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与“牟步善”三字联系在一起最多的,是“茶”。只要绿茶的香气还在日照的上空氤氲,牟步善的名字就不会被忘记。
50多年前的那个春日,老县委书记牟步善眼神坚毅、发声有力,于是,“南茶北引”的版图里终于刻下了“日照”。如今,90岁高龄的老书记仍然记挂他的茶山。仅仅这一年的春天,老书记便又三上甲子山,只不过陪伴他的,多了一根木头拐棍。
牟步善对日照的土地和人民有情,这份情源自骨血里的那份乡情,也源自他对自己71年的党员身份仍怀赤诚。牟老的心中,是共产党的引领,才让他这个“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有了幸运的一生。
1925年,牟步善出生于碑廓镇的一户贫困家庭中,他的少年时期,正逢抗日战争。当时的碑廓镇是日照地区较为完善的敌后根据地之一,镇驻地曾是八路军115师师部驻地,罗荣桓、肖华、谷牧等首长就在这里工作战斗。
“在老根据地成长的我,从小就接受中共的革命教育,对党更是有种天生的亲近感。”开青年大会、学唱革命歌曲、学习革命知识,对于年少的牟步善来讲,革命教育很新鲜,也很令人神往。在他和伙伴心中,共产党的部队是“天军”,是能解放劳动人民、能打胜仗的“天兵天将”,那是从小植根身体的信念,无法撼动。
1942年,17岁的牟步善加入青年抗日先锋队,正式以青年身份参与抗战。
“那时的战争可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从1942年开始,敌人每年会对根据地发动多次扫荡,企图消灭我方在根据地的武装力量,那时候我们的战略就是‘敌扫我反’,你来扫荡,我们就反扫荡。”
1942年下半年,敌人为支援太平洋战争和南亚战争,开始推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敌人综合过去的“铁壁合围”“分进合击”等手段,实施“拉网合围”的“扫荡”战术,以强大的兵力呈网状分布,多路、快速、梳篦式推进,构成若干个合围圈,边压缩、边搜索,力图迫我于狭小地区聚而歼之。
面对敌人大规模的拉网式扫荡,解放区的军民以游击战等方式开展的反扫荡战争重在灵活多变,避实就虚,曾被德国记者希伯曾撰文称赞为“无声的战斗”。
在牟老的记忆中,1944年是反扫荡斗争最为残酷的一年。
“那年秋天,我在警备团团部接受军事训练,期间,敌人对碑廓地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扫荡,从村南一华里开始,拉网式向北开进。”这次扫荡中,敌人甚至派出骑兵部队,规模巨大。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牟步善和战友们果断采取游击作战,以保存力量为出发点,一面开枪对敌人进行干扰,一面借高粱地的掩护快速突围。
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游击队员们一路向着绣针河行进。秀美的绣针河横穿碑廓,沿岸高大茂密的松柏林无疑是“母亲河”赐予战士们的天然屏障。牟步善带领战友们快速钻入树林,以便稍作休整,商讨下一步的作战方案。
“那片松柏林很深,敌人在林间搜捕,刺刀被夕阳照着,煞白煞白的一道”,无法再做拖延,游击队员们当即决定过河,前往河庄,与驻扎安东卫北山的县武工队会合。
当天夜里,牟步善与战友们赶到河庄,区委领导连夜开会商讨,决定兵分两路,向西南方从侧翼插入敌后方,出其不意,保存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夜里的高粱地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为了不与战友走散,隔一会就要拍拍手,靠“打点子”确认彼此的方向。
突围策略是正确的,敌人追至北山时,游击队员们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敌后方。这次反扫荡斗争的胜利使根据地武装力量得以完好保存,成功牵制了敌军向正面战场的军事增补。
大规模的反扫荡战争,仅在1944年就有3次。扫荡频繁时,游击队员一晚就要活动3、4次,随时变更驻扎地点,防止敌人摸到规律后进行突袭。
牟老此时笑笑,回忆起游击战时的趣事。“有天晚上,好不容易盼到有顿好饭吃,下饺子,火生起来了,锅支起来了,饺子也下锅了,敌人从西南来了。大家都等着吃饺子呢,怎么办啊?只能拿个筐把饺子捞进去,一边撤退,一边打枪,还从筐子里抓饺子吃,饺子还都不熟。”笑着笑着,他突然停顿,“能活着的人是幸运的,可是那两千多万牺牲的人呢?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苦难难以用语言描述,是残酷的,针锋相对的,面对面的。”
高粱地里响起的枪声又一次回荡在牟步善的耳畔,那片高粱的红,是他心中鲜血的红,青春的红,党旗的红。幸存的人,见证着那片红成为五星红旗的红,中华民族的红,而另一些人,却随着那片红高粱,远去了。
90岁,本该是一位老人颐养天年的年纪,牟步善老人却仍旧行进在他的“革命道路”上。牟老的心中,那团赤红从未熄灭,依然炽烈。“人,永远不能和历史隔绝,对于过去,要重温,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牟老这样说。(此文原标题为“牟步善:党旗下的忠诚”山东省日照市委组织部)
浏览:7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