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时期七十三师最后一任青年科长是程启文。1937年红军改名为八路军后,六八七团首任青年干事是关圣志,后为陈学义。1939年4月,父亲接任团青年干事。在此之前父亲于1938年底调出宣传队,先后任六八七团直属队和一营青年干事。三四四旅青年股长是程世清,后为师道恩,1940年父亲接任旅青年股长。各级青年干部直属于各级政治部组织科(股),营青年干部直属营教导员领导。父亲担任六八七团青年干事时,组织股长是陶历,政治处主任是邓存伦。父亲任三四四旅(后改为新四军四师十旅)青年股长时,组织科长是田养泉,政治部主任是高农斧,青年股唯一的干事是高克。
父亲在六八七团担任青年干事时,团首长和政治部门对青年工作十分重视,经常讨论和检查部队青年工作。根据部队的当前任务对青年工作提出新要求。尤其是团政委吴信泉同志很关心青年工作,他要我列席团召开的军政委员会,向团首长汇报青年工作,并接受首长们的指示。他还亲自选配营一级的青年干事,并重视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他还直接参加青年工作会议做指示。1939年五四青年节六八七团在高平以东的赵庄(我在地图上只查到高平以北有一个赵庄),召开了全团青年大会,进行检阅。张天云团长、吴信泉政委检阅了全团青年队,并讲了话。这次大会上还进行了歌咏比赛。
抗战初期部队青年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以朱德总司令命名的“朱德青年队”,以向朱德总司令学习为中心,培养和激发部队青年战士抗战热情,活跃部队文娱生活,帮助地方展开青年工作,为党支部培养和输送发展党员的后备力量。
为了具体落实青年工作,提出“三要”“四不要”活动。“三要”即:要努力学习(学军事、学政治、学文化);要勇敢杀敌(提倡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要遵守纪律服从命令(主要是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四不要”即:不动摇逃跑;不贪生怕死;不抽烟喝酒;不手淫。
青年工作的主要方式是开展《救亡室》活动。红军时期是《列宁室》,这是青年活动的中心场所。1936年到1937年间,当时部队唱一首歌,歌名是《列宁室》,其中一段是“同志们来,列宁室里去学习,看书读报,做游戏识字,比一比,哪一个,呱呱叫”。红军时代还有一首歌,也是很鼓舞青年人的心的,歌名我不记得,但其中一段歌词是:“红色的青年战士气昂昂,好比那东方刚出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如猛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挡,我们是将来的主人”。
只要部队在一地能住一个月以上,连队就选择一个比较大的屋子为《救亡室》,室内分设:学习竞赛栏、情报栏、成绩栏、生活栏和批评表扬栏等。竞赛栏画有飞机、火车、轮船、汽车、马车、牛车和乌龟。各班排及个人的学习成绩优劣,分别挂在图案之下。最好的坐飞机,最差的背乌龟。成绩栏是把各班排和个人训练和测验成绩公布于众。生活栏主要是定期公布伙食费用开支情况。为增加《救亡室》的气氛,在《救亡室》的门口扎上彩门,贴对联,室内贴上用彩纸写的各种标语口号。
为了促进青年工作,青年队还要定期召开全连青年大会或排的青年小组会。连青年大会一季度召开一次,主要是总结工作,传达上级对青年工作的要求,表扬先进。排小组会一月一次,主要进行思想汇报和思想交流,进行思想帮助。青年队不处分人,要受处分的由行政首长处理。打仗时,只要时间允许,青年队也进行简短的战前动员。有时由指导员在战前动员时,对青年提出要求,以激发战士的杀敌勇气。
部队行军时,为活跃部队情绪,减少疲劳,连队青年组织啦啦队,在连与连、排与排之间互相拉歌,或拉有特长的人讲笑话,出洋相。在行军中发动体壮青年帮助体弱同志扛枪背背包。
在宿营或驻军休整时,号召青年帮助群众担水、砍柴,进行卫生扫除,播种或收割。对群众进行宣传,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动员青年参军。
1939年4月,三四四旅在高平城北的段庄召开了第一次全旅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00余人,我作为代表之一出席了这次大会。会议历时三天。黄克诚政委总结了抗战一年多来全旅党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三四四旅的任务和要求。会议期间,朱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专程前来参加会议,作了重要讲话。
三四四旅旅部原住高平城里,因为日本飞机对高平县城进行了狂轰滥炸,为避免损失,旅部移住高平城北的段庄。段庄是一个比较隐蔽的村子,村子里有一座古庙,庙内有一个大院和一座古老的戏台。代表大会会场就设在庙的大院内借用老百姓社火的一个大布棚里。座位都是借用老百姓的长板凳和木板。布棚的四周贴着用各种颜色的纸写的标语口号。因为布棚较小,有的代表坐在主席台后边的小板凳上,父亲就是坐在这里,眼面前就是首长席,首长们坐在几张长桌后面的长板凳上。
会议中间进行休息,父亲正坐在小凳子上等待首长们离去。忽然朱总司令转过来,向坐在身后的代表点头微笑,接着朱总司令把目光投向父亲,以浓重的四川口音,亲切地问父亲:“你今年十几岁了,是做什么工作的”?
父亲赶快站起来,立正向总司令行了一个举手礼,回答说:“我今年十七岁了,是六八七团的青年干事”。
总司令又问:“你是哪里人,什么时候入伍,什么时候入党”?
“我是山西隰县人。1936年红军东征时入伍,37年入的党”。父亲有些紧张地回答了总司令的提问。
总司令又问:“你在家上过学没有?”
“我在家只上过半年学,后因家里贫穷就没有上学了。”父亲回答。
总司令接着说:“要做好革命工作,就要学好文化。有了文化就方便得多。你现在能识多少字?能看文件看报吗?”
父亲说:“大概认得千把字,能看懂旅团出的小报和一般文件,但有些字不认得。”
接着总司令笑着对父亲说:“你可能是这个会议中最年轻的代表吧?”黄克诚政委似乎想帮父亲摆脱在首长面前的紧张情绪,让父亲轻松一下。他插话说:“是的,他是代表中最年轻的。”
接着总司令把话题转向青年工作。他说:“青年工作很重要,要把这项工作做好。部队青年同志多,青年工作做好了,部队就活跃了,工作也就好做了。要鼓励青年同志作学习的模范,作团结的模范,作守纪律的模范和英勇杀敌的模范。”
“是”!父亲向首长作了肯定的回答。
因为接着又开会了,总司令终止了和父亲的谈话。虽然这次谈话父亲感到很紧张,显得有些拘谨,身上有点发热,头上也在微微出汗,但总司令的谆谆教导永记心间。而且在后来的战争岁月里,父亲很注重文化学习,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大会开幕的前一天晚上,在寺庄的大庙戏台上举行了各团宣传队参加的文艺演出,表示对大会的庆祝。父亲参加了六八七团宣传队演出的秧歌舞,因为是给全旅代表演出,演员们都认真努力,父亲虽然已离开宣传队半年了,但对秧歌舞还是很熟悉,而且跳的好。因为这个缘故,会议的第二天晚上,旅青年股长师道恩同志特意通知父亲,说:“代表们要求要你一个人男扮女装上台表演秧歌舞”。父亲对他的邀请感到有些为难,只好婉言谢绝。师道恩说:“不行,这是首长们的意思,不跳不行”。无可奈何,父亲口头上答应了,可心里在想脱身之计。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吃过晚饭,父亲悄悄地逃走了。害得师道恩找得好苦。后来,他把父亲狠狠地批评了一通。团政委吴信泉也很不高兴,把父亲训了一通。
浏览:157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