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回忆录:走上革命之路

Admin 发表于2016-02-29 00:42:58
   1937年,我17岁。这年的下半年,到新泰第一小学任代课教员,教五年级的历史课。这是一所由共产党组织控制的学校。我记得虽然校长由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兼任,但在教员中有四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即韩顾三、王迫悟、董凌汉和薛继绍(肃清托派时被错杀,后来被追认为烈士)。还有几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思想进步的年轻教师,师生们的革命活动由秘密转入半公开化。
    我到校任教不久,就爆发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华北广大地区落入敌人手中,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灾难。在这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担起领导抗日的重任,带领全国人民奋起抵抗日军侵略。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和军队团结起来一致抗日。8月22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大纲”。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得到一切爱国志士的拥护和赞同,全国迅速掀起抗日救亡的热潮。
    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黎玉同志从延安参加会议回来,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分析了山东必将沦为敌后的形势,决定在全省立即发动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武装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山东省委发出号召,要求“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
    1937年12月31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山东泰安城。1938年1月1日,由泰安各地赶到徂徕山的近两百名抗日志士,举行了庄严的起义誓师大会,宣布“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山东游击第一师”(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前身)正式成立,师长洪涛,政治委员黎玉。
    这就是山东革命历史上著名的“徂徕山起义”。它是中共山东省委亲自组织领导的一次起义。徂徕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既是鲁中大地的“心脏”,又是津浦路的必经之地。徂徕山起义的成功,创建了泰山区革命根据地,部队得到迅速发展,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军民的抗战热情。
    在党的影响下,我一边教书,一边在老家组织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准备投奔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徂徕山起义前我已经发动了三十多人。我原计划要去参加徂徕山起义,由于快到春节了,一些成员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把过大年看得很重,一定要等过了年再走。所以我等到正月初三,带了十二个人赶到新泰二龙山,被编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九中队。队长朱国平、指导员韩顾三,我被任命为班长。
    经过短时间训练后,我就参加了攻占莱芜城的战斗,随后被提为一团二连排长。当年4月由指导员董超介绍,我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整党时,由于我是中农成分,按党章规定,须有两个入党介绍人,因此又增补汪洋为入党介绍人。部队在莱芜城整编后,廖容标任司令,黎玉任政委,政治部主任为林浩。不久,师里成立军政训练班,我被调去学习。当时参加训练的除了像我这样的部队干部,还有一批刚从北大、清华、东北师大毕业,投奔革命的年轻知识分子,都是充满革命热情的热血青年。训练班的主任杨纯,责任相当于校长,是位女同志,很有水平,后与新四军一位领导干部结婚。分别43年后,1981年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遇见她,已是卫生部副部长。
    训练班结束后,我就回到部队。
    1938年6月,部队南下蒙阴、沂水,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这时,由于新泰独立营成员复杂,营领导又疏于管理,造成部队作风松散,领导多次批评教育,仍不见效果,部队人员屡犯纪律,老百姓几次告到支队领导这里。经调查核实后,政委林浩带着一个连,把独立营收编了,改编为一旅四连,有150人。支队党委决定由我去当指导员,没有连长,军政工作我一肩挑。我去后首先把全连干部战士人心安定下来,又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艰苦细致的工作,才把这个连松弛散漫的纪律和作风扭转过来。后来,这个连又改为炮兵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屡次战斗中,立了很多战功。
浏览:215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萨罗
    萨罗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