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李月润回忆渤海主力部队南征历程(五)

Admin 发表于2016-03-02 01:02:47
1949年1月6日,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围歼杜、邱、李兵团的总攻开始。拂晓,方圆几十里的战场上万炮齐发,响震天地。我纵七师二、三团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何庄,这里盘踞着敌五十九军一八〇师师部、两个团和三十八师的两个连。当晨光刚刚在阵地上洒下一片朦胧的曙色,隐蔽在后边四公里处的榴弹炮团突然开火,成排的炮弹呼啸着从我阵地上空飞过,在何庄村沿爆炸,尘土和鹿砦一起飞上了天。掩护的炮火一停,我军立即发起冲锋,突人敌军阵地。二团一连五班班长马如青和战士程华亭首先跳人敌人的战壕。这时,对面几十米处的一堆敌人正向他们射击,打中了马如青的胳膊。程华亭说:“班长你负伤了?”马如青说了声“不要紧”,然后端起冲锋枪就是一梭子,吓得十几个敌人立即放下武器举起了双手。接着,他俩沿着壕沟进击。迎面是一个子母堡,不停地开火,还向外投掷手榴弹。马如青不顾手臂正在流血,拾起一枚正吱吱冒烟的手榴弹就投了回去。他身背的19枚手榴弹打光了,敌人遗留的3堆手榴弹也打光了,敌人还在顽抗。他握着最后一颗手摘弹,隐蔽接近敌人,从枪眼里塞了进去,地堡里的敌人这才全部报销了。尔后,他又和程华亭接近一个靠墙堡,开展政治攻势,堡内十几个敌人很快投降,交出了10支步枪、4挺轻机枪。同时,一连王连长带领五名战士在另一条壕沟里,也将敌五三九团七连全部缴械1从另一个方向突破前沿的三团四连代理排长王立和带领一个班,亦俘敌一个连零一个警卫排。
主攻部队的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给部队很大鼓舞。敌人一颗炮弹在团政委马骏身旁爆炸,掀起的泥土把他砸入壕沟,巴掌大的弹片擦胸而过,棉袄、毛衣都被划开一道半尺长的口子,他失去了知觉,经军医抢救苏醒后继续镇定自若地指挥。他还幽默地说:“里边还有一层衬衣,隔着肉还远着哩。”何庄战斗历时仅四十分钟,二团共俘敌490名,内有五四〇团副团长张彬如以下校官15名、尉官160名;三团俘敌370名,内有一八〇师参谋长贺敬泽以下军官125名。整个战斗,除击毙的敌人外,共俘敌880名,缴获迫击炮、六〇炮5门,重机枪7挺,轻机枪32挺,各种枪械500多支。
在我军强大攻势面前,敌人进一步龟缩至陈官庄等一小块地域,作最后的垂死挣扎。我纵十一师在南线胜利完成阻击任务以后,也投入了第三阶段作战,先在王花园一带八、九两纵队结合部展开,防堵敌人西窜。10日凌晨,天刚蒙蒙亮,我从地堡里走出来解手,便遇到敌机投下的一颗重磅炸弹在附近爆炸,掀起的冻土打在我的后背上,我几乎被击倒。抬头一看,敌人的十几架敌机正在上空盘旋,还不时地俯冲炸射。我想,敌人是不是要向这一带突围呢?果然,不久敌人就从王花园阵地上突了上来。这是敌人最后的困兽之斗,孤注一掷。敌人的突击部队大约有5000人,每人携带1支冲锋枪,之前他们还得到每人6块银元、3听罐头的奖赏。他们吃饱肚子,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排着横队作集团式冲锋。我纵十八团首当其冲予以迎击。十八团团长朱宝承是一位老同志,有点旧学底子,经常穿一身缴获来的国民党军官服,雄纠纠的,作战很勇敢,对部下也很严。这位老团长指挥轻重火器给突围之敌以迎头痛击,敌人则像秋收时的大豆稞,一排排地倒下去,我军阵地前布满了敌人的尸体。蒋军在严厉督战下,潮水似地又一波波涌来,我军战士跳出堑壕和敌人肉搏,许多同志和敌人同归于尽。敌人的坦克从我军堑壕上碾过,我部分阵地失守。在敌我众寡悬殊的情况下,朱团长率部英勇拼杀,最后壮烈牺牲。接着,我十八团、十七团在老大哥纵队的配合下,也发起猛烈反击,终于打退了敌人的突围,收复了阵地,残敌又狼狈地逃回了刘集。这时敌人已全线崩溃。至上午10时,对刘集的攻击开始,我纵七师一团与兄弟部队一起攻人刘集,杜聿明被俘虏,邱清泉被击毙,李弥只身逃走,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战后,部队向老乡买了一口棺材,把朱宝承团长的遗体收殓起来,用大车拉向后方。在残酷的战斗中,面对死亡不曾掉过一滴眼泪的硬汉子们,看着渐渐远去的灵车,不禁失声痛哭。当人们欢呼淮海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候,谁也没有忘记我们所付出的代价。
浏览:74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