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信功回忆垦利民工千里转送伤员(上)

Admin 发表于2016-03-02 16:44:06
1947年5月,我正在治黄工地上执行任务,突然接到通知,要我马上回区里准备接受支前任务。当时我是在垦利县民丰区任武装部副部长,经研究后,区领导决定派我和农会会长崔汝贤一起带领民丰区的一个民工连去执行县里组织的支前任务,由我任连长、崔汝贤任指导员。这次支前全县共组织了一个轮战营,由当时的县武装部部长魏义昌任营长,民政科科长田晓东任教导员,主要任务是带领和组织担架队到前线抬伤员,定于5月下旬出发。
1947年5月16日,我人民解放军在孟良崮歼灭了敌人的整编七十四师,这是解放战争中华东战区具有决定性的一次重大战役。在这次战斗中,我军也有伤亡。受伤的重伤员被送到华东野战军随军医院治疗。由于解放战争的不断发展,敌我双方都在运动,医院的位置难以固定,随时需要往安全地带转移,伤员和医疗器械大部由民工用担架抬,小车推。我们这个民工营的任务就是跟随医院抬伤员。于5月底从垦利出发经淄博直至沂蒙山区,在东里店和医院接上头,已到6月中旬。领到任务,把伤员分到各排各班,每个班两副担架,我们连共接收了18位伤员。民工营编制和部队一样,连干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做民工的思想工作及后勤供应工作。
伤员交给我们后,除换药治疗由医护人员负责以外,其余的事全由各担架的民工具体负责。我们连的民工都是垦区各村的青年民工,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对伤员很有感情,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也很高,因此对伤员都认真负责,每到一处第一件事就是给伤员找开水。伺候大小便等,没有嫌脏说累的。
医院不断往西北转移,目的是出山区、过黄河,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住下,给这部分伤员治疗。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出沂蒙山区也是很困难的。因为敌我双方交战频繁,敌人的飞机经常出没,我们白天隐蔽在山沟、树林中,晚上走。炎夏季节时常下雨,道路崎岖,天黑路滑,民工们轮流抬着伤员行走十分艰难。行走中既要自身平稳又要保证伤员安全,上坡下坡要保持担架平衡,以减少伤员的痛苦,却加重了民工们的负担,走不远就汗流浃背。虽然劳累,但大家的情绪都很稳定。山区的老百姓,平时粮食就不宽裕,战争时期既要躲避敌人的袭击,更要给我作战部队供应食物,生活已经非常困难,这样我们民工的吃饭就成了问题。每到一处,寻找粮食是最重要的任务。有的村庄容易一些,大多是高粱面,最好的是小米。有的地方就很困难。记得有一次,什么吃的也找不到,大家就只能饿着,后来到较远的村庄找来了点红豆,大家在山沟里用喝水的缸子煮点半生不熟的吃了就顶了一天的饭。后来有的民工捡来敌人的头盔代锅用,煮红豆比缸子要好多了。在那种情况下,找不到食物、一天捞不着吃饭是经常的事,每天只吃一顿饭的时候最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的连里民工的思想便有些波动,甚至还出现了开小差的现象。虽然我们连没发现这种情况,但我们连干部认为,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思想工作应做在前头。我和指导员崔汝贤分头到各班做工作,讲形势、讲任务的重要,讲将来胜利后的幸福生活。
不论走到哪里,看到哪个民工累了,我们就顶上去抬担架。由于思想工作深入,全连民工的积极性又调动起来了,他们更加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着伤员。有的民工自己不休息,扶伤员坐着给他们喂水,讲解放区的情况,以减轻伤员的痛苦;有时白天隐蔽在山林里,雨后林中有许多蘑菇,民工们就采来无毒的和伤员们一起吃,省下菜金到当地老百姓菜园里买来脆瓜给伤员解渴。虽然条件艰苦,民工们和伤员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对于战胜困难到达目的地都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但由于缺少药物,加上环境恶劣,在途中还是有两名重伤员牺牲了。(袁信功口述 梁丽霞整理)
浏览:72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未圆
    未圆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