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区根据地在抗战后期即已连成一片。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亦未能进人黄河以北的渤海地区。随着渤海根据地的不断扩大,渤海地区的工商管理机构也不断得到加强。渤海区进出口局就是在原工商局的基础上建立的。1946年以前,即在沾化县下洼镇设立了工商支局。1947年,改为海口支局。1948年初,正式建立渤海区进出口局,当时干部有400余人,局长是刘乐川,监委是杜步舟。
渤海区进出口局的任务是:根据毛主席提出的“发展经济、保证供给”的方针,开展对敌经济斗争,保护根据地生产,支援解放战争,如控制粮、棉、油、土特产出口,打击奸商走私,换回军需物资,支援前线等。例如,收购土布,既保护了根据地农妇纺织土布的积极性,又保证了渤海区数万军队的军装。控制(粮)食土(特产)出口,就可换回军需物资。完成这些经济任务本身就包含着政治斗争。因此,战时的渤海区进出口局,从领导到一般干部,都是经济工作结合政治工作来做的。那时,局长都是亲自作政治形势和业务工作的报告,如周云辉、单彪、刘永昌、刘乐川等,还有负责政治工作的监委如刘海甫、李映华、杜步舟等。作为一般干部,也是离不开政治工作的,如到街头集市作形势政策的宣传讲话,到附近村子帮助土改、动员参军、救济灾民等等。我记得我们有一次拉了几车粮食去无棣县新区救灾,群众不敢要,因为他们害怕“变天”。后来经过大会动员、逐家逐户做思想工作,才把救济粮发下去。当时大家都深有感触地说,把救济粮送上门还得做这么长时间的思想动员,人家才敢要,看来开辟新区做政治工作真不易呀!
浏览:113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