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是临淄县五区成皋乡河沟村。记得我7岁时,家庭还比较富裕,在村里能算个上等户,吃穿不用操心,常年还雇着扛活的。可是自从爷爷死后,厄运就降临到了我家。
我村有一户姓张的恶霸地主,兄弟五人,人称“五只虎”,横行乡里,为非作歹,无恶不作。我家在村西南有4大亩良田,正巧紧傍他家的农田,他们久蓄吞并的野心,多次放出口风说要买这块田,可我家置之不理。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他们就哄骗我父亲入伙赌博,当晚就输了几块银元。他们硬逼父亲以那4大亩土地为抵押写下借据,是驴打滚的利息。我记得是秋后高粱晒米的时候,“五只虎”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逼我家马上还债。我家拿不出钱来,他们就把土地霸占了。祖母气愤至极,变卖家具、房屋和张家上公堂打官司。在旧社会,官官相护,“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官司最终没有打赢,全家却跌进了饥寒交迫的深渊。
为了糊口谋生,我9岁开始卖豆腐,赚点豆腐渣当饭吃。我二弟洪祥11岁就给人扛活,挑起家庭的重担,后来参加了抗日工作。三弟也到被服厂当了工人。父亲虽是个硬汉子,但因屡受挫折,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损害,挑不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全家只好靠祖母支撑着勉强度日。
当时,在我家乡已有了共产党的活动。我记得那时有两位教员——李人凤(即后来驻垦区清河行署的主任)和张新农都在临淄西桥子村教书,我曾在这个村打过短工,见过这两位教书先生。据说李人凤家是临淄南卧石村的,是附近出了名的大财主。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相继沧陷,临淄县国民政府县长冯谦光不战自退,弃县而逃,日寇的铁蹄也很快踏进我县。李人凤虽是一介书生,但立志报国,脱下长衫,投笔从戎。他收集旧政府溃逃时遗留下的枪支、大刀,组织人马在北头邱镇举旗抗日。当时队伍不足一营人,势单力薄。共产党员杨国夫(后来任山东省军区司令员)闻讯,几次派人与之密商,李人凤终于率队加入了八路军,杨国夫任司令员,李人凤任政委。这支队伍在家乡不仅对日寇作战,还消灭了土匪王延田的部队。为扩大队伍,李人凤还变卖了家中田产,为抗日战士发饷。后来,这支部队奉命跨过小清河进军垦区,解放了八大组,为建立垦区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这些情况,本来和我的回忆联系不大,但想到李人凤在垦区影响较大,所以就把话题扯远了。(张洪翥口述郝志平整理)
浏览:20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