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寿回忆建国前夕从垦利支前入川(一)

Admin 发表于2016-03-02 15:47:34
高歌出征随军支前
日月如梭,冬去春来。回顾40多年前,我们33名垦利籍的战友,响应党的号召,告别家乡父老,为夺取全国的解放随军支前,转战千里,纵横八省(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四川),进军大西南,并扎根四川,为开辟新区、建立人民政权奉献出了自己美好的青春。40年沧桑巨变,弹指一挥间。当年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现在都已成了两鬓染霜的老翁老妪。33名战友中,现已有9名离开人间,多数健在的同志也都积劳成疾、退居了二线,只有少数同志还老骥伏枥、壮志不减,继续在战斗的岗位上奋斗不息。为了缅怀先烈、告慰英灵,激励青年奋发上进,我以对故乡特有的感情,把封存在脑海里的零星记忆拼凑起来,草成此篇,权当作为向家乡人民的汇报吧。
1948年秋,毛主席、党中国领导的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我各个解放战场捷报频传。为了加快全国解放的步伐,急需大批干部、民工奔赴前线,支援解放战争。
这年秋天,垦利县委召开了各区区委委员以上干部大会。会议主要是研究部署民主建政和建立乡政权工作。当时我任垦利县临河区区委委员、武装部长兼区中队长,也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议期间,又接到上级通知,说我主力部队正集结力量准备举行济南战役,垦利县除已参战的两个民工营以外,还要再抽设一个营的民兵组成轮战营奔赴前线、救护伤员。当时,对这次抽调轮战营的具体要求是:1.时间短。最多三个月,济南战役胜利结束后就可复员回家。2.质量高。要求各区必须有区委委员以上的脱产干部带队,并尽量挑选党员民兵或骨干民兵上阵。区委经过研究确定,由我带队出征。我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没等县里大会开完就赶紧回去做准备。
毕竟是革命老区,回区后,我们的动员会还没有开完,许多年轻人就嚷着要报名上前线。共产党员带头报名,骨干民兵也不甘落后,因此发动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但也有个别人留恋“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舍不得抛妻别子。更有人听说家乡300里以内已全部解放,那么这次组织轮战营上线前肯定是要到300里以外的战场去,所以对三个月之后还能否回来心存疑虑。但这些思想问题,后来经过说服教育很快就都解决了。
由于时间紧迫,被批准参加轮战营的民兵,在区干部的带领下,准备好衣物、担架等物品就告别了家中亲人,一清早出发了,后到五区驻地西双河集合。集合之后,很快进行人员编制。垦利县被编为轮战营五营,营长是侯荣卿、教导员是刘子端(又名杨钦风)、副教导员是李文学。其中一连人员主要由永安区民兵组成,连长张洪翥、指导员孙汝良、副连长王春安,全连共131人;二连主要由临河区和河滨区民兵组成,连长杨友山、指导员王庆寿、副连长王庆玉,全连共141人;三连连长崔汝林、指导员张宝荣、副连长康茂贵,全连共120人。编制公布完毕,队伍就整装出发了。
当时参战的干部、民工情绪都很高,一路上有说有笑,有的还哼着流行在解放区的歌曲。队伍经过宁海后,开始沿着黄大堤蜿蜒西行,当晚就住在蒲台县麻湾村。在这里,我们休整了两天,又进行了一次整顿,团部还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并要求将会议精神一直传达贯彻到排级干部和党员民工。在这次会议上我们才知道,领导我们的团长是刘豪(地委办公室主任)同志、政委是张增同志;全团共下设五个营,其中沾化是一营、滨县是二营、蒲台是三营、利津是四营、垦利是五营。刘团长还告诉我们:这次任务是为了配合正规部队解放济南,并指出我们的行军路线要绕道泰安,由西南面进入济南。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很激动,个个摩拳擦掌,决心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然而事与愿违,当我们经过长途跋涉、济南府已遥遥在望的时候,吴化文却已率部起义,济南已宣布解放了。之后,我们只好按照指示原地隐蔽待命,但耳边还能听到城里传来的零星枪声,同时对没能参加这场战斗感到心有所憾、很不满足。还有的认为,既然济南已经解放,归期有望,就准备回家团聚了。可是,上级又很快下达了新的命令,要求队伍离开济南,向泰安开拔。当天,我们住进了泰安城附近的一个名叫小王庄的村子里。这个村的居民大都是回民。我们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进行休整和学习,各种思想问题得到了解决,民工们纷纷表示:为了解放全中国,上级指向哪里我们就奔向哪里。经过整顿,大家的情绪又高涨起来,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征途。
