳,十里八里的乡亲们便知道,熟悉的旋律又要响起来了。
  “稀奇、稀奇,真呀稀奇,稀奇的事儿出在根据地。古迹崖的识字班啊,哎呦!得了一颗捷克式……”婉转的曲调,余韵漫长,问老人歌曲的名字,她不记得,但是她会唱。
  歌里唱的是年轻时代张凤臻的经历,是老人们的家国情怀,是战争年代就燃着的对生活的期待,四分之三个世纪过去了,仍然不灭。(此文原标题为“张凤臻:扛大刀的“识字班”山东省日照市委组织部)
浏览:37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