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自家屋后的小岭上锄地时,过来一个陌生人问路。听口音不是本地人,引起了他的高度警惕。当这个人走出百十步时,他停下锄头,马上喊也在不远处锄地的邻居张顺明,“三哥,你快来,有情况。”
张顺明从他的口气和态度意识到肯定有急事,于是扛着锄头赶了过来,问:“大兄弟,有事吗?”
刘君厚指着不远处的那个人对他说:“刚过去的这个人说话是外地口音,很可能是个‘细作’(那时这里管特务叫‘细作’),你和我去盘问盘问。”
两个人扛起锄头追了上去,大声喊道:“站住!你是干什么的?”
陌生人见两个人都扛着家伙,只好站住说:“走路的。”别的什么也不说,这更引起了刘君厚的怀疑。于是对他说:“你跟我们走一趟。”
“到哪里去?”那个人问
“到乡政府”刘君厚说
于是两个人押着陌生人到了乡政府。报告说:“乡长,我们抓来一个‘细作’现在交给你处理。”
乡长看他俩人严肃认真的样子,又看见后边押来的“细作”,立刻哈哈大笑,说:“你们误会了,误会了。”跑着向前与“细作”握手,并指着“细作”对他俩说:“他不是‘细作’,是地委敌工科的刘焕斗同志,是来这里做抗战工作的。”
看到这一幕,刘君厚简直惊呆了,站在那里,不知怎么是好。
乡长说:“不愿你们,因为不熟悉,误会了,你们的思想是好的,做的也很对。”
乡长又向刘焕斗介绍说:“他是柳行岔村的村长刘君厚同志,他有很强的爱国思想,全力支持抗战工作,家里经常养着八路军伤病员和干部子女,警惕性特别高,在村里很有威信。今天的做法,纯属误会,希望你能理解。”
刘焕斗赶忙说:“我绝不抱怨他们,看到他们严肃认真地盘查我,我就知道他们是警惕性很高的爱国群众,因为不便暴露身分,我只好乖乖地跟他来了。我不仅不抱怨,还因为有这么高度觉悟的群众而暗暗高兴呢。如果全国的老百姓都有这么高的觉悟,我们没有打不倒的敌人,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说着,忙和刘君厚握手并致谢意。
相互认识,消除误会后,乡长请大家到屋里喝了一会茶,又互相谈了对抗战形势的看法。
分别前,刘焕斗对刘君厚说:“我初来这里,人生地不熟,还没有合适的住处。往西七八里路就是敌占区,工作起来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我想请您在村里为我找个合适的地方住着,你考虑一下,能不能办到。因为有您这样高觉悟的村干部,我一千个满意,一万个放心。”
刘君厚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就把他安排在柳行岔村刘曰中家里住下。
在这里两年多的时间里,刘焕斗时常化妆或昼伏夜出到敌占区做敌伪工作,为攻打蒙阴城立过功劳。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刘焕斗才离开柳行岔村。从此,刘君厚与刘焕斗成了朋友。虽因战争环境不常见面,但常有书信往来。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年老体弱,刘焕斗在泰安疗养时,俩人最后见了一面。
真是不打不成交,不斗不知心。刘君厚抓特务抓出个朋友来。
浏览:4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