老解放区的干部、群众政治觉悟就是高,组织纪律观念就是强。我记得有这样两件事:在支前的路上,我们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吃的是红高梁面窝窝头,常常连咸菜都吃不上,更别说炒个蔬菜了,但大家都没有一句怨言。当时正是秋收季节,路两旁生长着不少果树,柿子、山楂都熟了,只要一伸手就能够到,但没有一人随便摘取群众的果子,有时无意间碰掉了熟透的果子,就给群众捡起来放到树下。在支前队伍中,嗜好吸烟的人不少,但当时我们没有津贴,已经好长时间吸不上烟了,不少人直嘀咕:想个啥法能吸上袋烟、解解乏,那该多舒坦啊。这天清晨下操后,我来到野外,忽然发现当地农民丢弃在坡里的烟秸上还残留着细小的烟叶,我非常高兴,立即脱下褂子,铺在地上,采摘了两袖子烟叶,揉碎了分给大家。我心中还暗暗高兴,觉得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不料,到晚上不少人就“兴师问罪”了,说我违背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前成天教育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现在为什么带头破坏群众纪律,没经当地群众允许就私摘烟叶呢?我心里又是生气又是高兴,但仍在党小组会上作了检讨。还有一件事:在我们行军到达鲁中南地区的时候,晚上在一个村子里宿营,因夜里一场大雨,道路变得泥泞难行。天还没亮,我査哨到村外,忽然发现我军两辆军车满载枪支弹药陷在泥水里寸步难行,司机和押车的战士束手无策。这两辆军车如不及时开走,天明被敌机发现,损失就大了。我赶紧跑回村子,集合起队伍,说明了情况。大家一听都很着急,有的找绳子,有的借杠子,100多人很快赶到了现场。我们拴上绳子用力拽车,由于车载太重,没能拉出泥坑。我当机立断,吩咐卸车。押车的战士因对我们身分不明,不同意卸车。我陈述了利害关系,并表示敢于承担责任,他们才同意我们卸车。由于人手众多,从卸到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军车就登上了坦途,押车的战士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再三表示感谢。军车刚走不久敌机就飞来了,因未找到目标,只胡乱地扔了一气炸弹就扫兴而归了。
济南战役结束后,我们迈动双脚紧随大部队,又参加了解放临沂、郯城等多次战斗。在支前中,往往越是接近战场,火药味越浓。在郯城附近支前时,敌机常常在头顶盘旋,一发现目标就扔炸弹。面对新的情况,我们学习了防空知识,并学习解放军的做法,每人用树枝编了个草帽戴在头上,每连间隔一里路,事先约定宿营地点,化整为零,缩小目标,隐蔽前进。
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打响后,繁重艰巨的任务又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我们都为能参加这次战役而激奋,所以再苦再累的任务也不在乎了。碾庄战役打响后,我们担负着二线转运伤员的任务。所谓二线转运,即从营部包扎所接收伤员,用担架转运到团部卫生队。当时我们负责的部队是解放军十纵特务团,从营部到团部指定的临时医院有60多华里,每天打来回。为了躲避敌机轰炸,我们白天躲在地沟里,挖个洞铺上麦穰,躺下休息,晚上出发运送伤员。因天黑路远,高低不平,一路上不知要跌倒几次,有的磕伤了腿,有的扭伤了脚,再加上生活艰苦,发了霉的红高粱面窝头难以下咽,大家都累瘦了,有的还得了病,但同志们都没有一句怨言。人人学习解放军重伤不叫苦、轻伤不下火线的革命精神,拖着疲惫的身子,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
二线转运干了七八天,鲁楼反击战之后组织上又把我们调到第一线,负责火线抢救。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直接把伤员抬下火线,送往营包扎所。从战场到营包扎所大约有两里路,距离虽短,任务却很艰巨。我们和解放军战士趴在一条战壕里,距敌不足100米,耳畔枪声不断。在此期间,我们亲眼目睹了解放军战士无所畏惧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人民子弟兵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在战场上,我们常常匍匐前进,把伤员扶上担架后,爬着运下火线。当时我们只有一个信念:时间就是生命,决不把一个伤员丢在阵地上。由于在抢救伤员中成绩突出,全连集体立功,被评为淮海战役中惟一的民工模范连队,并被华东军区支前司令部授予锦旗一面,上书:奖给渤海轮战营一团五营二连“巩固抢救模范连”。
1949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华东军区支前司令部在兖州以南的胡家村召开庆功大会。24日,按照上级部署,支前民工全部返回家乡,带队干部留队待命。这天,我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在兖州火车站含泪送别了三个多月来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战友,祝愿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欢度新年。而我们留下的30多名垦利战友,却仍要为了全国的胜利将重整旗鼓,继续南征。(王庆寿口述郝志平整理)
浏览:91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奉节中队
    奉节中队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